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爾在歐洲音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結合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把自己真摯充沛的感情融入到了音樂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魅力,最終也造就了他在音樂史上旋律大師的地位。他的作品《讓我痛苦吧》是一首風格獨特的詠嘆調,有著濃厚的意大利風格,得到了人們的喜愛。本文介紹了亨德爾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并通過分析《讓我痛苦吧》的演唱技巧和方法,最終使我們了解亨德爾聲樂作品的藝術特色。
《唐山文學》(雙月刊)1950年創刊,屬于文學期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17世紀初到18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巴洛克盛行,影響了音樂、建筑、繪畫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受到了重要的影響,所以,通常將這一時期叫巴洛克時期。歌唱藝術在這一時期得發展迅速,很過廣為流傳的優秀聲樂作品都出自這一時期。亨德爾作為這一時期音樂藝術中的領軍人物,他在聲樂現有的基礎上對聲樂的不同方面都進行了探索,為聲樂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同時也得到了后人的極高評價。
一、亨德爾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1685年亨德爾于德國哈雷鎮出生,這位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憑著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最終成長為一名影響歐洲乃至整個世界聲樂發展的作曲家。1703年在漢堡游學時,創作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阿爾米拉》,之后在許多地方游學。1710年在英國發展時創作了《里那爾多》等作品。1714年英國女王去世之后,憑借《水上音樂》亨德爾得到了新任國王的器重,在這之后的十多年里,包括意大利歌劇在內的聲樂和器樂作品在亨德爾的潛心研究下應運而生,這一時期亨德爾在整個歐洲都極大的尊重,并獲得一些列殊榮。1729年之后,他的創作重心主要放在清唱劇上,并創作了《彌賽爾》、《以色列人在埃及》等清唱作品。
二、《讓我痛苦吧》的演唱技巧與方法分析
《讓我痛苦吧》是亨德爾的歌劇《里那爾多》中的第二幕,是一首詠嘆調。《里那爾多》講述的是十字軍征戰耶路撒冷時,主人公里那爾多的愛情故事。《讓我痛苦吧》則表達了里那爾多在愛情中痛苦復雜的心情。
《讓我痛苦吧》第一部分采用宣敘調,第二部分采用詠嘆調。在第一部分的宣敘調中,語言表達強烈,開頭則通過對話的形式進行敘事,受巴洛克時期對歌劇要求嚴格的影響,這部分的情緒更加平穩、有力,在歌劇演唱時采用平實的方式深情的為人們講述故事。該部分旋律大多在四度和五度之間,休止符會多次出現,這部分伴奏簡單,只有簡單和弦。在第二部分的詠嘆調中,音樂旋律會有起伏,第一段以弱音開頭,凄慘的氣氛頓時展現出來,旋律和伴奏協調一致,敘事演唱。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演唱時不能混同于口語表達,要此為基礎,使情感產生共鳴而且氣息更加深沉。凄涼氛圍需要存在于整個歌劇演唱的過程,即要帶著感情對旋律中的所有空拍予以演唱,最終將要達到雖然歌劇演唱結束,但聽眾依然沉浸于歌劇所營造的環境當中,體味著納多爾內心的悲傷、無助。第二段轉調后給人另一種感受。第三段和第一段的旋律相同,但感情上有著鮮明對比。
《讓我痛苦吧》屬于聲部低音區,聲調穩重、平穩,旨在使當時的場景得到切實呈現,同時使人們感受到主人公里那爾多內心的極度痛苦。演唱者在演繹這部作品的時候恰當的處理好第一段音色、語氣、語調等方面的情感。此外要使氣息堅定、有力、平穩,使聲音連貫,例如在演唱“eche so spiri”這一句的時候,必須認識到so居于換聲區,必須運用正確的聲帶閉合方式,否則漏氣問題將極有可能出現,此時演唱者的聲音必將發虛卻音量較小、感染力較差。因此氣息與發聲練習是進行聲樂演唱的重要前提,在具體練習的時候可以利用元音來進行,經過反復練習和考驗,輔音曲調與旋律的結合練習才會更加順利。例如在對歌曲的高超部分進行的練習的時候(圖1),可以從f著手,進而逐漸使語氣加強,使聽眾充分體會到里那爾多激動的內心,最后一句中的P之后,演唱者就需要將演唱情感調整到平穩狀態,在整個片段中,演唱者都在不斷調整語氣、呼吸,旨在將不同的情感和劇情切實呈現出來。
《讓我痛苦吧》是亨德爾的聲樂作品中有著典型特色的詠嘆調之一,也是亨德爾的作品中傳唱性較高的一首作品,有著濃厚的巴洛克時期音樂作品的特色。在這首作品中,沒有頻繁的轉調,而是以單一調為主,而且讓我們感受到了旋律的變化,使我們的情感得到震撼。
三、亨德爾聲樂作品的藝術特色
從《讓我痛苦吧》的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到亨德爾聲樂作品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
1.從復調轉變為主調
歐洲音樂在整個18世紀都傾向于復調,這種如史詩般氣勢恢宏、華麗壯大的音樂在當時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單一風格的復調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的需要。亨德爾發現了這點后在音樂上進行了探索,主調音樂應運而生。主調音樂雖然沒有復調音樂那么華麗壯闊的風格,但與復調音樂相比,它更能明確表達情感。亨德爾的音樂作品內容充實、形式自由、劇情聯系緊密,他的作品也把嚴格的中音結構、序進的和聲等形式體現的淋漓盡致。因此,亨德爾的音樂作品總能把人物形象刻畫的十分鮮明,就如他在《讓我痛苦吧》中,把男主人公里那爾多在公園里糾結痛苦的心情表現十分到位,形象的刻畫了里那爾多的人物形象。
2.力度階梯式的變化
受巴洛克時期音樂特點的影響,亨德爾的音樂作品中也體現力度的變化與對比這一典型特征。在亨德爾的音樂作品中主要采用階梯式的力度變化,也就是不同樂段之間或者樂句之間的聲音提升或降低呈階梯狀進行,它有別于浪漫主義聲音作品中的波浪狀力度變化形式。亨德爾的階梯式力度變化使得聲音更加連貫、柔美、平穩,音量更加和諧適度,節奏感更加良好的。《讓我痛苦吧》中第二部分的詠嘆調,第一大段中a段13至20小節以F大調開始到b段21至26小節又轉為C大調,a段的27至34小節再次出現時又轉回了F大調。第二大段43至54小節由d小調轉為a小調。階梯式的力度變化使得作品給人一種別樣的視聽感受。
3.歌詞簡潔,音域適中
亨德爾倡導歌詞簡潔的聲樂作品,在亨德爾的聲樂作品中我們會看到一句詞被多次演唱,甚至在有的詠嘆調中,就僅僅只有一句歌詞在被反復的詠唱。亨德爾這種能將簡潔的詞語創作成樂曲,并被唱出意味深長的境界,這無不體現出他的天才創作能力。
亨德爾的聲樂作品風格莊嚴,場面宏大,但它的音樂作品音域都不寬,最寬的音域也只達到了八度,及時個別時候音域跳出了八度,也會很快跳回八度以內。亨德爾的聲樂作品音域范圍幾乎都在中音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那個時代沒有專門進行過嗓音研究,高音的使用時機也不成熟,而在中音區,演唱者會更為順暢,更為自然,情感的表達也不會國有高昂和過于低沉,演唱者不用使用很高的音和音量,只需控制好自己的氣息,就能發出均勻的聲音,從而使音樂自然、優美,使他們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嗓音特質。
在亨德爾的聲樂作品中還巧妙的使用了花腔裝飾。花腔這種始于西方的發聲方法會頻繁的進行聲調轉折,也有著悠長的拖腔。通過閹人歌手的演繹花腔技巧在亨德爾所處的時代達到了高潮,歌唱者通過運用花腔技巧才增加作品的難度,從而炫耀自己的歌唱技術,亨德爾把花腔技術巧妙的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了作品的特色,豐富了作品的內涵。
4.回環的旋律與嚴格的節奏
德國音樂旋律特色在亨德爾先前的聲樂作品的中十分顯現。但在他去英國游學以后,受到了英國音樂旋律特色的影響,他的音樂旋律融合了復調,開始帶有回環往復的特點。
節奏在音樂中支撐主旋律,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且強弱長短不同,它在音樂中是交替出現的。巴洛克時期對音樂的節湊有著嚴格的要求,節奏往往具有穩定的特點。當節奏響起時,這種節奏將會貫穿這首作品的始終,即使強弱快慢的變化都是有規律進行的,每個作品都要保持與巴洛克風格一致。而亨德爾的聲樂作品繼承了巴洛克時期音樂旋律的特點,有著穩定嚴格的節奏變化。
作為世界音樂史上大師級的人物,他畢生的精力幾乎都用在了自己的音樂事業中,在自己的音樂生涯中,他為歐洲音樂的演唱形式增添了新的活力,他使女高音的演唱技巧趨于完善,在歐洲的音樂史上增添了濃重一筆。德國音樂中的對立手法、英國傳統習俗合唱、意大利的獨唱藝術都被他完美的融入了自己的聲樂作品,并創新了音樂的節奏、旋律、力度等方面,尤其是將主調這一新的音樂表演方式融入聲樂表演中去,突破了復調音樂獨霸天下的局面,給聲樂表演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將促進聲樂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除此之外,《讓我痛苦吧》對聲樂學習有著良好的作用,它是一首聲樂初學者的必練曲目之一,通過對這首音樂作品的練習,可以使氣息得到良好的控制。只有當演唱者擁有連續不斷的氣息的時候,歌唱聲音的強弱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讓我痛苦吧》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腔體進行支撐,這樣才能更好運用頭腔共鳴與胸腔共鳴。在演唱的時候需要抓住巴洛克時期音樂特點,注重力度與速度的變化,這首作品對演唱者的音準、音色以及情感都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對這首音樂作品的聯系,對之后的聲樂學習以及聲音修養都有極大的幫助和提高。在這首作品中,音樂線條的起伏、情感的震撼以及旋律變化的多樣性都可以得到展現,是典型的巴洛克時期音樂作品風格,以單一調性為主,不常用轉調,有著很深的藝術價值。
結語
作為巴克洛時期聲樂領域的典范,亨德爾的藝術作品,至今廣為流傳。他為聲樂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的藝術作品不但推動了美聲唱法的發展也給清唱劇創作帶來了精神價值,他的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值得后人的學習、借鑒和揣摩。
參考文獻:
[1]雷娟.淺析亨德爾聲樂作品《讓我痛哭吧》的藝術構思[J]. 戲劇之家,2016(8).
[2]金栩冰.亨德爾聲樂作品《讓我痛哭吧》的演唱技巧與方法分析[J]. 黃河之聲,2015(15).
[3]賴沙穎.亨德爾聲樂作品的藝術特色[J]. 大舞臺,2014(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