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困生問題是現代教育順應時代發展所必須面對的緊迫問題,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和發展為這一問題帶來了全新的審視視角和解決方式。本文將討論多元智能視角下的高中數學學困生問題。
《教育革新》甘肅省教科所主辦,本著“立足教研,服務教學,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推動教育改革創新”的宗旨,堅持求真務實的指導思想,開展群眾性研究和交流,構建教育革新的學術平臺,為教育教學實踐提供指導,為理論研究和教育決策提供參考,全力打造厚重深邃的教育期刊形象。
由于我國特有的升學機制,使得很多高中迫于升學的壓力開始對學生實施“扶差”措施,也就是將一些總成績不錯但個別學科較弱的學生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輔導。這些學生中數學成績差的占很大部分。學校的這種直接的方式并未收到太大成效,其實,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并不是簡單的過程,應該依據具體問題進行細致分析,不僅需要找到數學學困生的產生原因,更需要借助新思路和新理論來解決問題。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與多元智能化理論
在探究任何理論課題之前,都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因此筆者從高中數學學困生和多元智能化理論的基本概念出發,從多元智能視角重新審視高中數學學困生。
1.數學學困生的基本概念
在傳統的學校教育里,數學學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育環境中,擁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但在同類群體中數學學習水平較低或學習能力不足,無法達到要求或者數學成績排名靠后的學生。評判的依據多以數學考試成績的高低為主,數學成績則主要依據紙筆測驗來評判。數學成績主要反映出的是一個人的語言智能和數學邏輯智能,因此,在這兩方面占有優勢的同學數學成績都會很好,而對于那些在這兩方面表現不足但在別的方面表現優越的學生來說,測驗結果顯然是不公平的。
2.什么是多元智能化理論
多元智能化理論于1983年提出,人至少具有九種智能,即語言智能、視覺空間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音樂智能、自省智能、存在智能以及自然觀察者智能。根據這一理論可以推出,個體智能的不同在于個體對各智能組合上存在差異性。這就注定每個學生擁有的智能優勢并不相同,每個人有著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環境等等,這些均有利于智能的開發與培養。
二、多元智能視角下對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全新認識
多元智能視角下,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名學生都擁有著程度不同的九種智能,但每個人的智能組合不同,每個人的智能優勢也不同。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九種智能的共同參與,而占據主導的可能僅僅是一種智能。比如,語文和歷史課比較看重語言智能,音樂課比較看重音樂智能,而數學課則比較注重數學邏輯智能。在日常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通過數學語言來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而數學語言也是數學邏輯智能的表現形式之一,這就使得數學邏輯智能較弱的學生無法較好地接受,從而產生學習困難。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沒能將數學邏輯智能適當地轉化成語言智能,使得一些學習者與數學問題本身無法協調,從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難,這就使得傳統意義上的數學學困生在多元智能視角的重新審視下,不再是難以轉化的學生,即便是那些成績很差的學生,也有自己的優秀智能領域,有自己的閃光點。
三、多元智能視角下的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方法
既然已經了解了多元智能理論和數學學困生的基本概念,以及多元智能視角下對高中數學學困生進行重新審視,那么我們不妨探究一下多元智能視角下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方法。
1.為學困生樹立多元化的智能觀
受傳統智能觀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在自我認識上出現偏頗。數學學困生可能會因為自己數學成績差而感到自卑,否定自己的智力水平,對學習數學喪失信心。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多元化的智能觀,讓學生認識到智能的多樣性,數學主要運用的是數學邏輯智能。除此之外,還應該讓學生知道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智能也可以通過后天努力而提高,進而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分析學生的智能優勢
由于每個人擁有的智能結構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比較擅長的智能和不擅長的智能。在數學的學習中,雖然主要運用的是數學邏輯智能,但僅憑借數學邏輯智能是沒辦法很好地解決數學問題的,此時就需要借助別的智能方式,特別是對于數學學困生,教師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數學學困生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對學生主要實行的是單一評價機制,即僅憑成績斷定優差生,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致使很多學生成為學困生,使他們對學習喪失信心,而多元智能要求我們注重評價的過程和評價的方式,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評價可以在課堂中進行,也可以在活動中進行,評價者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或者家長,這樣全面的評價機制可以客觀地評價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自主完善自己。
總之,我們應從概念出發,從根本上認識數學學困生和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概念,在了解概念的基礎上探究多元智能視角下對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多角度審視,既包括對高中數學學困生的重新認識,又包括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科的學習。
參考文獻:
[1]俞昕.從多元智能視角重新審視高中數學學困生[J].數學教育學報,2014.
[2]楊振武.高中數學學困生多元智能評價與學困生轉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3]何曉娜,孫帆.多元智能視野下的數學學困生轉化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0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