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機械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攀枝花市作為一個無依托型資源型城市,由于國內外資源市場和資源產業的沖擊以及自身開發條件的變化,城市賴以生存的資源產業國際競爭能力不斷下降,產業生存與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攀枝花市迫切需要產業鏈的延伸和產業轉型,因而發展機械制造業,對鋼鐵進行深加工,對于促進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大意義。
1攀枝花市機械制造業發展現狀
1.1產業發展概況
攀枝花機械制造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攀枝花市鋼鐵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從一開始圍繞攀鋼生產的需要進行一些配件、備件加工,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與設備、礦山機械與設備、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配件、金屬制品加工等系列產品。隨著市場需求趨旺和產業結構調整,近幾年攀枝花市機械產業發展迅速,已被列為市重點發展產業,加工制造產品呈多元化。
目前,全市共有各類機械制造相關企業100余家,其中重點機械制造加工企業43家,從業人員萬余人。近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工業總產值不斷提高,機械制造業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長。根據攀枝花市統計局數據,2011年機械行業的總產值達104億元,占全市GDP的16.11%,其中金屬制品業占7.81%,通用設備制造業占7293%,專用設備制造業占1.91%,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占11.96%,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占5.39%。數據表明,攀枝花機械制造業發展不均衡,通用設備制造業比例最大,2011年占機械行業總產值的72.93%;其次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其他種類產值較少,大部分產值在幾百萬元。
1.2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市場競爭激烈、世界經濟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攀枝花機械制造產業自身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結構不合理,系統成套能力較弱。
主要表現在普通產品、低檔產品、初級產品和高消耗產品多,質量不穩定、水平低。名牌產品、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品少,產品結構遠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攀枝花市具備一定的零部件、元器件產業制造能力,但產品基本屬于配套型結構,主機終端產品少,特別是大型成套裝備少,還沒有形成以大型主機制造為核心、上下延伸、專業化水平高、規模效應明顯的產業鏈,系統成套能力較弱,影響了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2)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缺乏市場開拓能力。
在整個行業中,具有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企業僅占25%左右,且這些企業都是發展較好的企業。而絕大部分企業都缺乏自主創新和市場開拓意識,僅僅圍繞攀鋼組織生產。由于缺乏自主創新和市場開拓,企業不能增加產品品種和提高產品質量,不能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不能實現裝備和資源的最大效益化,而僅僅是在極小的一個市場內用價格競爭來維持生產,企業發展壯大的空間非常有限。
(3)企業整體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
機械制造生產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企業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配套協作,較大企業對行業的發展帶動作用不強,從某種程度上又加劇了企業“小而全”的發展,更難形成大企業大集團。由于產品單一、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大企業不強,小企業不專,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
(4)發展方向不明確、發展重點不突出、產業布局不合理。
沒有切實可行的規劃,攀枝花市十二五規劃中雖對機械制造業的規劃有所體現,但僅包括發展方向的簡略規劃。
(5)生產能力弱、技術裝備弱、產業競爭力弱。
從目前攀枝花機械制造業擁有的技術裝備看,攀枝花機械制造業加工產品主要是巨型笨重的零部件,先進的生產制造技術,如先進成形制造技術、快速成形制造技術、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術、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特種加工技術、微納制造技術以及光電子器件及其制造技術等基本沒有。
(6)專業技術人才缺乏,企業人才培養投入不足。
雖然全行業現有從業人員已有萬余人,除攀鋼機制公司及履帶板廠外,其他地方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基本上都是從攀鋼退休、離職或離崗休息的人員,從大專院校分配或委托培養的專業技術人才屈指可數。由于人才的缺乏,企業只能日復一日地從事簡單的機械加工,難以從事“高、精、尖”產品的開發生產。對于人才的缺乏問題,一方面企業也深感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已經意識到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是企業的根本和生命,但另一方面又只想低成本獲得人才資源,不愿投資培養人才,只希望從攀鋼或其他企業挖掘人才,這樣就造成人才的流動加劇,越是這樣企業就更不愿意出錢培養人才,更顯得人才的緊缺。
2攀枝花市機械制造業的SOWT分析
2.1SWOT分析法
SWOT(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是由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韋里克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繼而應用在戰略分析上,通過對企業所處環境和企業能力的分析,將企業的優勢、劣勢與環境的機會、威脅進行配對分析,形成應對環境的戰略設想,并進行持久競爭優勢檢驗,最后形成企業戰略。SWOT作為戰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析工具,可以從項目中找出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要回避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構建出SWOT矩陣。通過SWOT矩陣,找出解決辦法,并明確以后的發展方向,有利于決策者做出較為正確的決策和規劃。
2.2攀枝花市機械制造業的SOWT分析
攀枝花機械制造產業的SWOT分析,主要從政策、資源、技術、資金、人才、裝備、市場和環保等方面,對攀枝花機械制造產業目前的優勢、劣勢和所面臨的機會、威脅等進行充分分析,并提出攀枝花市今后的產業發展戰略。具體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攀枝花市機械制造業的SWOT分析
內部因素外部因素策略優勢(S)
S1: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
S2:環境、政策有利于吸引投資
S3:豐富的特色原材料
S4:本地潛在市場較大
S5:有一批獨具特色機械產品
S6:高校科研資源豐富
②:國內機械產品
需求擴大
③:周邊機械制造業大力發展
④:攀枝花市“6+2”產業的確定
⑤:攀枝花市區域交通樞紐正在形成
⑥:中國經濟勢頭發展強勁
⑦:中國產品的國際認知度提高
SO戰略(發展戰略:發揮優勢、利用機會)
①做大做強已有產業基礎
②大力發展工程機械配件產品,汽車零部件配套產品,含釩鈦鑄鍛件系列產品,大型環保及綜合利用設備等四個重點領域
③整合資源、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創建攀枝花機械制造業發展的快速通道
④搭建融資平臺WO戰略(穩定到發展的戰略:利用機會、克服弱勢)
①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和制造業集團
②開展機理研究與溯源性研究,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③產學研共建設計研究院,著重產品創新
④打造現代制造業產業園區
⑤打造產業集群,構建完善產業鏈威脅(T)
T1:環保壓力越來越大
T2:能源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T3:勞動力成本加大和勞動保護要求越來越高
T4:產業西部轉移導致行業發展空間壓縮ST戰略(多元化戰略:利用優勢、抵御威脅)
①市場多元化,國內外市場并重加速創新體系建設
②利用產學研聯盟,強化關鍵技術攻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③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特色產品的銷售比例
④開發生產大型成套設備WT戰略(緊縮戰略:減小弱勢、回避威脅)
①實施人才戰略,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構筑機械制造業發展的人才支撐
②在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方面加大研發力度
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④研發節能型產品3攀枝花機械制造業的發展策略
3.1發展思路
攀枝花機械制造產業發展思路為: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發揮優勢資源、做大做精優勢產品、發展優勢企業(集團)為主線,以技術創新、結構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實現產業集群化、零部件產品系統化、品牌化、整機制造專業化發展為目標,突出重點,強化資源整合,注重裝備和人才,促進產業成鏈、市場成網,不斷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和制造業集團,促進機械制造業跨越式發展。
3.2攀枝花機械制造業發展策略
(1)利用本地優質特色原料,發展攀枝花特色機械(含釩鈦的基礎零部件和專用零部件)產業,重點發展以下四個領域:
第一,工程、礦山機械配件。
攀枝花是工程、礦山機械的較大市場,如挖掘機、裝載機、磨粉機、破碎機等,攀枝花發展工程、礦山機械配件具有現實基礎。一方面,攀枝花因資源而立市,資源產業在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資源的開采和處理導致對工程機械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攀枝花地形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錯分布的特點,城市、道路建設也需要大量工程機械。重點開發生產產品難度中等,技術含量中等的履帶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挖掘機、裝載機、路面機械的結構件;圍繞冶金礦山、煤礦開發生產磁選機、破碎機、球磨機、皮帶機、渣漿泵、刮板機、礦井液壓支柱等礦山機械設備備件。
第二,汽車零部件。
攀枝花的含釩含鈦合金材料具有高強度或耐磨的特點,為制造汽車零部件提供了材料基礎。此外,攀枝花已有制動鼓、彈簧鋼板、發動機齒輪等產品,具備了制造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和發展基礎。重點開發生產曲軸、發動機箱體、車橋、傳動軸等汽車配件,開發特種專用整車,引進汽車、摩托車配件生產廠家,帶動相關部件開發與生產。
第三,大型環保及綜合利用設備。
攀枝花屬于資源型城市,污染較其他類型的城市要嚴重得多,要提高環境質量,減輕發展中的環境制約因素,就需要對鋼鐵工業、煤炭工業、化工工業進行環境治理,而環境治理必須要有先進的環保設備。因此,攀枝花有發展環保設備的現實需要。
第四,含釩鈦鑄鍛件系列產品。
根據攀枝花含釩含鈦合金材料具有高強度或耐磨的特點,發展各種規格特鋼鍛壓件、礦山機械中的冶金耐磨件,發展生產與裝備制造業配套的大型鍛鑄件、鋼鑄件系列產品及機加工原材料。為選礦廠、礦山機械提供備品備件和部分裝備。
(2)利用和開發高新技術,提高特色機械產品附加值。
利用產學研聯盟,針對攀枝花特色機械產品,開展機理研究與溯源性研究,挖掘其潛在價值,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3)開發生產大型成套設備。
依托攀鋼機制公司、白云鑄造公司、鋼城集團起重機廠等企業的現有條件,開發生產汽車破碎機、各種類型規格的起重機;通過引進柳工、三一重工、紅巖、山推等大型成套設備制造商入駐攀枝花,完善大型成套設備整機生產鏈。
(4)建立攀枝花現代制造業產業園區。
建立攀枝花現代機械制造業園區,促使企業向園區集聚、要素向企業集聚、行業向龍頭集聚。在攀枝花市已有的經濟開發區內,規劃建設機械制造工業園區,形成錯位發展的新格局。
(5)建立優質完善的攀枝花特色機械產業集群和產業鏈。
依托塊狀經濟,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培育一批產業特色突出、專業分工合理、協作配套完善、創新能力較強的創新型機械制造業產業集群。
(6)建立面向世界的攀枝花特色機械產業聯盟和貿易市場。
以攀枝花特色機械為基礎,利用德陽重大裝備制造業、成都龍泉驛汽車城、昆明國際市場(第二個義烏市場、東盟市場)等蓬勃發展的契機,建立以攀枝花特色機械為核心的產業聯盟和貿易市場。
4結論
機械制造業作為攀枝花市重點發展的“6+2”產業之一,隨著“三高兩鐵”的建成,攀枝花區域中心城市地位的確定,以及攀枝花市政府重點支持的先進制造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產品研發能力的提高和試驗條件的完善,為攀枝花機械制造業迅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通過對攀枝花機械制造業的SWOT分析,明確了攀枝花機械制造業發展的優勢與機遇,并為攀枝花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何沂蔓.湖南省機械制造業的產業關聯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2]黃加賢.SWOT分析法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J].福建論壇,2010,(5):2426.
[3]劉力.運用SWOT分析法識別項目的機遇和風險[J].項目管理技術,2008,(6):610.
劣勢(W)
W1:產業規模、企業塊頭、市場份額小
W2:企業分散、場地分散
W3:產品結構不合理,系統成套能力較弱
W4:產品檔次、產業層次、科技含量低
W5:發展方向不明確、發展重點不突出、產業布局不合理
W6:生產能力、技術裝備、產業競爭力弱
W7:專業人才缺乏
W8:研發力量不強
W9:基礎技術研究不足
W10:缺乏龍頭企業和整機產品
W11:短期內交通條件的制約仍然十分突出機會(O)
①:世界制造業的產業轉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