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建筑設計中都會融入一些傳統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建筑設計也在不斷發展中,在追求美觀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壽命。本文是一篇建筑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的發展。
摘要: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一直備受建筑界的廣泛關注。對于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關鍵是把握其核心價值——即傳統建筑文化實用性、人文性和哲學性;在此基礎上,如何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運用傳統建筑文化,需要尋找到可行的途徑。
關鍵詞:傳統建筑,現代建筑設計,發展,價值,途徑
傳統文化作為我國現代建筑設計的不竭動力和創新源泉之一,為現代建筑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項建筑要體現出建筑的靈魂,一般是通過利用現代科技,融入人文情懷,將建筑文化通過建筑物展現出來。因此,筆者認為傳統建筑文化要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就要加快對現代建筑的創新和發展,以給世人帶來更多的具有審美和獨特魅力價值的建筑,展現我國建筑特色和時代風貌。
一、傳統建筑文化的核心價值
1.實用性。不論是現代建筑還是歷史文化建筑,都要以實用價值為關注點和核心價值體現。我國傳統的建筑文化還沒有將建筑認定為一種具有藝術美感的物品,傳統建筑往往是工匠們通過口口相傳和時代傳播的結果,我國傳統建筑基本上造型和樣式都較為雷同,工匠的關注點還是在于房屋的實用性。實用性是我國傳統建筑的第一考慮要點,建筑的功能性、空間感和尺度是否適宜都會影響到建筑的實用性,而且傳統建筑大多是功能衡量為主,空間和尺度構思組合較為統一,宏觀和微型結合,色彩拼湊感強,可以說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最核心就是實用性。2.人文性。我國傳統建筑文化另外一個價值特性就是人文性,建筑文化作為一種歷史、社會和文化氣息較強的文化品類。所以,要對其建筑設計處要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從建筑中可以看到人文性的特點。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思想和理念。3.哲學性。我國傳統建筑文化還具有較強的哲學韻味。與現代建筑的舒適與過度人為性相比,我國傳統文化更加注重對自然界的尊重,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傳統建筑的設計與建造一般尊重自然法則,強調自然、人類、建筑和諧統一,并能將這些思想統一整合、融入到特定的建筑風格中,營造出良好的“人法自然”的景象,人與自然和諧交通,而這些無不是我國傳統建筑文化深刻的哲學理念的體現,并且這樣的思想也為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的途徑
1.合理運用傳統材料。現代建筑設計的設計和開發者要想要展現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借鑒傳統建筑的風格,則應當在傳承和發展傳統建筑的建造和施工方法的基礎上,加強對傳統建筑材料的科學、合理的運用,以此來進一步深化對傳統建筑文化的發揚。作為傳統建筑建設和改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建筑材料也有其獨特的生命力,筆者認為,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加強應當對傳統材料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傳統建筑材料的潛在價值和魅力。2.優化設計傳統形制。作為傳統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外在特征的展現,形制大多是建筑物的構造和形態特征。一般來講,傳統的形制可以劃分為:居住形制、傳統園林形制和群體形制三種符號群。現代建筑的形制和傳統建筑的形制有很大區別,現代建筑設計大多強調規整度,因此,要想將傳統的、民族的特性融入到現代建筑的建造和設計中,則需要對傳統的建筑形制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比較,建立相應的模型,并依照現代化的要求進行拼接和演化,這樣才能形成具有現代感和傳統文化感兼具的創新建筑。只要設計者應當“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層挖掘傳統建筑形制結構及其建筑特點上本質屬性,這樣才能創新出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建筑藝術結晶。3.多元化應用傳統符號。傳統建筑文化可以說是由多種多樣的傳統符號來共同展現的,符號感給人以標志感,一些傳統文化符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現代建筑設計也是如此,符號作為傳統建筑文化中的要素十分重要。作為建筑中較為細小的結構和單元,符號大多是設計和建筑者們經過長期的提煉和高度概括的文化結晶。傳統符號的應用應當注重多樣化,而不是簡單的對古建筑的仿照和符號堆砌。現代建筑應當通過合理手段將傳統符號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展現出來,注重細節與整體的和諧。
結語
傳統建筑文化是建筑發展的基礎,是其內涵所在,應當引起相關設計人員的重視,應當從多方面對其進行綜合考慮。只有不斷探索傳統建筑文化發展的最佳方式,才能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建筑行業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參考文獻:
[1]賈棟.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07:28-33.
[2]吳承陽.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低碳世界,2016,07:154-155.
作者:錢坤 李大偉 單位:中外建工程設計與顧問有限公司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建筑科學》(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建設部主管,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建筑科學類綜合性技術期刊。本刊內容豐富、可讀、實用,在建筑行業中享有很高的聲望。本刊依托建設部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得到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并有許多國內建筑界著名的專家學者組成了編委會,使得本刊更具權威性、指導性。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