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之中。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不僅是促進課標規定閱讀量得以實現的前提,也是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培養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掌握多種不同的閱讀方式,促進學生自身文本鑒賞能力的提升,最終推動整本書教學實踐的落實。
本文源自《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0年7期《中學語文》2002年擴版為半月刊,上半月為教師版,下半月為學生版。擴版后,刊物的板塊結構、欄目設置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全面更新,力求滲透開放思維,體現當代意識,盡可能吸收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做到豐富多彩,新穎實用。
一、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為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切實注重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強化學生對古典名著的整本書閱讀,才能更好地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在引導時,給學生提供名著表演的機會。這是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表現欲望特別強,喜歡得到他人的肯定。在學生讀完一本名著后,教師如果讓他們演繹出其中的經典片段,會極大地提升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制定每月的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計劃,每個月都安排學生讀一本古典名著,然后選一定數量的學生在課前五分鐘進行演講。如學習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可以給學生推薦《朝花夕拾》來閱讀,并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演講的內容可以是閱讀文章里面的故事情節,也可以自己組織語言,表達對書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教師通過制定每月的閱讀教學計劃,評出最佳演講者,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種“閱讀—演講”的形式不僅有效地節約了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時間,給學生帶來獨特的演講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演講過程中也可以感染和帶動那些不愛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的學生,或多或少的會讓這部分學生對名著有初步的了解。在演講結束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鼓勵學生積極地閱讀名著,接受名著的熏陶。
與此同時,為強化引導的有效性,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演繹名著中的經典情節,創建有效的班級閱讀氛圍。比如,對原著《西游記》進行戲劇表演,經過學生們的認真編排,每組學生的表現都非常到位,孫悟空的不畏艱難險阻,鋤強扶弱、打抱不平、嫉惡如仇、敢于斗爭、有膽、有才、有識的性格特征;豬八戒好吃懶做,揮舞釘耙勇猛戰斗的形象;沙和尚平和、冷靜、有耐心的性格特征;唐僧的善良慈悲,優柔寡斷的性格特征……這些都表演得淋漓盡致,這樣的閱讀表演形式比單看名著的效果更佳。
最后,還要借助信息化的優勢來開展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與傳統的書本閱讀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更加能讓學生接受。目前,很多的古典名著都已經通過影視劇等形式展示給了觀眾。每個時代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背景,由于名著距離現實生活比較遙遠,如果只是教條地讓學生閱讀文本,學生必定對名著的閱讀興趣不高。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展示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閱讀《紅樓夢》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其中人物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并產生聯想,為下一步的閱讀奠定基礎。
二、強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
一是理清古典名著中的情節。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借助思維導圖來對章節內容進行梳理,使學生能初步掌握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并舉一反三,用思維導圖來理清情節。一般而言,在學生閱讀完古典名著的相關章節內容后,教師就要強化對其的指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章節在人物塑造、事件描述中的作用,使學生對章節的閱讀方法有基本的掌握。這就需要指導學生抓住章節中的關鍵詞,并利用思維導圖來強化學生對章節情節的理解。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選取古典名著文本,要求學生按照本課學習的方法梳理所讀名著某個章節的思維導圖,并通過即興講述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學生在解說過程中,可以選取自己認為重要或者熟悉的情節,將故事內容復述,并說明推薦的理由,再呈現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分享閱讀方法。最后對不同的方法進行總結,引導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與此同時,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要求臺下的學生要關注臺上學生復述的情況,因為這個過程是學生對故事情節的再現,能強化學生對故事情節的掌握和理解。
二是理清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古典名著最精彩之處就在于人物描寫,很多古典名著中,對人物形象進行了深刻的刻畫,以鮮明的人物性格來吸引讀者。所以在理清情節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名著中的人物,需要采取誦讀文本與文本品析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整合感興趣的人物與相關情節,并對人物事件進行梳理,從而更好地進行人物形象的提取。在人物信息和事件整合過程中,需要以一定的線索、根據來整合信息,最后采取寫作的方式,將人物介紹寫下來。這種新穎的并非傳統的重復地進行閱讀的方式,在促進學生人物分析與寫作能力提升的同時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語言組織能力。
三是理清古典名著中的主旨意識。古典名著的整本書閱讀旨在更好地強化學生對其主旨意識的理解和掌握。因為在通過一系列的閱讀實踐活動之后,學生對古典名著的主旨會有一定的認識,此時就需要引導并鼓勵學生采取上述的多種方式將其自身對主旨意識的理解表達出來。但是由于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主旨意識時,只求從基本層面上理解,隨著學生閱讀的深入,要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因此,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也要將自身作為一渠活水,不斷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切實注重整本書文化品位的提升,完善整本書閱讀的結構,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在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中,教師要在文化素養和文學內涵等方面提升自我,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
綜上所述,要想使初中語文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僅需要語文教師積極地創新閱讀教學方法,還需要在學校提倡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切實注重寫作、口語交際、閱讀鑒賞,甚至手工制作等方面的實踐活動的開展,將閱讀教學與多種文化活動方式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文本細化閱讀活動的實施,而這將是下一環節研究的重點所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