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對新經濟背景下企業財會管理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財會管理的創新措施和可行路徑,希望可以促使我國財會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新經濟背景;財會管理;現狀分析;管理內容;創新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社會已經進入了網絡化和信息化的發展模式中,但是現有的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并不能與時代的發展高度吻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例如,現有的財會管理體系相對落后、資源配置不均、財務風險較大、業財融合不深入等。這都說明在新經濟背景下,企業的財會管理工作必須進行創新與完善,必須能夠站在時代前列,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出謀劃策。
1、新經濟背景下企業財會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
1.1新經濟背景對企業財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中,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并且經營范圍受市場環境影響也更為深遠。[1]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如果企業的財會管理模式并未能結合時代的發展趨勢而進行創新與改革,那么將會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重大的財務風險,甚至有可能導致企業合并重組、破產與倒閉。但是現如今部分企業的高層領導并未對財會管理工作引起足夠重視,只是將精力簡單的放在經費支出和利益獲取方面,不能對企業的真實運營狀態有著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而且現如今企業在進行財會管理工作過程中,財會管理大多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并不能站在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為企業的經營和決策出謀劃策,也無法充分發揮出預算編制管理的最大價值。
1.2尚未建立統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企業是否進行了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前景,甚至關乎著企業的生死存亡。現代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要采用更加現代化的財會管理模式,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2]但是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的財會管理現狀是普遍缺乏素質過硬的財務人員,他們缺少敏銳的市場嗅覺,不能充分挖掘財務信息背后蘊藏的巨大價值,因此也無法抓住時代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所以企業在新經濟背景下,必須要建立更為信息化與知識化的財會管理模式,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財會管理工作進行嚴謹的布局和設計,促使企業完成預期目標。
1.3財務管理存在較大風險
現如今社會經濟體制更加多元,融資和籌資渠道也更加豐富,但是其中所蘊含的財務風險也不言而喻。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普遍缺乏對投資風險、應收賬款風險、開發風險以及決策風險的科學預判,同時也缺乏足夠重視。[3]那么如果在企業在某一環節出現較大的財務風險,將有可能導致企業的整個資金鏈崩盤,讓企業陷入困境之中。
財務管理面臨的主要風險大概有以下幾種:
(1)經營風險:企業在供應、產出、銷售等生產環節中所受到的各種不穩定因子的影響從而導致企業資金運作遲鈍、企業價值波動。經營風險種類豐富,詳細可分為:采購風險、生產風險、應收賬款變現風險等一系列風險。
(2)負債過度風險:部分企業利用現有財務作為杠桿對經營規模進行擴大化,但若超出企業可承擔限制,則會造成過度舉債,負債比例升高,負擔不起,企業不具有相應償付能力,財務周轉困難。與此同時,也會造成企業財務結構的不平衡,造成在融資困難的結果。
(3)籌資、投資風險:企業在籌備資金的過程中,首先要對企業資產進行詳細評估,做到短期籌資與短期負債、長期籌資與長期負債的匹配,積極促成資金長短結構配置合理。[4]于之相對應的,進行投資是企業發展的一項關鍵性決策。考慮投資目標、評估投資風險、進行科學投資都是進行財務風險管控的重要內容。
資源分配不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經濟活動管理的重要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內部的資源分配。但是現如今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的財會管理,仍然將會計管理與財務管理進行分開操作,并未體現出人力資源的重要價值,這也導致企業內部的資源分配存在著不科學與不合理之處,因此也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制約影響。
2、新經濟背景下企業財會管理的主要內容分析
2.1以價值為導向的預算管理和資源配置
現如今我國的經濟正處于騰飛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仍舊以量產和擴大規模作為企業發展的基本方針,忽視了成本和利益之間的比例,并未取得利潤最大化或者現金流量最大化,對資金的管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例如過于重視公司的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對公司長遠發展的投入。所以,企業若想在新經濟背景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要不斷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價值,這也就要求財務管理部門必須能夠站在企業發展的戰略角度看待問題,強化財務預算管理和資源配置,充分實現業財融合,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理念,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獻計獻策。
2.2實現財務共享和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現如今中大型企業必須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目的強化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企業收益和利潤。[5]這也就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更加完善的財務共享系統,用新技術和新手段促使企業財務管理更加高效。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并能對內部流程進行優化和梳理,使得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和業務流能夠實現合理配置。而且統一的財務共享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財務信息利用率,能夠避免企業的盲目擴張,可以確保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2.3深化業財融合,完善成本管理
傳統的財務管理很難發現企業在經濟活動中存在的細微問題,對于企業經濟收益和資產分布也無法做到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導致公司實際管理者并不能了解公司業務的真實情況,財務管理人員也不清晰實際業務的收支情況,業財的脫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在新經濟背景中,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一定要盡快實現業財融合,對財務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在全面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同時,對成本進行科學控制和估算,實現對成本的戰略管理。所謂戰略成本管理就是高度結合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對企業成本進行深入分析并做到精細化管理,主要包括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價值鏈分析、成本動因分析、戰略成本定位分析以及供應鏈成本管理等幾個內容。
推薦閱讀:交通財會屬于哪類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