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旅游是當前全域旅游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在于有效且廣泛地吸引游客參與。探究游客的出游行為對明確鄉村旅游發展方向、開發鄉村旅游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從游客的出游意愿出發,通過問卷調查充分挖掘影響鄉村旅游參與的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全域旅游觀念,提出創新旅游產品、發力細分市場,創新資源形態、創建全域旅游品牌,創新運營模式、拓展鄉村旅游+等鄉村旅游開發策略。
關鍵詞:鄉村旅游;全域旅游;游客參與;智慧旅游
《旅游論壇》(雙月刊)創刊于1989年,是由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旅游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面向旅游研究從業人員,本刊是桂林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旅游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
一、引言
全域旅游于2017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中央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借旅游業帶動區域產業融合升級,促進區域經濟聯動協調發展。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鄉村旅游成為承載全域旅游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當下,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如火如荼,但仍面臨著產品開發缺融合、業態發展缺創新、文化傳承缺特色、營銷實施缺整合等諸多問題。依托全域理念引導鄉村旅游發展,打造個性鮮明、文化傳承、歸園田居、產業融合的中國特色鄉村旅游已成為推動旅游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在于有效且廣泛地吸引游客參與。游客的旅游動機、旅游需求、旅游方式等決定著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向和產品開發。因此,探究游客的出游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對明確鄉村旅游發展方向和針對性地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全域旅游視閾下游客鄉村旅游
認知現狀分析
本研究以城市居民為研究對象,采取問卷調查法,進行鄉村出游意愿專項調查。借助調查數據分析游客的鄉村旅游參與意愿,了解全域旅游時代游客鄉村旅游行為特點,進而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一)問卷設計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游客對鄉旅產品的總體認知情況;第二部分,分析游客鄉村旅游活動參與度;第三部分,探析影響游客參與鄉村旅游的因素。問卷于2018年7月至12月通過問卷星網站展開調查。
本研究最終共收集問卷473份,經過仔細篩選,獲得有效問卷335份,有效問卷率為 70.8%。本研究對無效問卷的篩選標準為:(1)連續4個及以上題項的填答相同;(2)有3個以上題項漏答。
(二)樣本的描述性分析
從調查樣本基本情況統計結果來看,調查對象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6-50歲,占樣本總人數的62%;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占有比例較高,高達87%;事業單位、企業職員等職業群體占比達半數之多;收入區間集中在3000-7000元,比例達73%。具有上述特征的居民基本成家立業,擁有穩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其出游意愿較為強烈,是鄉村旅游市場的主要潛在客源。
(三)游客鄉村旅游認知分析
筆者在問卷中,首先就鄉村旅游印象感知、業態認知等問題對游客進行了調查。通過表1中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鄉村旅游已成為游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田園、生態、休閑、淳樸等特性契合了當今旅游休閑化的發展趨勢。當前鄉村旅游的發展主要以觀光、度假、科普、文化體驗等業態呈現。發展過程中存在旅游產品結構單一、供給有限,休閑活動單調,旅游目的地缺乏特色、商業色彩濃郁,衛生餐飲住宿等服務質量低下,旅游營銷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三、全域旅游視閾下游客鄉村旅游參與度分析
(一)總體出游意愿及出游群體特征
筆者就受訪者的鄉村旅游經歷、鄉村旅游頻率等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95%的游客有過鄉村旅游經歷,有20.13%的游客表示每月會參與鄉村旅游一次,55.92%的游客2-3個月參加鄉村旅游一次,僅有5%的游客出于交通不便、出游時間稀缺、對景點不熟悉等原因,未參與過鄉村旅游。[1]
伴隨著游客生活品質的逐漸提升,家庭結構的逐步改善,城市居民對旅游尤其是短期鄉村旅游的需求愈發強烈。上述數據表明,鄉村旅游已呈常態化出游趨勢,游客總體出游意愿高。
通過受訪者年齡分析及深度訪談可以發現鄉村旅游出游群體已不再是單純的中年人群體。90后、00后年輕游客及60歲以上花甲老人后來者居上,凸顯出鄉村旅游市場客源多元化發展態勢。可見,未來鄉村旅游市場發展潛力無限。如何應對消費群體變化,迎合旅游市場“個性化”、“自由化”、“休閑化”需求,成為鄉村旅游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出游方式偏好及出游屬性
筆者在問卷中從出游組織形式、交通方式、距離意愿等方面對游客出游方式偏好進行了調查。從出游組織形式來看,60.42%的人愿意同親朋好友一起進行鄉村旅游,27.08%的調查者傾向于參與單位組織的活動,個人單獨出行及與“驢友”出行占比較低。從出游時段來看,70.83%的游客首選節假日,58.33%的游客選擇雙休日。從出游交通方式來看,41.67%的人首選自駕,31.25%的人選擇乘坐公交車及旅游專線車。從出游距離范圍來看,過半數游客偏好短距離出游,希望出游距離控制在2小時以內。可見,自駕游成為鄉村旅游熱點,攜帶較多的社交屬性。家庭、情侶、團隊成為鄉村旅游出行的主力群體。
(三)出游停留時間
游客在鄉村停留時間的長短反映了鄉村景點對游客吸引力的大小,決定著游客參與鄉村旅游的深度和廣度。相關研究表明,在游客消費能力一定的情況下,游客出游停留時間與游客消費量呈正相關,影響著鄉村經濟的發展。調查數據顯示,受訪者中選擇出游當天往返占比34.6%,停留1天及2天各占45.4%和16.3%,停留2天以上的游客僅僅占到3.7%。可見,目前大部分游客鄉村出游停留時間不長,較傾向于停留1天時間。1 [2] [3] 存入我的閱覽室
2019年02期職業教育研究新時代產教共享生態系統建構研究安徽經濟研究“絲路電商”視角下俄羅斯海外倉的建設對策商貿服務研究長三角一體化中滬蘇浙對安徽的態度及安徽的戰略選擇基于游客參與的鄉村旅游開發策略研究社科理論研究生態治理:政府主導作用的邏輯理路、基本樣態 和多維轉型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中的內部控制研究環境設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協同創新平臺的構建研究思政法律研究上市企業政府補貼中立的法治化研究“工匠精神”引領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探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研究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資本、社會技能對職業決策困難的影響研究財稅金融研究安徽省農村金融發展、就業結構與農民收入增長經濟新常態下安徽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研究OBE-CDIO理念在高職院校實訓課程改革中的實踐融體育價值觀的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發展研究人工智能發展的社會風險及監管路徑研究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路徑優化被審計單位變更會計師事務所能否改善審計意見研究經濟發展的輝煌成果造就中國自信財務柔性對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偏好的影響分析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