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人力資源的不均衡配置是造成城鄉基礎教育失衡的重要因素。要努力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特別是學前教育和小學教師的素質。在城鄉生師比差異不大,解決教師數量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著力提高農村教師的綜合素質。
1鄭州市城鄉基礎教育發展現狀
在河南省努力實施“科教興豫”的戰略方針,著力建設中原經濟區和實現“三化同步”的歷史背景下,近年來鄭州市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積極推動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城鄉基礎教育差異仍然顯著。研究對2011年鄭州市教育統計年鑒的數據進行整理,主要從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兩方面對鄭州城鄉基礎教育進行了相關比較分析。
1.1辦學條件的城鄉差異
鄭州市中小學辦學條件差異不大,且鄉村和鎮區在一些指標上不同程度地優于城區,鎮區和鄉村的中小學生均占地面積和生均多媒體教室座位顯著高于城區。此外,鄉村小學和初中的生均圖書量為18.73和37.70冊,高于城區小學和初中的16.96和19.26冊。生均計算機鄉村初中為0.10臺(農村初中平均每10人擁有1臺計算機),高于城區初中的0.08臺(城區初中平均每12.5人擁有1臺計算機),鄉村高中和城區基本持平,這表明隨著鄭州市政府加大對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投入,鄭州中小學辦學條件城鄉差距基本消除。通過比較鄭州市城鄉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可以發現(表2):一方面,對于學前教育,城區的辦學條件顯著高于鎮區和鄉村,城區學前教育生均圖書量為7.12冊,顯著大于鄉村學前教育(3.15冊),城區學前教育生均數字資源為3.14GB,顯著高于鄉村學前教育(0.55),城鄉學前教育辦學條件的差異明顯;另一方面,對于特殊教育,城鄉差異顯著,鄉村幾乎沒有相應的辦學設施和條件。因此,加大對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是鄭州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重點。
1.2師資力量的城鄉差異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表3),在鄭州市基礎教育中,城市在校學生人數和教職工人數均大于縣鎮和農村,特別是城市初中和高中在校學生人數和教職工人數遠大于縣鎮和農村。對于特殊教育,絕大部分學生和教職工在城市,農村沒有特殊教育的教職工。因此,從基礎教育的數量來看,鄭州城市的基礎教育數量要大于縣鎮和農村,基礎教育的區域分布并不平衡。從生師比來看,鎮區和鄉村學前教育的生師比分別為13.20和13.72,高于城區(8.53),鎮區和鄉村高中和小學的生師比和城區基本持平,只有初中的生師比較城區低。可見,鄭州在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由表4可知,對于中學教育城鄉教師學歷水平差異不明顯。但是,對于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鄭州城市的教師學歷顯著高于縣鎮和農村,城區學前教育和小學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分別為15.49%和56.71%,高于鄉村的4.76%和29.25%。總體來看,鄭州市學前教育和小學的城鄉師資水平差異明顯,應該提高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和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師資水平,統籌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通過比較可知(圖1):一方面,鄭州市城鄉小學校均各科教師人數差異較大,城市小學各學科校均教師人數顯著大于縣鎮和農村,教師資源的分布城鄉間存在不均衡;另一方面,鄭州市小學的語文和數學學科校均教師人數顯著大于其他學科,教師資源在學科間分布不均衡。由于受教育觀念、文化傳統的影響和制約,加之河南省學生人數眾多,升學和就業競爭壓力大,和素質教育相配套的招生考試制度與評價制度改革尚不完善,鄭州市小學素質教育的發展不容樂觀,尤其是縣鎮和鄉村小學的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勞動等課程的校均教師人數不足。
2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選擇
2.1均衡教育資源
城鄉基礎教育投入資源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城鄉基礎教育的失衡。為了促進教育公平,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特殊教育。一方面,要均衡城鄉之間教育資源,通過分析,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辦學條件相對城區比較薄弱,政府應該繼續加大對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均衡基礎教育各階段的教育資源配置,加大對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積極發展幼兒教育,著力提高幼兒園的質量和服務水平,鞏固和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基礎教育,努力保障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利。
2.2均衡師資
人力資源的不均衡配置是造成城鄉基礎教育失衡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特別是學前教育和小學教師的素質。在城鄉生師比差異不大,解決教師數量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著力提高農村教師的綜合素質。同時,加大教育經費統籌力度,提高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使農村教師在收入、住房、辦公條件上與城市教師基本持平。嘗試開展城鄉教師輪崗制度,實現城鄉師資水平的平衡。另一方面,均衡學科間的師資配置。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加大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勞動等課程的師資力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3均衡生源
生源數量不均衡是城鄉教育失衡的重要表現。一方面,城鄉基礎教育的生源規模存在不均衡,鄭州城區基礎教育各階段在校學生數目顯著大于鎮區和鄉村。城鄉統籌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共同規律,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將會有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農村居民進入城市務工或轉化為城鎮居民,這就必然帶來城市學齡人口增加,因此,要適時調整城市學校規模,均衡生源。另一方面,要在均衡辦學的前提下,堅持就近入學的原則,取消校際之間的選拔性考試,使校際之間的生源相對均衡。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