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內涵是指文化的載體所反映出的人類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內容,界上有關文化的定義有百種以上之多,既然沒有定論,就給了各位見仁見智的空間。小編推薦一篇關于文化內涵的英語論文。
摘 要:本文通過詳細分析相關動物詞語的文化內涵來解釋英漢兩種語言的相同點和相異點,進而提出歸化和異化的翻譯方法。同時,本人還提倡為更好的促進跨文化交流和滿足讀者對不同語言風味和表達方式的需求,我們在翻譯與動物相關的詞語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同一動物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動物在同一文化中的內涵,然后根據原語言和譯入語的特點相應地采取歸化和異化的翻譯方法
關鍵詞:動物詞語;文化內涵;歸化;異化;翻譯 。
一、關于動物詞語
由于人類和動物關系極為密切,在人們長期的馴服和飼養動物的過程中,逐步了解了動物的相關生活習性,因而,關于動物類的詞語和習語也不斷增多。隨著國家間交往的不斷深入,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變得尤為重要,但是,各國由于氣地理位置,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不同,人們對待同一種動物的看法和態度也不盡相同,同一種動物在不同的文化內涵中所代表的意義有可能相差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在翻譯與動物相關的詞語和習語時,必須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即,歸化和異化,只有這樣才能貼切的傳達其本來的意義,使譯入語讀者能夠認同和理解譯文,從而達到更好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動物詞語的文化內涵
(一)動物詞語文化內涵的人文性
“人類各民族的語言都不僅是一個符號系統或交際工具, 而是該民族認識、闡述世界的一個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 因而語言都具有人文性——即不把語言看作是一個客觀、靜止、孤立、冷峻、在形式上自足的對象, 而把語言看作一個人參與其的、與人文環境至為關照的、動態的、內容上自足的表達與闡述的過程。”(申小龍1995)動物類詞語是構成英漢語言的重要材料,它們的文化內涵都具有鮮明的人文性。例如:
ass ——驢;傻瓜,蠢人
bear ——熊;粗魯的人;笨拙的人
bee ——蜜蜂;忙碌的人
bird ——鳥;(俚) 人,家伙,姑娘
dog ——狗;(美俚) 妓女
dragon ——龍;兇暴的人;嚴厲的人
duck ——鴨;(口) 親愛的人;(美俚) 家伙
ferret ——雪貂;搜索者;偵察員
fox ——狐;狡猾的人
pig ——豬;(口)豬一般的人(指骯臟、貪吃的人);(美俚)蕩婦
quail ——鵪鶉;(美俚)漂亮姑娘;青年女子
seal ——海豹;(美俚)(貶)黑人婦女;黑人
分析一下以上詞語的語義,我們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文化現象:一是相當一部分動物類詞語都打上了人文性的烙印, 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具體說來,這些動物類詞語并非單指動物本身,而是打上了人文的烙印,指有某種動物特征的人;二是動物類詞語反映了英民族中存在的社會矛盾。特別表現在:婦女地位低下,種族歧視明顯。英語中的動物類詞語在用來指女性時,一般貶義詞較多,在美國俚語中就突出了。“cat”指“心地惡毒的女人”,“dog”指“妓女”,“pig”指“蕩婦”等,這些詞語所隱含的文化內涵體現了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及對她們的鄙視。同樣, 在英語民族中,尤其是在美國存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最為明顯的是對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視。在美國俚語中“seal”指“黑人婦女”、“黑人”。
(二)動物詞語的指示意義相同,文化內涵相同或相近
隨著人類語言的發展和交往的加深,在人類同動物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們對某一種動物的象征意義的認識逐漸趨同,由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因此它所反映的文化內涵也相同或相近。
漢語的“鴿子”和英語中的dove所指相同,感情色彩也完全等值,都象征著和平,我們把鴿子稱之為“和平鴿”。在一些重大的慶典活動中,經常能夠看到放飛鴿子的情境,代表著人類盼望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英漢民族對“蛇”( snake,viper) 都持有恐懼、厭惡的態度及心理,用它來象征狠毒的心腸或狠毒的人, 漢語俗語有“蛇蝎之心”; 英語中的“snake”和“viper”都可用來喻指狠毒險惡的人(a wicked or ungrateful person who does harm to others)。
另外,“天鵝”(swan)都是“高貴”和“圣潔”的象征;“蜜蜂”(bee) 使人都想到“辛勤、忙碌”(as busy as a bee);狐貍是動物中最狡猾的,漢語有“狡猾的狐貍”之說,英語也有“as sly as a fox”之喻;漢語有“蠢驢”,英語有“as stupid as an ass”;“鸚鵡學舌”在中國耳熟能詳,英語中也有相應的說法——“to parrot what others say”。這些例子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契合點。
(三)所指動物相同,但只在一種文化中有特殊的內涵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制約,不同民族的語言所代表的信息就不同,這就是所謂超語言信息獲得的特殊性。有些詞語的文化內涵,隨著時間的積累,本族人可以領悟、感受、聯想出深藏在背后的東西,而沒有相應文化背景的外族人則很難得到相關信息,只照字面理解或死譯,就會給交際造成障礙。
例如:中國人從“狼煙”一詞就會想到“報警的烽火”,想到“戰爭”;鶴是長壽的象征,如“鶴年”、“鶴齡”、“松鶴延年”等;烏龜被比作外遇者的丈夫,如“王八”、“王八蛋”;“鳳凰”(phoenix)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百鳥之王,有“百鳥朝鳳”的說法。古時,人們相信鳳凰出現可以預示天下太平,所以后世多以龍比喻皇帝,鳳凰比喻皇后,帝王成婚稱為“龍鳳呈祥”。
同樣,英語中也存在許多含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動物類詞語,學習英語的外族人必須具備相應的相異文化修養,準確地把握這些詞語所發出的信息,才能順利地進行交際。例如:在西方文化中a bull讓人聯想到行為粗魯、手腳笨拙、會惹麻煩的人,如behave 1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eager beaver(賣力的河貍) 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別賣力,但有點急躁的人;chicken指懦夫、膽小鬼;山羊(goat) ——“好色之徒”;badger game ——美人計;cats and dogs ——(美俚) 價值低估的股票;rain cats and dogs ——下傾盆大雨;lead a cat and dog life ——過爭吵不休的生活;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露秘密。諸如此類的詞語或習語,讀者或譯者只有在充分考慮到他們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時,才不至于鬧出像“white elephant”之類的笑話。
(四)所指動物相同,但文化內涵不同或相反
英漢兩種語言在動物的內涵上雖然存在諸多共性,但由于生活環境、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歷史傳統等存在巨大差異,從而反映在有關動物的褒貶意義上有的卻相反或完全不同。最具有代表性的動物是人們對狗和龍的態度。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狗是人類的忠實朋友。英語中許多帶有dog 的詞語都含有明顯的褒義。例如: “a clever dog”(聰明伶俐的小孩) 、“a lucky dog”(幸運兒) 、“a jolly dog”(快活的人) 、“a top dog”(優勝者,頭頭) 、“water dog”(善于游水的人——水鴨子) 。英語中也含有dog 的貶義詞語(如a dirty dog ,下流坯) ,但數量較少。而漢語則相反,含有“狗”字的詞語幾乎都是貶義詞甚至是侮辱性的詞語。如:“狗屁”、“落水狗”、“狗頭軍師”、“狗仗人勢”、“狗急跳墻”、“狗屎堆”、“狗腿子”、“走狗”等。西方人在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時,對狗在漢語文化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常常困惑不解。狗在中西文化與語言的遭遇不同,其根源則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
小編推薦優秀的外語期刊 《外語電化教學》
《外語電化教學》創刊于1979年,1981年正式發行,隸屬于中國教育技術學會外語教育專業委員會,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份關于外語教育技術和外語教學法研究的專業學術期刊,幾年來連續被評為中國外語類核心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