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當代職業教育》發表的一篇職業教育論文,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四川省廣播電視大學主辦的教育類期刊。本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是一份立足四川、面向全國,為職業院校辦學教學服務、為職教事業發展服務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論文摘要:我國高職教育對于推動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就業與改善民生有著積極地作用,能夠對各地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出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然而我國高職教育在取得長足發展中,依然呈現出一些問題,因此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與學校共同努力,才能讓高職教育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可持續發展提出對策與思考。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高素質人才;教育改革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普及促進了我國高職教育的迅猛發展,但在高職教育快速發展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因此在發展改革中需要政府與學校共同努力,才能讓高職教育走向良性發展的健康道路,為社會培養出更高層次與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一、新背景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需求
(一)經濟發展新形勢轉變了對高職教育的客觀需求。由于當前經濟發展形式由原有的高成本投入,高耗能與低附加值轉變向高技術含量、提高企業產品結構與增加產品附加值的目標,因此對高等教育培養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是培養社會崗位高素質人才的生力軍,因此需要全面地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這樣才能夠加快發展企業中大批的具有高技能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提高效率為我國當代服務業發展培養出大量的掌握先進服務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并且為崗位培養出一批“用得住、留得住”的復合型人才。
(二)社會就業結構性矛盾需求高職教育發揮積極作用。由于在這一時期,我國的就業形勢十分嚴重,許多就業的矛盾相互攙和。在這些勞動力供大于求與我國產業不斷升級等多重壓力下,許多勞動者的技能與社會崗位需求難以匹配造成了當前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漸突出,而教育對于穩定就業的工作依然面臨著重大挑戰。可以說就業是民生之本,而當前的高職教育能夠對勞動者的素質與專業的職業技能,培養出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需求的高級技能型的專業人才,進而緩解崗位就業的結構性矛盾,讓我國社會更加和諧具有特殊的作用。
(三)學習型社會的構建對于高職服務的客觀需求。一直以來,我國的高職院校主要是對于適齡的年輕人進行全日制的專科學歷的教育,而在目前社會的產業升級過程中需要對崗位在職的員工進行技術性的更新培訓。我國在推進當前城鎮化進程過程中有將近兩個億的農民工需要去接受專業培訓來保證就業與生活,并且具有大量的中等學歷水平的在職員工在工作中需要不斷進行發展,在未來的十年以至更長的時間,我國人民的老齡化的程度會增長,而新培育的勞動力的規模逐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面對當前的挑戰,我國高職教育需要面對每個人,充分地發揮出職業性與地區性的優點,能夠滿足我國社會成員中多元化的開放式學習與發展的需求,因此成為了地區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與社區教育的中心。
(四)全球經濟的大融合對于高職的客觀需求。當前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優化組合資本。技能與管理,這需要發揮了人力資源的優點,高素質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我們高職教育需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將對某種行業有關系的產品的全球通用的標準與教學內容相融合,能夠在多種企業的跨國發展中進行國際上的技術經濟合作與境外投資等項目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二、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遇到的困境與問題
(一)社會對于當前高職教育缺乏認同觀念。當前的高職教育在我國依然是一個新興起的教育種類,并且在起初會通過以高考“落榜生”為職責,而社會對于我國的高職教育的觀念認識還不夠,一般都會歧視我在教育,加上認為高職教育就是未來的勞動力等觀念在人們心頭,因此導致我國高職教育在社會中的聲譽并不高,許多用人單位與家長都缺乏對高職院校的高度認同感。對于我國社會來說,高職院校教育不如普通高校的教育,而對于用人單位來說,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是“夾生飯”,對于家長與學生來說,選擇高職教育是實屬無奈的選擇。當社會對于高職院校教育普遍缺乏了認同感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國教育部門對于普通高校的教育更加青睞與注重,但是對于高職院校教育的扶持力度明顯是不夠的,讓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在正常發展中的起點與競爭規則與教育分配等方面都難以得到與普通高校相對平等競爭的機會。
(二)我國政府部門對于高職教育缺乏統籌規劃工作。由于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是由政府部門直接管理,而通過高職院校的辦學為主體化的“一元化”教育體制,許多地方政府不斷是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的整體外部環境的優化工作上還是實現高職院校與多個行業與企業的相互聯系上都顯得了解認識不到位,投入力度不足,這讓許多高職院校出現了占地少,規模較小與資源缺乏等問題,并且難以得到很好的解決,而這些問題并不能只是通過高職院校的自身調整來得到改善的。許多地區政府會對高職院校的發展與管理缺乏統籌兼顧的考慮,讓地區的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呈現出浪費與無序的競爭。一些院校為了爭取到學生生源而出現多種招生戰,不斷地來降低了自己的分數標準,甚至通過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方式,嚴重地干擾了我國高職教育的正常發展的秩序。假如當前的高職院校實現繁榮發展的現狀是我國政府部門的功績的話,那么我們高職院校呈現的良莠并存也需要由我國政府教育部門來買單。可以說我國政府部門的高職院校教育發展過程中的缺位,讓我國整個高職院校的教育發展正在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時期。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