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鍵,是彈奏出好音色的關鍵,是鋼琴演奏中的重要環節。在我看來,好的音色不是絕對的、單一的,而是根據每首作品的需要和情感,能夠正確的表達出作品的音響效果,比如如何表現歡樂,如何表現憤怒等等……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遵守編輯工作條例和國家出版工作法規,注重政治性與藝術性標準,以學術性為追求目標,要求論文具有話語的專業性和學理性,力求問題探討的深度性和前沿性,思想的高度性和視野的寬廣性。2004年獲全國期刊封面設計銀獎。
不同的觸鍵方法,演奏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觸鍵方法,是演奏出好音色的重要途徑,也是所有演奏者畢生追求的目標之一。
許多鋼琴演奏者在鋼琴演奏中忙于視奏、打節拍、提速度、背譜,而忘了去注意音色好不好聽,彈出來的樂曲美不美,有沒有表達出樂曲所要表達的音響效果……這恰恰使演奏者陷入了誤區。觸鍵技術的訓練應結合對聲音音色的提高和完善。俄羅斯著名鋼琴家涅高茲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任何鋼琴演奏總是以發出聲音、制造出聲音為其目的,那么無論你彈的是練習曲還是藝術作品,彈鋼琴必然就是在聲音上下功夫,說得更確切些,就是練習聲音。”
這段話告訴我們音色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學習鋼琴,就必須把音色的訓練放到一個絕對重要的位置上來,并且要潛心研究。作為一個鋼琴演奏者,演奏出的作品音色的好壞直接決定該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是否上升到了一定的層次,這里所說的“一定的層次”,就是對音色有沒有細致的研究。
記得有一次聽鋼琴家元杰先生的講座,他就是一個對音色有極高要求的鋼琴家,他的講座讓我們從始至終都能用非常愉悅的心情來感受。當他在講一首作品的時候,甚至能聯想的韓國的連續劇,用人與人對話的形式來表達音樂,心思之細膩讓在場的人很是佩服。他每講一句,就用一種不同的音色來表達,生動且形象,讓聽者馬上對音色的研究產生出了濃厚的興趣。那么,音色與觸鍵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一、目前,斷奏觸鍵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與認可。那么,從斷奏觸鍵開始,就要培養聽音色的習慣,要把正確的觸鍵動作與音色相結合,才能判斷出斷奏觸鍵的訓練是否正確有效。斷奏觸鍵的動作是先從手腕開始慢慢提起,直到手指離開琴鍵5—8厘米的時候,用物體自然下落的速度觸鍵,手指接觸到琴鍵的時候,不能晃動,要站穩。當手指保持站立在琴鍵上時,就要開始聽這個聲音的延續音。那么,怎么辨別音色的好壞呢?譬如:聲音過干或過硬,是由于手抬的過高,使用的力量過大造成的;聲音悶,是由于下鍵的速度過慢造成的;聲音發虛,是由于力量沒有沉下去,沒有找到重力造成的,等等。
因此,任何動作都要有一個度,過大不行,過小也不行,遵從自然的下落法則,不要再去對琴鍵施加壓力,去掉多余的動作,使每一個音圓潤、明亮、有共鳴。當然,這也只是多種觸鍵方法中的其中一種,我前面說過,音色是豐富多彩的、有層次的,不是絕對的、單一的。所以,每種音色的產生都會有不同的觸鍵方法,關鍵是要看演奏者對于音色有何種要求,當我們的內心渴望彈奏出某一種音色的時候,我想,任何的觸鍵方法都能夠被認可。
二、自然重量的運用與調節。所謂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然后是身體個別部位對重量的補充與結合。在彈奏的過程中如果不會使用重力的話,那么彈奏出的聲音必然就會顯得單調并且缺乏表現力。要找的重量,就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體會到從肩膀到大臂自然下垂的感覺;2,要使重力無阻礙的傳送到指尖并使手指的第一關節能夠承受住這個重量;3,注意指掌關節的獨立揮動,要不斷調整手指、手掌、大小臂各部位的關系和位置,使重量能夠暢通無阻地到達指尖上。
無論彈奏單音、音程、八度、和弦還是斷奏、跳音、連奏,都不要忘記重量的運用應貫穿始終,這樣才能使音色明亮、飽滿,抒情如歌或是堅定有力。鋼琴彈奏中,我們常常提到的“一彈到底”,就是要把重量沉到鍵底,不要堵截在任何一個部位,比如手臂或手腕。重量的調節必須是建立在放松并且力量能夠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礎上,根據音樂所需要的音色來調整重量的變化。如果聲音很強,那么則需要身體部分重量的補充;如果聲音很弱,則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甚至僅一個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這種自然重量的靈活變化應用,給演奏者追求音色的變化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三、觸鍵時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對音色的控制有直接的影響。鋼琴演奏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需要包括手指、手掌、手腕、手臂以及身體各部位之間的協調配合。首先,保證聲音質量的關鍵部位是手掌。不論是強音觸鍵還是弱音觸鍵,如果手掌沒有支撐住,那么其他部位再努力也無濟于事。手掌的塌陷,會使音色混濁一片、模糊不清、軟弱發虛,無法清晰凝聚。其次,手腕的重要性。手腕是手指與手臂之間的經過部位,起到連接的作用,手腕的過僵或過軟都會影響音色的控制。
以手腕為主導的調節,是同時結合手臂與手掌上下左右調節的綜合動作,是對手指不斷變化著的位置進行微小的調整,當每個手指觸鍵的時候,手腕都要把手調節到最佳位置,使手指能夠充分舒服的接觸琴鍵。最后,應注意的是身體的協調性與音色的關系。在彈琴時,身體、琴凳到鍵盤,都是可以靈活調整的,身體接觸到琴凳,手指接觸到鍵盤,這無疑是一個整體。當我們的身體處于自然積極的演奏狀態時,音色必然會豐滿圓潤,使人聽起來順暢、舒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