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技術型高校對學生應用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在地質學特殊專業背景下,為了充分培養學生生產實踐能力,彰顯地質類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以重慶科技學院地質學專業為例,介紹其地質學專業實施生產實習實踐改革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揭示應用型專業生產實習改革的關鍵點,為類似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提供良好的啟示,促進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貴州地質》是本刊1984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季刊。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主管,貴州省地質調查院主辦的公開發行的科技季刊。其主要任務是:反映我省地學進展和科研成果,介紹國內外地學發展動態,報道地學界重大事件,為我省的社會經濟發展普及地學知識,為我省的地學發展培育人才。
近年來,國內各大高專院校迎來創辦“應用型”大學的熱潮,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受到空前的重視,但任何教學理念和方法均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困惑[1-4]。目前,地質學專業就業形勢不樂觀,如何在困難的條件下讓高校培養的學生脫穎而出變得尤為重要,地質學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地質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更是不可或缺,高質量的生產實習除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外,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適應社會[5]。本文以重慶科技學院地質學專業湖南水口山鉛鋅礦生產實習教學改革為例,探討地質學專業生產實習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學改革,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地質學專業人才培養。
一、生產實習的現狀與不足
按照既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在第四學年上學期或第三學年下學期,學生跟隨老師赴實習基地進行跟班實習,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評價及礦山地質勘查等環節。實習期間,有來自企業相關領導和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對各個生產環節做專題講座和現場操作,讓學生在了解企業文化和生產流程的同時,增加感性認識,鞏固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在實習環節中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成為教學的主體,該模式對生產實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實習質量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生產實習與傳統的教學和實踐學習不同,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角,現場的技術工人成為學生實習的導師。往往由于缺乏學生現場的動手操作,學生只能現場觀摩,以及文化差異、語言溝通等相關困難的存在,隨著學生新鮮感的降低,逐漸出現厭學等現象,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鍛煉的同時,實習質量普遍較低。
2.礦山生產的新工藝、新設備、生產模式不能與時俱進。
湖南水口山鉛鋅礦是曾經的“世界鉛都”,有著120年的生產歷史,由于其礦資源的枯竭、地下產水等問題,企業產量進入瓶頸期,礦山的生產設備普遍較老,生產模式及工藝很難與新型企業相提并論。因此,實習過程中學生很難接觸到課本中學到的先進設備和生產線。
3.單位對學生的生產實習比較排斥。
單次實習的學生人數一般為50人左右,無論是安全還是生產方面,學生的實習均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和麻煩。但基于校企雙方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及實習后的學生赴企業保持著良性的循環關系,實習仍然得以維持。
4.學生很難親自操作生產設備。
礦山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特殊性,生產過程中涉及到380伏的高壓線、放炮及下井等高危作業環境,企業不可能讓學生完成某些生產環節的實踐學習。
5.實習考核模式不完善。
受制于學生不能操控設備和下井作業的限制,老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只能通過問卷或現場問答的形式來進行學生實踐考核,實習成績不能有效的反映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二、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在學校實踐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隨著實踐教學體系的合理構建,實踐教學條件的不斷完善,如何讓生產實習具有更好的效果,讓學生做好工作前的預熱工作變得尤為重要。通過認真分析礦山生產五大能力要求,梳理了各個能力要求對應的教學實現環節,最終通過不同形式的考核指標,達到對學生礦山生產實踐能力的培養(圖1),讓生產實習教學更符合企業要求的同時,全面提升了學生實習質量,為學生在學校和企業間的銜接環節中搭建了橋梁作用。
1.加強實習前準備環節。
以往生產實習準備主要備齊實習工具及實習動員,而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生產實習所涉及知識面較廣,需要將本科階段學習的專業課程與企業生產高度融合,因此在實習前需要學生做好實習的常規準備外,還需要他們對實習區地質背景、礦產類型、成礦模式、礦物特征等進行充分的調研,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實習前準備。
2.推行虛擬實踐教學。
由于專業性質、安全等原因,學生對諸多實習環節僅能觀摩,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實踐教學慢慢走近高校的課堂。學生可以在虛擬實驗室內進行在企業實習所不能完成的實驗環節,有效的彌補了實習過程中不能實際操作的不足。
3.開展企業技術人員教學培訓。
深入校企開展科學研究、平臺建設是推進“產學研”合作的核心,為了讓現場企業技術人員更好的將其現場工作經驗分享和融入到生產實習環節中,學校定期與相關合作企業技術人員開展交流,讓技術人員能夠把握科學研究前沿,明確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缺乏的是什么,讓生產實習環節中除了學到某一單位的地質問題,更能促進學生們對地質問題和現場問題的深入學習,這樣也不會覺得實習的乏味。
4.推行校企雙方考核。
學生實習成績考核是督促學生認真實習的有力推手,往往學生實習成績由帶隊老師針對學生實習表現進行測評,這個成績缺乏技術人員對學生實習質量的把控和評價,不能更好的反應學生真實實習表現和好壞,也給技術人員對學生缺乏有力的約束。通常學生知道技術人員不參與實習考核和成績評閱,他們往往會出現對實習的懈怠心理的同時,還會伴隨安全等一系列連鎖問題。
三、實施效果
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圖1),師生在實施系統的實習環節之后,學生能夠更好的將書本知識融入到礦山實踐當中的同時,對礦山生產實習的興趣日趨濃烈;實習單位越發愿意接納我校地質類學生的生產實習,帶隊老師在生產實習教學環節中作用更加明顯,教學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問卷調查和招聘單位意見反饋發現,學生生產實習的經歷和鍛煉作用在后續工作中得到較好的體現,促使我校地質類專業畢業生質量評價及就業率參數逐年攀升,有效確保了我校地球科學系教學良好運行的同時,為學校強抓應用型能力培養堅定了方向。在現今礦山生產實習教學環節過程中,已經徹底改變了“推動式”的教學局面,學生成為教學環節中的主體,目前師生間“互動式”教學有效的促進了生產實習教學質量。
四、結語
生產實習是地質學專業人才培養環節中重要的一環,如何打好學生走上獨立工作前的“準備戰”是本科教學承上啟下的一步。本文以重慶科技學院地質學專業生產實習改革實踐為例,探討了在提升生產實習質量的道路上存在的種種問題,以及解決該類問題的辦法,以期為應用型高校地質類學生生產實習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呂源梅,羅艷楊,楊洪偉,等.地勘專業野外地質實習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高校學刊,2015(4):75-76.
[2]周慧杰,朱文.《地質學基礎》實踐性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以廣西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專業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4(2):142-145.
[3]史勇,高澤斌,肉孜阿木提,等.淺談機械制造生產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疆農機化,2014(4):62-64.
[4]張金陽.地質學專業學生野外生產實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和建議[J].教改教法,2016,359(8):44-45.
[5]張海玲.淺談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價值工程,2014,01:261-26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