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是農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牡丹區積極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該文對牡丹區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與措施進行總結,以期進一步推動牡丹區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
關鍵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措施
《南方農機》(雙月刊)創刊于1970年,由江西省農業機械研究所、江西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江西省農業機械學會主辦。
1提高全民意識,參與農業環保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需要公眾樹立相應的意識。農業、環保、宣傳、教育等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抓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普及工作,利用會議、報刊、電視、宣傳單等形式,結合當地的典型實際,深入廣泛宣傳、普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提高全民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要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智力投資和人才培養,鼓勵和支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
2開展農業投入品執法檢查
嚴查未取得登記證、無登記證或假冒登記證生產、銷售的肥料、農藥,以及質量不合格的肥料、農藥。每年都開展以農資打假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整治行動”,突破對農資質量案件查處的瓶頸,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對規模較大的批發商進行重點監控。
3依法開展農業環境污染事故調查處理
近幾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污染事故發生率和舉報率逐年增加。牡丹區多次開展污水灌溉導致死苗、僵苗和減產等污染事故的鑒定、調查和處理;焦亞硫酸鈉浸泡茭白舉報事件的調查與處理;豆制品初加工添加吊白塊舉報事件的調查和處理;化工廠廢氣、廢水污染農作物事故的調查與鑒定。通過加大對污染農業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較好地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維護了良好的農業生產秩序。
4開展農業面源污染調查與監測工作
隨著農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和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化肥、農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糞便及污水排放成倍增長,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為明晰農業生態環境質量情況,查清農業面源污染現狀,牡丹區在2007年完成了全國性第1次農業面源污染普查工作,2008年完成了數據匯總與總結工作。近幾年,每隔2年開展一次農業面源污染典型調查和數據更新工作。2013年在羅莊村設立了農業面源污染—地膜殘留監測點,長期監測地膜使用與殘留情況,監測時間截至2023年。
5探索整治農村面源污染的途徑
5.1開展農村清潔工程示范
一是通過農村清潔工程對村容村貌進行了整治;二是加大了鄉村物業管理力度;三是通過沼氣、鄉村清潔工程等項目的實施,加快農村“家園、水源、田園”三清工程建設;四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五是農民的生態文明意識逐步提升。牡丹區共建設了4個農村清潔工程示范點,項目建設示范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農業投入品廢棄物、農業投入品包裝袋(瓶)等廢棄物回收處理率均達到90%以上,化肥、農藥利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使示范村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和生態良好的目標,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5.2開展生態農業工程示范
農村面源污染加劇、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工業污染及農業自身投入品濫用造成的污染,迫切需要發展循環農業經濟來減輕農業面源污染。牡丹區在三城鄉和汊河鎮分別建設了2個生態農業示范點,即三城鄉天澗村“茭白田養蝦”種養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以及汊河鎮小李莊村的“豬—沼—菜”生態農業模式。2008年全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的召開,表明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決心,該項目正是響應黨中央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的號召,完全符合牡丹區產業政策以及當前農業發展的需要。
5.3開展節能減排工程示范
在沙土鎮小李莊村完成了農業節能減排示范點建設,通過該示范項目的建設,項目村60多戶農民積極參與,農藥減量使用并嚴格控制農藥殘留,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減少8%和15%以上,有效利用率分別提高5%和10%以上。通過示范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農業用水效率提高10%,逐步建立起循環農業示范點,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5.4積極發展農業“三品一標”生產基地
自2002年“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啟動以來,牡丹區陸續開展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認證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已創建“三品一標”基地62個,認證產品數達到了220個。綠色食品基地1個,面積達6666.67hm2。同時創建了25個水稻、油菜、蔬菜、水產和畜牧種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
5.5加快推廣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
全區共建戶用型沼氣池4000個,每個池都在8m3以上。畜禽糞便通過沼氣池產生沼氣、沼渣、沼液,促進了多種類型種養模式的發展。全縣共發展“豬—沼—果”、“豬—沼—菜”、“豬—沼—漁”等模式1000戶,沼渣、沼液用作菜園、果園的有機肥,實現了資源高效利用的目標。牡丹區康豐肥業有限公司,年生產配方肥1萬t以上,為全區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做出了很大貢獻。
5.6大力推廣資源高效利用技術
一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近5.3萬hm2,增效節支525元/hm2;二是推廣秸桿堆漚或粉碎還田技術,以及冬季栽種綠肥技術,提高了地力,減少了化肥施用量;三是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全面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減輕了農藥對環境的威脅,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四是推廣頻振式殺蟲燈誘蟲技術,全區在水稻上推廣頻振式殺蟲燈3000多臺,覆蓋面積將近6666.67hm2,大大減少了農藥使用量。
6小結
近年來,牡丹區堅持統一規劃、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開展對農業投入品、農業面源污染的執法檢查和處理,并通過農村清潔工程示范、生態農業工程示范、節能減排工程示范、農業“三品一標”生產基地等項目的建設,推廣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和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降低了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逐步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和生態良好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蘭春.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及環境保護對策分析[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12):163-164.
[2] 范曉亞,陳杰.農業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J].綠色科技,2019(14):193-194.
[3] 張新仕,王桂榮,李敏,等.農業生態環境存在問題、成因及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9,47(4):162-167.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2023-2024JCR影响因子
SCI 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SSCI社会科学期刊投稿资讯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与投稿指南
sci和ssci双收录期刊
EI收录的中国期刊
各学科ssci
各学科sci
各学科ahci
EI期刊CPXSourceList
历届cssci核心期刊汇总
历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CSCD(2023-2024)
中科院分区表2023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历届目录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
2023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
历届北大核心
2023版第十版中文核心目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