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更先進、更科學的管理理念,近年來在企業物資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企業合理制定物資采購計劃、合理配置物資使用情況、合理降低庫存物資對經營資金的擠壓、合理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有效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對當下企業倉庫管理的現狀進行研究和分析,探究其中的不足之處以及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提出可行建議。
關鍵詞:倉庫管理;精細化;重要性
引言
倉儲作為商品流通的重要環節之一,但現實中卻是很多企業在現實的倉管工作中,往往會出現發錯材料或者是材料記錄不清楚,主要的原因就是倉庫管理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專業技能不足,使得整體倉庫貨物的擺放位置或者是出入庫記錄不夠明確。而精細化的管理可以大大提升整體管理效率和質量,避免出現物資損壞或者是積壓,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所以,企業就必須建立起全面科學的倉庫管理團隊,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提高管理質量,為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 精細化管理及其對企業物資管理的現實意義
倉庫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分解、細化和落實,來推動生產經營目標被有效地貫徹到生產經營過程的每個環節之中,并發揮預期的作用。企業物資管理過程是一項對生產經營所需各種資料的購銷、儲運、使用等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過程,是企業經濟管理鏈條上非常重要的一環。企業在物資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動物資管理工作向著更細致、更規范、更系統、更科學和更先進的方向趨近, 有利于企業在物資管理中對物資供應短缺、積壓、變質、過期等情況進行深入、細致、全面、準確、及時的掌握,有利于企業科學調整庫存物資在經營資金中的占比,從而為企業合理作出生產決策和銷售決策提供依據, 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后顧無虞。
2 精細化在倉庫管理標準工作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2.1 對倉庫物料精細化制度分類管理
首先,在實際的倉庫管理在工作中,由于各種材料或者是物資數量、規格以及應用范圍都不相同,如何有效地區分歸類物資和材料就成了倉庫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組成內容。傳統的方法操作簡單,但是質量和效率不高。因此,精細化的管理就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采用ABC的物資分類方法,建立完整的倉庫物料分類結構,使得整體倉庫庫存結構更加合理和完善,幫助企業節約倉庫管理成本。其次,精細化的分類,也可以有效幫助倉庫管理人員對于倉庫內的物資有準確的掌握,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物資或材料,也避免出現物資出庫時數量或者是規格錯誤,導致后期的生產或者是使用出現問題。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和經濟效益有著明顯提升。最后,相關企業也要根據自身企業發展的特點和業務需求,建立科學的符合自身發展的倉庫管理模式,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使得整體倉庫管理更加科學和精細化。積極采用標簽或者是二維碼進行物資的管理區分, 提升倉庫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人員盤庫的壓力,全面促進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和推廣。
2.2 構建全面的倉庫管理監督系統
首先,為促進精細化倉庫管理的效果和質量,必須建立相應的監督部門,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倉庫物資的監測,確保其質量和安全符合標準。其次,倉庫管理部門也要積極配合監督和檢查,積極落實相關的檢查制度和流程,不偷懶,常檢查。出現問題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和解決,最大程度的避免因個人問題導致最終物資出現質量問題或者是不良的影響, 減少企業成本資源浪費的同時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相應的監督部門也要做好自身監督工作,按照規章制度,嚴格監督,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科學嚴謹的進行倉庫管理的監督工作,從而使得整體監督體系更加全面,并對管理結構進行優化和創新,不斷完善和提升,促進倉庫管理質量的提高。
2.3 加強對庫存的控制管理
其一,ABC庫存分類法。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來揭示對解決問題至關重要的根本原因,那些導致最大浪費的根本原因,是改進最可能取得成效的對象。其二,DMAIC(定義-衡量-分析-改進-控制)。在DMAIC過程中的定義階段提供關鍵的輸入。衡量是指對目前狀態進行評估,它包括成本、時間和質量。分析步驟包括:觀察現象集合、進行預測和因果關系假設檢驗。改進就是為了消除浪費。控制專注于項目進展順利、目標達成和條件改變的時候采取糾正行動。其三,SIMPOC(供方-輸入-衡量-程序-輸入-客戶)。它是標準化工作計劃,用來比較多地點流程的狀況, 建立標準化運作。其四,JIT拉動補貨系統。它的思想是只在客戶需要的時候對所需之物進行補貨。其五,ERP庫存控制法。ERP是“需求拉動”的基礎,利用ERP系統保證客戶需要和生產需求,并保持盡可能低的庫存水平,不會造成庫存積壓也不會造成缺貨,使得庫存管理有條理,節省保管費用,減少計劃人員等。
2.4 嘗試零庫存管理模式
所謂“零庫存”物資管理方式,指的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需的物資資料,比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在采購、配送、生產、銷售等一系列流程中,一直都是以周轉的狀態而不是以倉庫存儲的狀態存在著。就零庫存的真實用意而言,并不是真的要將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物資儲備數量保持在零狀態,那樣做容易讓企業陷入生產危機之中,零庫存的真實用意其實是指通過實施某種特定的庫存控制策略,以此來助力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物資儲備庫存數量的最小化。零庫存物資管理模式的應用,有效地幫助企業解決了倉庫建設、管理費用,存貨維護、保管、裝卸、搬運等事項對生產經營費用的擠占,有效地釋放了企業生產經營資金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了企業對生產經營資金的利用效率,并且,零庫存模式在企業物資管理中的應用,還有效地為企業解決了在常規物資管理中難以對付的物資老化、損失、變質等問題。從市場競爭法則來看,零庫存讓企業在物資儲備管理中處在了最優的狀態上,大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同樣是從市場競爭法則來看,零庫存也讓企業在物資儲備管理中處在了因供應保障不足而引發生產經營危機的臨界點上,稍有疏失,企業將為此付出經濟損失和商業信譽損失的雙重代價。雖然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高度發達和互聯網、云服務等的廣泛普及為零庫存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開辟了廣闊空間,提供了技術支持,但是鑒于市場環境中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企業在物資管理中對于零庫存模式的應用,還是采取謹慎的態度為好。
3 結語
綜上所述,倉庫的管理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時間周期長、細致而繁瑣的工作,因此就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有較強的管理意識和工作能力,利用精細化倉庫管理的優勢開展相應的工作。同時也要求企業及時引進先進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不斷優化自身管理體系和制度,制定符合自身發展和需求的管理模式和計劃,推動精細化倉庫管理的應用和發展,嚴格監督倉庫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緊抓細節問題,優化企業的倉庫管理,減少庫存的積壓保證企業經濟的良性運轉。
參考文獻:
[1]蔣衛.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20,(14):173+175.
[2]楊洪震.施工企業物資精細化管理策略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18,(06):90- 91.
[3]刁麗.物資供應質量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04):72
推薦閱讀:倉庫自動化論文投稿期刊免費推薦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