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內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與發展的調研,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當中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事業承擔著存留人類文化遺產、提供知識信息、傳承先進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職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提供信息資源支撐和智力支持。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科學制定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對于明確未來五年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方向、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更好更快發展,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圖書館可以稱之為人類知識的寶庫,公共圖書館更是所在地區的文化中心,是人們離開校園后一個求知、閱讀和接受繼續教育的社會公共場所。圖書館對不斷提高人的素質,保持人與社會的共同進步起著積極的作用。然而,一些基層圖書館的建設已經明顯的落后,與城市的發展嚴重脫節,有些基層的圖書館甚至已經停止了建設步伐,喪失了圖書館在城市整體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無法給它的城市、市民提供知識服務和科技支持,所以又進一步的減緩了城市、市民與社會進步同步的腳步,間接拖累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基層圖書館應如何克服困難,找出一條促進其建設和發展的道路是文章所研究的重點。
圖書館屬于社會文化服務機構,應根據自身優勢,在城鄉文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從自身的特點出發,積極組織并開展各類文化主題活動,在普法宣傳、精神文明教育、科技活動宣傳、衛生城市建設、保持先進性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教育的主題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圖書館在這些宣傳話動中,協助政府各職能部門辦好各種宣傳欄,使廣大市民從這些宣傳欄中獲益,提高圖書館的社會知名度,也在地方文化建設中得到自身發展。
在國內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不能動搖的堅持圖書館的辦館理念——保持健康向上、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辦圖書館不單是建設完整的硬件設施,還要懂得利用設施服務,也不一定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才能辦好圖書館,落后地區同樣可以辦好。在落后的地區要主動走出圖書館,把服務延伸到鄉村、學校、科研單位,擴大影響力。把圖書館辦活,才是圖書館的發展之道。
由于國家對公共圖書館建設有規定,公共圖書館的購書經費每年應單獨列入各級政府的財政中,經費的增長應與當地的經濟增長同步,以至于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根本難以做到。中國的中西部基層圖書館與東部基層圖書館相比較而言,東部系沿海地區,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較為發達,再加上各級政府對其建設投入歷來都十分重視,因而東部地區的圖書館相比西部圖書館發展要好。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圖書館,由于大多都是靠當地財政撥款,本身并無任何經濟來源,而當地財政有限的資金都投入到了經濟效益見效快的橋、路中去了,對圖書館建設這些投入大、顯效時期長、直觀經濟效益不明顯的經費投入也僅限于按人頭撥付,只能保證基本工資發放,購書費、運行費、業務費、維護經費根本沒法保證。對基層圖書館的發展經費來源,國外圖書館有兩方面,一個是政府的無償投入,另一個是從社會募捐。美國的很多公共圖書館就是依靠這種模式發展起來的。我國雖然也有這種模式,但是還沒有形成慣例,現在的圖書館發展只能依靠政府投入資金。
信息資源建設是圖書館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是圖書館開展信息服務的基礎。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應該根據城市的發展,有機地將紙質資源、電子資源、媒體資源建設集合起來,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有特色地采集所需信息資源,并不斷整合、優化,使其系統化,真正起到促進城市發展的作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