來源:西部學刊 2022年11期
作者:張馨文; 趙苗
摘要:隨著大眾對“家園共育”的重視,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逐漸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通過問卷調查,對某市A幼兒園中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的現狀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該園中家長參與的總體情況良好,但由于家長、幼兒園、社會等三個方面原因,造成其中個別家長在參與中仍存在某些問題,集中表現在低層次、局限性、功利性、虛假性、低效性上。為此,建議通過建立信任感、增強理論學習、創設實踐機會、掌握溝通技巧、加強相關制度建設等改進策略予以解決。
關鍵詞: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視,幼兒園教育的“家園合作”要求逐漸引起廣泛關注,家長參與是影響幼兒發展的關鍵因素,理應得到重視。然而,我們觀察到某些幼兒園的家長在參與幼兒園課程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如家長來園參與活動只是“走過場”,甚少與教師有實質性交流;還有的家長以“工作忙”等各種理由搪塞,對“家園合作”不重視等,這表明家長在課程參與的認知、情感、方式及層次上都還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基于上述情況,我們決定以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的現狀為切入點,以A幼兒園為例,分析目前家長在參與幼兒園課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本文中提及的“幼兒園課程”包括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生活環節、交往活動到區角游戲等,不管是集體活動還是生活常規,只要是能讓幼兒獲得有益經驗,滿足孩子整體性發展需求的內容都是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過借鑒學者吳詩源的調查問卷,并結合我們改編形成的五分量表問卷作為研究工具。該問卷共有22個題目,從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的認知狀況、參與內容與層次、參與主動性、情感態度以及參與效果等維度入手,每個維度下細分3—4個指標,并由此構建問題進行調查,具體如表1所示。
表1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現狀問卷結構統計表
維度劃分具體指標涉及題目題目類型認知狀況理念了解、信息獲取、作用了解2、3、12、13、16題單選題參與內容與層次頻率、開放日、決策會議、評價、提意見1、4、8、9、18題單選題參與主動性意見交流、教養討論、理念討論、主動來園5、6、7、15題單選題情感態度資源支持、積極參與、樂意來園、真實想法10、11、14、17題單選題參與效果了解孩子、孩子發展、園方歡迎、園方重視意見19、20、21、22題單選題(二)研究過程
我們在A幼兒園中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運用“問卷星”軟件向家長發放問卷。在發放前向家長說明調查目的,并承諾保密,以免除家長作答時的顧慮。此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50份,在調查時間截止后,剔除作答不完整、選擇明顯互斥等無效問卷,共收集到有效問卷128份,問卷回收率為85.33%。
三、研究發現與分析
(一)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的現狀
1.家長對參與幼兒園課程的認知情況
調研發現,接近90%的家長了解過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培養方向等信息,說明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比較關注。78%的受訪家長閱讀過園方提供的教育信息,這一比例相較于了解過幼兒園辦園理念、培養方向的家長數量來說下降明顯,也從側面反映出部分家長對幼兒園的了解不夠深入透徹。78%的受訪家長認為參加幼兒園活動能促進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但也有少部分家長不確定或不贊成這一觀點。74%的受訪家長認為參加幼兒園活動能密切與教師的聯系,剩下26%則持懷疑態度,說明有少部分家長并不了解參與幼兒園活動的作用,或是在以往的參與經歷中園方的組織并沒有讓他們體會到參與活動的積極作用。當問及幼兒園活動是否對幼兒發展很重要時,80%的人認為比較重要,只有不到20%認為不重要或不確定,這說明大多數家長能意識到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作用。由此可知,多數家長對孩子所在幼兒園的情況以及參與幼兒園課程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這種了解還停留在淺層次、功利性以及過時性的狀態。
2.家長參與的內容與層次
85%的家長表示自己經常參加幼兒園活動,只有極少數家長表示很少參與或沒有參與過。85%以上的受訪家長有參加幼兒園開放日、家長會等活動的經歷,這說明關注幼兒教育的家長幾乎都會參加此類活動。關于出席過幼兒園園務決策會議的家長比例,68%的人表示曾出席過;家長參與過幼兒園評價事務工作的比例有所下降,只有47%的人回答參與過評價事務工作。這兩個問題的參與比例相對于上一題來說明顯減少,表明家長參與活動還是以淺層次為主,涉及園務管理或評價工作的機會較少。有78%的人表示自己會向幼兒園提意見或建議,這體現出該園多數家長有參與幼兒園事務的意愿。從以上統計情況來看,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有參與幼兒園事務的意愿,但在實際參與情況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家長們的參與活動顯然很少涉及幼兒園管理和評價層面,更多是以孩子的監護人、陪伴者的身份參加活動,而不是以幼兒園發展的合作者、管理者、決策者的身份參加管理與評價工作。
3.家長參與的主動性
83%的家長表示自己會在參加家長會時主動就子女的表現與教師交流。探討家長平時是否經常與教師談論孩子的教養問題時,也有81%的受訪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以上兩個問題說明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比較關心,能在孩子的教養問題方面做到主動與園方溝通交流。當詢問是否與園方討論過幼兒園發展問題時,持肯定回答的人數有所下降,約62%的人表示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但超過四分之一的家長則表示沒有參與過或不確定。這表明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著眼點還是放在自己孩子目前的情況上,對幼兒園的長遠發展關心不足。對于是否愿意主動來園尋求與孩子一起活動的家長比例,72%表示愿意,也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家長不太愿意,這表明部分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存在被動性。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大多數家長都對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況表示關心,并傾向借助于家長會等活動表達自己的看法。另外,家長對幼兒園未來發展的關心程度相較于對自己孩子現狀的關心程度則略有不足,具有淺表性。
推薦閱讀:幼兒教育中合作意識的培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