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穩步推進,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文化建設方面的價值備受關注。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價值,關鍵在于其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優化。然而,當前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存在不少問題,最為突出的是碎片化問題,制約了其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文章主要就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碎片化問題進行了剖析,明確了其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思路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圖書館雜志》(月刊)創刊于1982年,由上海市圖書館學會與上海圖書館合辦,在《圖書館雜志》二十四年來的編輯出版歷程中,堅持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辦刊宗旨,形成了前瞻探索與現實研究并重,理論學術與實踐操作共舉的特色。
碎片化問題對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干擾越來越明顯,這在基層公共圖書館中最為明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的轉型成為必然,而轉型發展的關鍵在于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升。圖書館只有關注碎片化問題,探尋有效的解決思路,帶動資源、項目及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構建起更為完整、系統的服務體系,帶動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更新,實現其整體服務水平的顯著提升。
1 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碎片化問題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穩步推進,圖書館建設備受關注,特別是基層公共圖書館,其主要面向基層群眾,覆蓋范圍廣,在文化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必須加快布局覆蓋面更廣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群眾的多元文化需求。然而,受傳統服務體制的影響,在協調機制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碎片化問題,且較為集中地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 管理上的碎片化問題
當前,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往往呈現縣區和鄉鎮的差異化發展,縣區一般是成型而成熟的圖書館,而鄉鎮多為綜合性的文化站。而這兩大分類也使其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縣區圖書館歸文化主管部門管理,而綜合文化站則隸屬于鄉鎮政府,由其統一管控,意味著二者存在管理主體上的差異。管理主體的差異必然導致管理思路和體制的差異,因此,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較為分散,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執行機制,降低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實效。
1.2 協作中的碎片化問題
鄉鎮綜合文化站以當地政府為依托,除了要承擔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職責,更要助力基層公共文化管理。因此,鄉鎮綜合文化站的角色更為多元,職責方面存在內部沖突,引發資源的浪費。鄉鎮政府多以行政命令推進綜合文化站建設,推進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持與引導,其與縣區圖書館主管部門的溝通局限于政策的上傳下達,沒有反饋地區文化建設的真實情況。我國縣區圖書館與鄉鎮圖書館缺乏完善的協作和溝通機制,鄉鎮文化建設溝通不足,導致其碎片化問題更為突出。很多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始終存在資源緊缺、文化服務人員不足、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基礎設施配套滯后等問題,很多基層文化建設項目也處于分頭建設、多頭管理的狀態,實效不高。
2 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性要求
2.1 解決建設體制矛盾,助力服務的整體化建設
當前,綜合文化站體制下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與公共圖書館專業化延伸體制下的服務體系建設有明顯的矛盾沖突,后者更強調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內涵、價值意義及專業化水平。因此,我國只有著手解決建設體制的基本矛盾,才能推動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整體化建設。
2.2 縣區鄉鎮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
縣區文化主管部門與鄉鎮政府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由于溝通不足、協調不暢,使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效果大打折扣。前者基于專業化管理機制不斷推進圖書館的創新建設,側重點是縣區圖書館的建設。而鄉鎮政府對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支持沒有走出本鄉鎮圖書館服務范圍的局限,缺乏與相鄰區域和文化主管部門的溝通,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不統一,各自為政。因此,加強縣區文化主管部門與鄉鎮政府的協調和溝通,促進資源共享、信息傳播,是圖書館服務體系整體化建設的目標之一。為了解決縣區鄉鎮各自為政的問題,我國必須從建立并完善溝通協調機制開始,讓縣區公共圖書館與鄉鎮圖書館建設在有效溝通的基礎上,致力于服務體系的整體性優化。
2.3 資源共享程度較低,服務活動實效不足
文化建設力度低、開展活動少是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困擾著其服務體系的建設優化。基層公共圖書館文化建設活動實效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與綜合文化站之間在資源分配上存在著不平衡性的沖突,其人力資源分配主要是事業編制人員,編制有限,因此人員隊伍建設不夠完善。在財政資源的分配上,基層公共圖書館主要依靠縣區財政撥付,基層投入不足,建設資金往往被挪用,專業服務設施建設滯后。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資源效益難以最大化,直接影響基層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的有效開展。當前,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活動往往是零散、孤立、斷斷續續的,整體文化服務價值沒有得到有效的凸顯。因此,我國必須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開展整體性的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
3 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碎片化應對策略
3.1 樹立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整體建設觀念
基層公共圖書館只有認識到服務體系建設的必要性,才能推進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碎片化問題,基層政府必須轉變觀念,從各自為政的分散狀態中擺脫出來,樹立整體和標準建設服務理念。服務體系建設觀念的轉變,需要從統一思想認識入手,各級圖書館主管部門必須達成思想上的共識,著眼于我國文化建設的實際,關注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整體性提升。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建設一支既懂業務又懂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基于實際情況,通過在崗培訓、脫產培訓、外出培訓、專題指導等方式,讓更多的圖書館基層服務人員接觸到先進的管理思路和模式,更好地開展基層讀者服務工作。基層公共圖書館要選派青年業務骨干進行脫產學習,做好地方圖書館專業服務人才的培養,配合考核激勵機制,穩步推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鄉鎮主管部門也要轉變思想,認識到鄉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認識到建設基層圖書館的重要意義,基于其文化價值加強服務支持,加大創新幫扶力度,自上而下地帶動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建設。 3.2 建立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整體建設機制
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構建需要整體建設機制作保障,只有建立健全保障機制,才能有效解決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碎片化問題。基層公共圖書館構建服務體系整體建設機制,一方面必須明確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運作的規章制度,出了問題有章可循,流程清晰,運作節點明確;另一方面必須建立縣區級圖書館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的資源合理分配機制、信息反饋機制和協同溝通機制。基層公共圖書館只有多管齊下,才能確保服務體系整體建設機制的完善與規范,才能為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提供穩定的環境支持。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整體建設機制重點突出協調、整合、信任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協調各方的利益,處理好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利益矛盾。二是平衡基層公共圖書館行為者的利益關系,協調行為者與合作網絡的關系,帶動信息的共享,在整體性治理中推進各層級的整合。三是信任,即在整體性治理中推進組織機構間的平等對話,帶動信息共享,強化人員培訓等。綜合來講,各級政府要基于“縣區兩館、鄉鎮文化站”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建設現狀,強化部門協作、統籌把控、綜合管理,豐富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服務內容,以政府為主導,堅持城鄉文化統籌、標準統一,積極推廣農家書屋、共享工程等基層服務項目,打造鄉鎮四位一體的“農村公共信息服務中心”。
3.3 開展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整體建設活動
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優化體現在具體的服務活動和項目中,在整體化的服務建設中實現縣區及鄉鎮基層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人力、財力及物力的整合,開展專業化的圖書館服務活動,特別是要使鄉鎮綜合文化站成為專業服務的傳播點,開展專業化的圖書館服務活動。各地要以縣區圖書館為依托,發揮資源優勢,實現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整體化部署,帶動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有效解決基層公共圖書館與綜合文化站之間的資源分配矛盾,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信息資源的高效整合,降低文化建設成本,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實效。
4 結語
現階段,針對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在管理層面和治理層面的碎片化問題,各級政府必須轉變觀念,樹立統籌意識,健全整體治理機制,確保有章可循,并展開整體性的活動部署,提升基層文化服務的影響力。各級政府只有多管齊下,才能確保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整體化建設推進,真正解決碎片化問題,讓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文化建設中發揮實效,實現我國精神文明建設進程的穩步推進,全面提升國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李國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公共圖書館發展:《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解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3):4-12.
[2] 王宏鑫.基層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化狀況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4(5):70-74.
[3] 梁欣.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治理模式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6):17-2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