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和移動終端系統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的業余生活帶來了更多豐富多樣的休閑方式,瀏覽視頻網站、觀看在線視頻以及收聽、下載視頻音樂是最常見的娛樂方式。伴隨這類產業的快速發展,其中制度的不完善及管理的不規范等一些問題逐漸凸顯出來,這些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不可以任由其發展,這對未來的視頻、音樂文化將會產生不利,下面文章對此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視頻音樂,版權政策
一、概念介紹
視頻網站:視頻網站的準確定義由于網絡技術在不斷發展加上互聯網環境的變化,難以得出統一且不變的定義。簡單地理解,視頻網站是以提供視頻觀看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網站。此處的網站不僅僅包括傳統以固定域名形成的網頁集合,還包括以特定名稱搜索可下載的客戶端。網頁集合為例的視頻網站有愛奇藝、搜狐、土豆優酷等,客戶端為例的視頻網站有風行、PPTV、迅雷看看等。[2]
音樂播放器:本文所涉及的音樂播放器,不僅僅指代擁有播放音頻功能的應用程序軟件,而是同時具有在線搜索音樂,在線下載音樂等功能的軟件,具體代表有QQ音樂播放器、網易云音樂播放器。
版權:版權(copyright)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
二、版權政策的必要性
2014年下半年網絡視頻的總覆蓋人數42813.1萬人,總訪問次數2624536.5萬次,總訪問時長7349372745小時。
音樂方面,2014年我國網絡音樂市場總體規模達到75.5億元,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為51.2億元,同比增長17.4%.[3]
從上述引用數據可以看出,當前的網絡視頻音樂市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部分,而且,未來還會有更加長遠的發展。2016年的網絡直播平臺的井噴式發展也印證了這個觀點。然而目前的網絡視頻、音樂管理亂象叢生,許多自媒體人和原創音樂制作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由于個人實力問題,無法像公眾人物或是成名明星一樣,有完善的后期團隊、法律顧問以及支持維權的財力支持,最終結果是自媒體人和原創音樂制作人辛辛苦苦所做出來的成果任由不良媒體剽竊、盜取,肆意傳播,不良媒體僅僅通過“搬運”即可獲得大量利潤,而原作者則所獲無幾,最終打擊新興作者創作的積極性,影響產業的蓬勃發展。
此外,盜版問題也是互聯網社會所面對的一大問題。騰訊研究院發布的《音樂產業發展報告(2015)》顯示,在盜版產業的擠壓下,我國音樂版權方收益僅占整個產值的2%左右,而相同的數值在美國、日本的比例分別為70%和90%.而在視頻方面,各類盜版影片、盜版動漫等內容在網盤等網絡平臺上的非法傳播屢見不鮮。
因此,及時完善網絡視頻,音樂產業文化相關法律法規,改善相關管理程序和系統已經成為一個我國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我國目前視頻,音樂產業發展的現狀
在國家無法提供具體的版權相關法律條文規定的情況下,目前視頻、音樂產業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網民版權概念意識單薄,對于在網上傳播相關的影音作品的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同時也有更多的網民養成了想要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影音資源,首先想到網盤盜版等途徑的習慣。由于相關政策的不完善,這種觀念相當牢固,在沒有外力的干預下,將會長久的存在,對未來的產業發展(不止是影音產業)將會埋下隱患。久而久之,新進網民會覺得自己在網絡上可以輕松的,不花一分錢得到資源這一結果是天經地義的,反而會對版權政策的推行產生抵觸心理。
第二,對視頻網站和音樂播放器應用軟件的影響:目前,國內較大的幾家企業已經開始注意相關的版權保護,具體表現在視頻網站會投入資金收購視頻的播放權或者是獨家播放權,而音樂播放器中的音樂相比于幾年前出現了更多的灰色不可播放的音樂(正在努力爭取版權)。然而,用戶對于這些平臺有償提供的資源,如果想要得到,依然可以通過網盤等手段獲得,這勢必會減少視頻網站以及音樂播放器應用軟件的收入和版權所有者的收入。最后,一方面導致視頻網站方以及音樂播放器應用軟件提供商入不敷出,虧本經營,反而盜版者,或是非法提供視頻音頻資源的網站方獲得利益,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市場惡性發展。另一方面,即打擊版權者創作的積極性,不利于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
第三,對于國外視頻音頻出版方來說,由于中國國內市場的版權管理混亂以及國內消費群體版權意識的薄弱,將會降低國外視頻音頻出版方進入中國市場的意愿和動力。盡管國外視頻音頻的質量無法保證完全有利于國內群體,但也必然減少了國內外視頻音頻文化交流的途徑,并不利于我國視頻音頻文化產業的發展。
第四,對于侵權者和既得利益者來說,由于在互聯網環境下的侵權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網絡視頻音頻盜版、侵權傳播將會是一個暴利行業,如果沒有相關版權法律法規的約束和管制,越來越多的人們將會走上這樣一個嚴格來說違法的“致富路”.嚴重影響和干預視頻音頻文化產業市場的發展。
四、國外相關視頻音頻版權的保護現狀(以日本唱片公司協會RIAJ為例)
日本唱片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Japan,以下簡稱RIAJ),是日本唱片制作者在業界的代表性產業團體,同時也是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在日本的支部(1957年開始),扮演著行業協會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角色。
RIAJ對于視頻音頻產業版權的保護在這里筆者將其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非法律途徑。
用宣傳的方法,2010年開展的“防止偷拍電影行動一NO MORE電影盜賊!”活動,于2010年3月開始,將有關“防止偷拍電影”的廣告在全國電影院正式放映前播放。及“STOP!違法下載”行動,旨在通過開展“處罰個人違法下載”的相關宣傳活動,呼吁杜絕違法下載,保護著作權及著作鄰接權。另外,用技術的手段,加大了對違法上傳和下載作品行為的監控。此外還有獨特的商標版權提示機制,預防用戶違法上傳下載作品。
第二,法律途徑。
2012年10月1日,日本新修訂的著作權法生效。該著作權法規定網絡用戶不僅上傳盜版作品,甚至連下載作品也將面臨懲罰,并且懲罰的內容包括但不局限于罰款。雖然這項政策在日本國內外引起了較大范圍的討論,但這項制度已經正式生效。
參考文獻:
[1]作者單位簡介:北京市海淀區國際關系學院
[2]倪小蕓:《從版權視角探析我國視頻網站的管理》,華東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推薦閱讀:傳播與版權期刊征稿要求
《傳播與版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