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品牌建設是一項貫穿于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系統工程,有效地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滄州市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地區,在農業品牌化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品牌發展意識弱、管理體制不健全、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基于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滄州市農業品牌化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業品牌化;特色農業;農業競爭力;三品一標
《農業災害研究》是在較高層面上反映中國農業災害研究與技術成果的學術性刊物,由江西省農業科學院主辦,安徽吳楚科技文化傳播公司提供技術支撐。
項目來源: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滄州市特色農業品牌化發展對策研究(2019078)。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質量興農之路,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2018年6月,農業農村部又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提出要著力塑造品牌特色,增強品牌競爭力,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品牌體系,推動我國從農業大國向品牌強國轉變。
所謂農業品牌化是以區域特色農業資源為依托,延伸農業產業鏈,以達到農業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市場化和服務社會化的新型農業形態。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競爭力。
一、滄州特色農業品牌化發展的現狀
2019年1月4日滄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做大做強農業產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三品一標”,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為品牌建設打牢堅實基礎,并對獲得省級以上品牌、商標認證的企業給予10萬-30萬的資金獎勵。
滄州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為特色農產品的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在糧食方面有滄州三可水餃、吳橋宮面、黃驊面花等,以及肅寧三寶、滄縣惠農、運河鯤鵬等玉米加工品牌;在蔬菜方面青縣的曹寺鄉、盤古鎮的薄皮甜瓜,獻縣西城鄉、陌南鎮的厚皮甜瓜,肅寧窩北鎮、師素鎮的茄子;肉蛋奶有孟村保森肉羊、大成肉雞、獻縣樂壽肉鴨、泊頭萬雉園蛋雞、巴氏殺菌乳奶飲料等;以及金絲小棗、冬棗等傳統果品。黃驊梭子蟹是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區域公用品牌。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形成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如黃驊金匯、鑫海、海興正大、南皮連勝、青縣司馬莊、肅寧綠苑、中捷金太陽等,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特色農業品牌化建設,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的不斷提升,又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發展。
二、滄州特色農業品牌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產品品牌發展意識弱
農產品品牌發展意識淡薄,一些涉農企業或農戶對于品牌的認識不夠,不重視商標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也看不到品牌的長遠價值。比如很多特色農產品,像肅寧窩北鎮的茄子、獻縣西城鄉的甜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多是無包裝銷售,一方面不能有效地保持農產品的新鮮,不易于農產品的貯存;另一方面沒有商標農產品不能快速地被消費者的認可,很難開拓市場,直接影響農產品的銷售收益。
(二)特色農產品品質亟待提升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推進農業品牌化的關鍵。目前滄州一些特色農產品的種植戶,只重產量不重質量,濫用農藥、激素、化肥以及食品添加劑等化學藥劑,這極大地損壞了農產品品質,降低了特色農業的經濟效益,因此特色農產品生產標準與質量檢測標準要加以完善。
(三)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夠
滄州市農業品牌有些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省名牌以及中國馳名商標卻非常少,宣傳力度不夠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產品促銷中,滄州市絕大多數的農業企業側重于價格戰,極少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等媒介推廣宣傳品牌,消費者對許多物美價廉的農產品不熟識,企業為此丟失了相應的市場份額和收益。除此之外,缺乏科學系統的品牌定位,商標的設計往往模糊,美譽度不高,不具有感染力,造成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印象不深刻,很難過目不忘。
(四)農業品牌管理體制不健全
在農業品牌建設過程中,政府往往注重品牌的評選,而輕視品牌的培育。評選的標準主要是“三品一標”和注冊商標,目前對于“三品一標”的識別仍不夠規范,急需建立科學系統的品牌評定標準。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要經歷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同部門監管,職能交叉,效率低下,沒有形成有效的綜合協調機制。政府對地方特色產品品牌的保護力度不夠, 假冒品牌屢禁不止,侵權行為時有發生,不利于農業品牌建設的發展。
三、滄州特色農業品牌化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政府的組織領導
政府在農業品牌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部門要堅決執行《商標法》、《產品質量法》等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力度,為農業品牌建設創造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其次,要明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職能,避免職能重疊,并將農業品牌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考核任務。再次,政府部門在對當地農業資源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科學引導,在互聯網經濟下開辟出地域特色、層次分明的品牌布局。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產品市場知名度
一方面,農業企業要拿出一部分利潤用于品牌宣傳,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媒體,以及全國性或者區域性農產品展覽會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政府也要投入專項資金用于農產品的公益宣傳,或減免企業部分的宣傳費用。同時要到各大超市、大賣場開展營銷活動,積極推廣滄州特色農產品,讓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走向周邊大城市。另一方面善于發掘特色農業品牌的文化內涵,增加品牌價值,培養品牌的忠誠度。
(三)扎實提高農產品品質
質量是農業品牌建設的核心,一個品牌必須要有嚴格的質量標準和扎實的產品質量。一是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三大體系建設,保證農產品整個生產過程中都有標準可依,嚴格按照國際標準和國內行業標準對全市農產品進行檢測,積極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二是增加對農業科技的投入,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要求政府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投入專項資金對農業技術創新給予支持和獎勵;大力支持校企合作,推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采用新技術的農業企業給予適當減免稅收、增加補貼等優惠措施。三是提高涉農人員綜合素質。農業現代化的推進需要大量具有專業農業知識與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要加強對農業科研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業科技知識、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各類技能,為全市農業經濟發展和品牌農業建設打下堅實人力資源基礎。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