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各種類型消費模式層出不窮,然而,由于起步較晚,我國的退貨制度即“后悔權”制度尚屬初出茅廬階段,遠未成熟,不能很好應對當前網絡購物中頻繁出現的退換貨問題。本文首先介紹網絡購物的概念及其特點,其次分析目前網絡購物中存在的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到位的原因,最后提出相關完善的意見和建議。
《法制與經濟》雜志創辦于1992年,為月刊(上、中、下),國內外公司發行。上旬刊以報道廣西的政法綜治工作為主,報道中國及廣西經濟發展的熱點為鋪。中旬、下旬刊以刊登理論性文章為主,特別是涉及法制建設的理論性文章。
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了經濟新常態模式下推動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大助推器,如何利用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經營者之間的良好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購物的概念特點
目前學界對于網絡購物并無統一認可的概念,有的學者認為網絡購物就是通過互聯網+檢索商品信息,并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然后填上私人帳號或信用卡的號碼,廠商通過郵購的方式發貨,或是通過快遞公司送貨上門。也有的學者認為,網絡購物是通過電信網絡進行的生產、銷售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指基于互聯網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機的商務活動,包括通過網絡來實現從原材料查詢、采購、產品展示、訂購到出品、儲運以及電子支付等一系列貿易活動。①還有的學者認為,網絡購物是指交易當事人通過以因特網為主的計算機網絡所實施的各種交易活動,包括網絡購物合同簽署、電子支付和服務送達三個階段②。
綜上所述,我認為網絡購物是指消費者通過相關的購物平臺了解商品信息后,確定購買意向從而通過互聯網這一虛擬載體向經營者發出購物訂單,通過消費者在購物平臺中所填寫的通訊地址,經營者在收到付款后以快遞形式將所購商品寄送給消費者的過程。
二、后悔權的特點分析
對于后悔權的法律分析,我認為后悔權歸根到底是一種合同解除權,其賦予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依照單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的權利,其實質是形成權。后悔權的設立讓消費者擺脫合同的束縛,使當事人雙方回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賦予了消費者真正的合同自由。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可以包容后悔權作為法定合同解除權存在的情況下,無須再另行適用范圍較為狹窄的撤回權。其次,后悔權是知情權的適當延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但是,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在網絡購物中,消費者永遠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地位,意思表示不自由,僅能憑借經營者在網絡購物平臺中出示的有限信息來決定是否訂立合同,知情權受到妨害。只有賦予消費者后悔權,讓消費者能夠直接接觸到商品或服務,有充分的時間來了解商品性能,才能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三、網絡購物中存在的保護消費者權益不到位的原因
1.商品信息不對稱
雖然法律明確規定,在事實不清的情況下,格式條款不得作出對條款擬定方有利的解釋。然而網絡交易自有其特殊性,經營者設計的大部分交易條件藏在合同背后,消費者僅能選擇“同意”或者“不同意”,“買”就是同意,“不買”就是不同意,經營者利用自身信息優勢地位,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實際上剝奪了消費者與經營者商討合同內容的權利,侵犯了合同自由。
2.網絡購物相關配套法律法規不完善
網絡購物對于經營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準入門檻很低,經營者很容易成為經營者,但是正因為如此,部分別有用心的無良經營者利用這一漏洞將大量良莠不齊的商品銷售給消費者,造成其重大損失,也嚴重影響了網絡購物的聲譽。另一方面,程序成本高昂使得消費者對于維權工作望而卻步,不合理的退換貨規則會抑制消費者的維權需求。
四、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建議
(1)加大保護小額訴訟的力度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程序簡單、訴訟成本低,便于當事人維權。應當積極引導網絡消費者通過選擇小額訴訟程序這種簡便快捷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完善公益訴訟制度。應當設立消費者公益訴訟基金,訴訟費用從基金中支取,由國家財政進行負擔,具體撥款方式可以參照現在司法改革的相關規定,將人財物統一由省級政府統籌解決。當然,如果消費者協會在消費公益訴訟勝訴,對賠償金應當按照適當的原則進行分配,將賠償金劃撥充實公益基金,以維持可持續性的運轉。
(3)從嚴把關,提高門檻。要建立嚴格的經營者準入制度和網絡平臺認證制度。眾所周知,網絡交易是高風險的交易,消費者權益極易受到侵害并且難以維權,因此從源頭上把關,盡最大力度將不良經營者從網絡購物平臺中清除出去。
五、結論
必須指出,我國應當堅持以我為主,立足我國的網絡購物實際情況,并且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不斷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其它的配套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對網絡購物的監管,同時鼓勵行業自律,提倡社會監督,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在保護網絡消費者權益方面發揮的作用,從而建立保健全護網絡消費者權益體系。
注釋:
①楊立新電子商務侵權法[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2
②楊堅爭,高富平.萬以嫻電子商務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參考文獻:
[1]李文琦.論網絡購物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禹慧.網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9
[3]牟笛.新消法草案“后悔權”的理解與范圍界定[J].青春歲月,2013,12
[4]孫維佳.論歐盟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陳靜靜.網絡購物中后悔權的實施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3,10
[6]魏捷.第三方支付平臺運營模式中存在的法律問題——以支付寶為例[J].法 制與社會,201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