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進步,各企業迅速發展,市場競爭力增大,想要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在市場中奪得一席之地,就應該將重心放在企業管理之中,只有管理好企業的各項部門、信息以及數據情況,才能夠提高整體經濟收益。經濟統計在企業管理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各種渠道為企業提供精準的數據信息,提高企業管理層面的運轉,使得管理更加有效準確,發揮了企業管理的最大作用,對于企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關鍵詞:經濟統計;企業管理;重要性;策略
前言:企業管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夠順利展開,其中經濟統計作為最重要的部分,隨著時間發展得到了企業全方位的關注,它可以推動企業經營管理有效性,提供發展方向并給出相應的信息數據,使得企業發展有依據可循,同時提高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接下來,本文將就經濟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以及重要性作出分析。
1.經濟統計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
1.1認清企業自身發展現狀
在國家整體企業發展中,經濟統計作為其中的基礎性工作,對于經濟水平提升程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要想跟進時代的腳步,在前進的浪潮中激流勇進,就要對自己情況作出深入發掘,探究在市場中自身發展效益、經營策略、管理機制等,經濟統計可以很好地幫助企業收集自身信息數據,同時對比總體經濟市場的數據,作出深入了解,合理運用,認清現狀,推進公司各個部門發展,作出科學化規劃,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幫助企業穩定內需[1]。
1.2為企業發展提供指導意見
企業在進步過程中,常常都會對應相關的工作而展開經營活動,從中獲取對企業有益的因素,用科學的眼光與方法分析各類項目的可行性,這種方法可以使得企業在有限的活動中收獲最大收益。將經濟統計工作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可以使工作人員進入市場進行收集,針對多種信息作出正確判斷,吸收其中有效信息數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作出研究,為企業開展相關活動提供依據支撐,并對之作出指導,提供科學、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對企業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1.3推進企業改革與創新
少部分企業不能適應時代的進步,觀念過于保守,導致企業發展受到了限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改變,缺乏創新思想,使得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為后續的進步帶來了不利影響。經濟統計可以根據企業的基礎核心,拓展工作范圍,將目光放到創新發展上,針對外界經濟變化作出正確的改進,積極處理數據系統,對老舊的觀念進行改革創新,升級工作模式,建設出符合經濟統計的工作系統,全方位關注企業發展中的改革情況,采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幫助提高經濟效益。
2.經濟統計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2.1企業缺乏這方面的認知
科技隨著國家發展而逐漸進步,企業相較于以往可以獲得更多信息,與之俱進更新自身的工作模式以及方式。根據調研可知,部分企業依舊秉承著傳統工作方法開展工作,缺乏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在這種影響之下,經濟統計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比之其他企業逐步落后,無法在市場經濟中奪得一席之地,長久以往,企業管理不能落到實處,工作方法不能得到升級,限制了員工的工作能力,阻礙企業長遠發展的腳步,嚴重還會導致發生倒閉或破產[2]。
2.2工作制度不夠完善
由于部分企業才剛剛開展經濟統計工作,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欠缺科學規范的工作制度,管理階層對于工作制度認識不完全,導致無法將工作細分,員工無法理解下達的工作任務,缺乏指導,只能一味地按照自己想法去實施,無法結合實際作出相應調整,對于信息數據收集缺乏全面性,導致最終工作結果出現偏差,嚴重限制了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整體統計效率降低,不能把將其發揮最大作用,缺乏正確的規章制度,還會導致員工出現消極情緒,不能最大程度為公司創造經濟價值。
2.3員工業務水平參差不齊
員工的能力由于學歷、經驗、環境等影響,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層次,導致統計工作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無法擔任經濟統計工作,工作方法不能結合實際進行,缺乏對市場經濟的敏感度,在工作中只關注于理論方面,不能靈活變通,工作效率降低,員工積極性也受到了影響。
3.針對問題作出對應策略
3.1提高認知能力
應當建立企業對經濟統計工作的認知能力,逐漸接受新興事物的誕生,提高學習能力,不斷收集外界信息,觀摩其他企業的經濟統計工作實施情況,對自身企業的工作作出改變和提升,全面了解市場經濟的變化,跟隨市場動向采取相應改革措施,全方位多角度的關注經濟統計工作的進展情況,最大限度的發揮員工的能力,挖掘其中的潛力,掌握數據信息變化進展,科學規范的優化工作程序,為企業長遠發展作出鋪墊,擴大企業的市場經濟收益。
3.2全面完善工作制度
想要提高公司收益就應該完善工作制度管理,全方面針對經濟統計工作作出整改措施,發現實施中存在的漏洞,并作出改進,保證統計工作順利開展,為公司發展奠定基礎。提高管理層面對統計工作的重視,使其全力關注這方面的工作進展,針對經濟統計的各項工作進行細分,將責任安排到各人頭上,提高員工工作責任心,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可以及時找到相應負責人,第一時間處理好工作中的事物,降低企業的風險問題[3]。
3.3提高員工業務能力
關注于員工業務能力的培訓,定期開展對應的課程,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讓優秀的員工幫助普通的員工,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多利用新媒體、互聯網等方法對工作進行升級,練習開放性思維,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情況,收集好信息數據做好經濟統計工作。
結論:根據本文研究表明,科學規范的經濟統計可以為企業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企業經濟收益起到建設性作用,利用信息數據指明了前進方向,鋪墊了發展道路,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幫助企業構建新的管理框架,還可以提前預知潛在風險,及時針對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降低了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差錯幾率,為整體企業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高敏雪.國民經濟核算與供給側宏觀經濟觀察[J].統計研究,2020,37(2):11.
[2]田峰,張世豪,劉定華,等.經濟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2021,17(7):3.
[3]王海宇,瞿博陽,喬百豪.考慮監測成本和效率的累積和控制圖經濟統計多目標優化設計[J].數理統計與管理,2021,40(5):10.
推薦閱讀:企業管理者能力與審計收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