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當代旅游投稿論文發表了民族地區特色旅游產品開發研究,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壯大,旅游業在民族地區開始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帶來了很多問題,論文以迭部縣旅游為例,分析了迭部旅游的現狀,并提出了體驗視角下民族特色旅游產品開發思路。
摘要:現今,旅游業在我國已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在帶動經濟增長和轉變發展方式上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民族地區在自身發展和國家政策的相互作用下,也緊隨其他地區的步伐,大力提倡發展旅游產業。消費者是旅游業的主要參與者,與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關,因此消費者需求是發展旅游業首要考慮的因素,本文以甘南州迭部縣為例,希望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從體驗視角與游客的內心需求出發,通過對迭部縣旅游發展現狀分析,提出民族地區特色旅游產品開發思路,以從根本上讓游客主動參與旅游產品當中,并能貫穿其追求體驗的精神全過程,規劃出具有體驗的民族特色旅游產品,增強參與體驗性,從而迎合消費者的需要,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當代旅游投稿,體驗視角,旅游產品,產品開發,迭部縣
引言
民族地區的旅游業以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民俗異于非民族地區,備受游客的青睞,旅游業在民族地區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旅游產品開發單一、重復、不能突出特色,使民族地區的旅游產品開發處于瓶頸。雖然體驗旅游產品開發在個別民族地區已有成效,但大多民族地區還是以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旅游為主,缺乏一些能吸引滯留游客的旅游產品,這就需要在民族地區對旅游產品進行深層次的開發,讓游客參與其中,得到深度旅游體驗,這樣不僅可以增強民族地區旅游產品的參與體驗性,而且最終能為民族地區的旅游創造價值。
一、迭部縣旅游現狀分析
迭部,藏語叫鐵吾,隸屬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藏高原東部甘川交界處,與九寨溝、松潘相鄰。縣內民族以藏、漢、回族為主,旅游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十分清幽,集原始森林、奇石林立、民俗風情、紅色文化于一體,旅游高峰期集中在7-9月,由于縣內夏天白天平均溫度在25℃左右,夜晚溫度相比較低,適合避暑再加上這里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成為鄰近城市旅游者的首選地。綜觀這幾年的旅游發展,2016年迭部縣邁出了一大步,首先是對扎尕那景區開發,其次通過舉辦九色香巴拉、公開大力士比賽和大力媒體宣傳,今年夏天縣內游客達到史上最高,省份較遠的游客也有上漲,但是與一些旅游業發展好的縣相比,迭部縣民族特色旅游資源開發力度遠遠不夠,制約因素中交通仍然是硬傷,旅游產業不能形成規模,對其他產業輻射聯動效應不強,旅游與文化產業缺乏一定的融合,景點大多分布在縣城之外的村子呈分散狀進入性差,在與游客的交流中普遍認為景區的環境較差,沒有游客服務中心、設施不配套,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滯后,縣內景點雖然看起來多,但真正讓游客參與體驗游玩的卻不多,普遍性的旅游產品多,具有當地民族特色區別于有相似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的旅游產品少,不能突出個性化,特色主題不鮮明,從而影響了游客的停留和消費,大多游客一生只來一次,造成客源市場不可持續。
二、體驗視角下民族特色旅游產品開發思路
1.旅游體驗主題鮮明,突出民族特色景區的主題是游客進入景區留下的第一個感官印象,設計主題時前提是要與當地的文化相關,結合景區旅游資源,發掘出讓游客內心震撼,戀戀不忘的特色產品。縣內主要的景點中比如益哇鄉扎尕那,其自然景觀非常壯觀,從縣城出發一路是蜿蜒的山路,被蔥蔥郁郁的樹林環抱,車內眺望,仿佛使自己置身于畫中,到達觀景臺,俯瞰扎尕那,整個村寨在石林和森林的環繞下炊煙裊裊升起。石峰矗立云霄、層巒疊嶂、山勢奇峻,是攀巖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的天堂。規劃主題路線,以觀光體驗民族風情、攀巖探險路線為主,走進藏寨體驗當地人日常生活。旅游主要是探新尋奇的過程,在設計體驗民族生活中要避免與其他景區的雷同。臘子鄉臘子口是長征時紅軍走過的地方,這里有歷史上著名的臘子口戰役,是迭部通往漢族地區的重要門戶。現已建成了臘子口戰役紀念館,素有天險臘子口之稱,主題規劃重走紅軍之路,讓游客參與體驗感受當年紅軍走長征的艱險,體會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對暑期旅游學生是一次很好的實踐體驗和教育,主打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的融合。2.民俗風情旅游開發迭部縣各個村寨宗教、習俗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全民信仰藏傳佛教,喜愛酥油、糌粑。雖然縣內下屬鄉都是藏族村寨,但是由于歷史和自然環境的差異,細節處還是有不同。分為上、中、下迭,各地都有自己的藏族方言而且服飾也完全不同,服飾中體現各地氣候的差異,上迭的衣服、帽子相對較厚保暖,主要是牧業文化,下迭氣候溫暖服飾單薄,帽子材質以簡單的布料為主,體現出農耕文化。上迭舞蹈以鍋莊為主,下迭以圓圈舞為主,舞蹈風格完全迥異,此外飲食、節慶、婚喪、山歌各地風格各異,這是其他藏區迄今為止沒有的,是藏區獨一無二的民俗風情。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勢旅游資源,突出三大地區各自民俗特色,打造品牌,發掘各地風俗習慣,突出特色性、差異性,但不能失去原來的真實性。依托固有的民俗文化形成系統,引導游客來體驗參與三地民俗節慶,深入了解藏文化的精髓。3.搭建體驗舞臺消費者和經營者相輔相成,想要滿足旅游者的內心需求增加體驗機會,就要當地居民開發可讓游客參與體驗的產品。當地居民的態度是旅游體驗轉型的關鍵步,營造友好的氛圍,體驗的同時保證居民利益和環境完整。縣內景區旁搭建民族特色體驗館,如繪制簡單唐卡、手工包藏包、烹煮酥油茶,演藝中心搭建互動式舞臺,讓旅游者登上舞臺表演節目,參與過程中游客的感官、視覺都有了升華。體驗的種類應該是多樣性,只有深度體驗他人的文化,才能尊重和理解他人,也使游客得到滿足感、親切感。4.產品開發創新縣內旅游產品開發主要以傳統技術,缺乏高新技術的運用,對互聯網平臺和微博、微信等公眾號運用不夠靈活,如扎尕那、臘子口可開發露天透明天梯,讓游客得到深度體驗這是未來景點要加強的方面也是趨勢。
參考文獻:
[1]何波.體驗經濟視角下風景區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6(01).
作者:鄧尕草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推薦期刊:《當代旅游(學術版)》雜志主要刊發我國旅游學術界、教育界等有關部門具有先進水平的學術論述和科研成果,力求及時反映其中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方法,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為活躍和繁榮旅游理論研究搭建理論的交流平臺,促進學術交流,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政策導向和理論參考。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