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科學化、合理化、有效化,所以針對高中階段的教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針對高中教育必須要展開對應的德育教學,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價值取向和綜合素質較高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結合高中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的一門重要學科,所以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并達到教學有效化,是本文重點探討的方向。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德育教育;教學策略
引言:根據高中音樂的具體教學意義以及對學生的培養作用,再結合目前的德育教育要求,也就是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重點方向,同時高中音樂教學也需要具體發展,所以結合具體的德育教育需要滲透到高中教育的學科中,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是十分合適的教學途徑之一。
一、對于音樂教學資源要進行有效選擇,與德育教育理念并行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對應的音樂資源選擇,包括對于學生的心理特點、行為特點、興趣愛好等等都要達到全面了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對有效音樂資源的引入,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入點,這樣在具體的音樂作品中進行德育思想的具體滲透,并且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樣學生在長期的音樂學習中就能得到一定的德育學習。比如在學習到《祖國頌歌》這篇作品的時候,就可以具體進行德育教育,同時也是一個良好的教學作品切入點。該作品能夠充分的表達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也體現了民族自豪感和具體的愛國情感。所以教師在進行具體的課程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相對應的方法進行資料的查找,對于這首歌曲有具體的了解,比如創作背景和具體的情感等等,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能夠進一步推動作品的講解,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并且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將自身的情況同愛國之情進行有效結合,從具體的生活實踐上升到情感體驗。這樣在學習《祖國頌歌》時,通過音樂優美的旋律達到一定的情感渲染,就能夠有效地接受愛國主義。同時也就達到了音樂教學的潛移默化作用,并從中不斷滲透德育教學,促使學生的德育素養、綜合素質、音樂素養等都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一定要對音樂資源進行有效選擇,才能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和音樂教學效果。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構建具體教學情境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要取得具體的教學成果,必須將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同具體的實踐進行有效結合,才能不斷推動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要促進德育教育,必須和學生生動的生活實踐進行有效聯系,讓學生有一定的生活情感融入,這樣才能加強對音樂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具體地創造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環境,增強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達到對應音樂主題環境的情感體驗,進一步促進德育教學。同時學生結合具體的生活實踐,也能獲得更多的學習素材,并且有效的提高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所以這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生活實踐,構建具體的音樂學習情境,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音樂賞析能力、審美能力等等,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正向的關注自身的生活和社會環境,從而得到相對應的德育教育,提高道德品德。比如,在學習《獨特的民族風》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具體講解作品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具體感受民族情感以及民族風俗和美食等等,體驗民族精神風貌,達到民族情感的相對體驗,促進情感方面的交流。所以,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布置一定的作業,比如在學習《獨特的民族風》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為了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探討,可以通過圖片的模式來達到相對應的資料收集,比如對各個民族的風俗樣貌和民族樂器等都能得到一定的了解,然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深入探討研究,就能夠讓學生對傳統民族音樂有更多的關注,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根據具體的音樂教學情景設定,可以不斷地對學生達到民族音樂的熏陶和氛圍的感染,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等,然后教師再進一步貼合民族文化保護方面的教學知識或者是民族音樂發展情況等等,根據對應主題進行相關教學情景的具體創建,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交流探討。就能夠讓學生更加自覺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提高相對應的文化覺醒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觀念,進一步促進相關文化發展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德育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三、要不斷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才能符合對應的德育教學
針對音樂學科的德育滲透,需要通過音樂課堂教育不斷凸顯音樂學科的特點,包括對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等的具體培養,要通過音樂教學為基礎培養學生健康的、合理的審美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德育教學。音樂的感受模式由于較為不同,是一種非具象的藝術體驗形式,所以在其中進行對應的德育教育,必須要結合對應的教學作品作為切入點。結合音樂學科的具體特點,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并且要對學科特點達到有效了解,然后結合學生的情感體驗,推進音樂情感交流,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比如在學習《命運》這一首作品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內涵情感,進行一定鑒賞,這樣學生就能從中體會到要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優秀道德品質,從而達到自身德育素養的具體提升,而且通過音樂鑒賞模式也能夠實現音樂教學目標,所以二者是互相成就、相輔相成的作用,其具體作用就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從而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取向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同時針對音樂方面的人才培養也起到了具體作用,所以對相應的事業也能起到促進作用,讓我國的文化事業可以蓬勃發展。
結束語:所以通過以上的相關探究,針對高中音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后對教學方案進行更加精細化的設計。在具體的進行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教學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及時更新,這樣才能保證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有新的生命力注入,能夠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張 瑩.將德育融入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方法探析[J].中國教師,2019(1).
[2]任建萍.德“如影隨形”,育“潤物無聲”——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J].北方音樂,2017(14).
[3]李瀟婧.談高中音樂鑒賞課中德育的有機滲透——以《李叔同和他的學堂樂歌》一課為例[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