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問:經濟職稱評審的時間以及適合經濟職稱的期刊又哪兒些?
小編答:首先經濟職稱申報材料受理時間為2015年11月25日至12月20日。下面小編推薦本適合發表經濟職稱的期刊:《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論文摘要:為了讓國家電網公司“你用電、我用心”服務理念深入廣大電力客戶心中,從而塑造國家電網公司誠信、責任、精確、高效的市場形象,筆者認為可以從客戶分類戰略入手,尋找各類電力客戶不同的用電需求與需要,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電力營銷服務,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
論文關鍵詞:電網企業;電力營銷;客戶分類
一、客戶分類理論及其與電網企業的關系
1.客戶分類的定義及闡述
客戶分類是基于客戶的屬性特征所進行的有效性識別與差異化區分。客戶分類以客戶屬性為基礎的應用,客戶分類通常依據客戶的社會屬性、行為屬性和價值屬性。通常認為,電力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雖然需求有多少之分、消費能力有大小之分,但消費的目標是同質的——電能,那么有沒有必要對電力客戶進行分類呢?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對電能的消費需求是相同的,但是由于需求者本身屬性的不同,這里主要是社會屬性(例如自然人、法人、社會團體、政府機構、企業等)、價值屬性(主要依據用電量的不同)的不同,從而導致對于電力需求關注的需求差異性的問題。從客戶分類的定義可以看出,客戶分類首先要搞清楚客戶的屬性,也就是客戶在使用企業產品時從多角度表現出來的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對于電網企業來說,就是將這些電力客戶通過何種依據進行分類的問題,這種分類的依據就是客戶的屬性特征。
2.客戶分類的目的
一般來說,企業需要進行客戶分類,其原因是為了客戶管理的戰略性資源配置與戰術性服務營銷對策應用,以支撐企業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與專業化營銷。電網企業從本質上來說是生產型企業,電力營銷是電網企業的一個重要工作,因此,就有必要重視營銷工作,然而這恰恰又是傳統國企比較薄弱的地方——重生產、輕營銷,而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作為壟斷企業的電網企業面臨復雜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輿論壓力,營銷窗口作為直接展現電網企業形象的重要部門,如何將有限的營銷資源和人手用在服務品質的提升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客戶分類為基礎,制定長期的戰略性營銷資源配置方案和階段性的戰術性營銷服務對策,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提供不同的且具有針對性的電力營銷服務,不斷提升各類客戶的滿意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用戶口碑。
3.電力行業進行客戶分類管理的重要意義
對于電力行業來說,筆者認為客戶的有效性識別不是問題,原因在于電能在這個國民經濟體系中有著基礎性作用,因此,電能的需求是普遍的而且短時間內無法替代的,又由于電能消費和消費者本身的社會屬性、個人經濟能力直接相關,因此,短期內客戶群體也不會發生大的變動,那么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既然電力的需求是穩定的、消費者也不太可能用其他種類的能源消費來代替電能,那么我們在電力營銷工作中還有必要搞客戶分類嗎?答案也是肯定的,原因在于電網企業本身具有壟斷性,恰如前文所述,電能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的消費具有普遍性,國民經濟各行業、社會大眾都有需求,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電能是國家發展的能量所在,正是因為電能對整個國家經濟穩定、社會發展有這樣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又由于電能本身的特殊物理屬性,導致電網企業成為一種自然壟斷企業,而恰恰是“壟斷”二字,導致不少群眾對電力行業有色眼鏡,其他服務行業或者國有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或者缺陷,常常在電網企業是不被容忍的,甚至會掀起軒然大波。因此,為提高客戶滿意度,提升企業形象,樹立“誠信、責任”的國企形象,我們必須對客戶進行分類管理,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供電服務,不斷塑造服務標準,配合推進各項電網運營業務的開展。
二、電網企業客戶分類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電網企業目前客戶分類按照用電客戶重要性不同分為高??蛻?、重要客戶及其他客戶
這種分類主要是依據當客戶停電時造成的損失大小(人身、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確定的,但是僅僅這樣的分類卻又與目前電力營銷所希望達到的水平相差甚遠,原因在于對于用電高危企業來說,正是因為這種分類,無論是客戶自身還是電網企業都給予較大的關注,其占據的電力營銷資源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足,從實際上來說發生事故或者發生社會輿情的危險性很低,但從現實的社會情況來說,由于網絡社會的發展,恰恰是我們認為的一些居民用戶、小商戶、小型企業等一些小用戶對于電力需求的多樣性或者說豐富性難以滿足,從而造成不小的供用電矛盾,甚至是一些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又通過網絡這樣的現代化傳播手段,進一步擴大了事態,給電網企業的形象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因此,在進行客戶分類的時候,筆者認為僅僅依據客戶的重要性進行的分類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與時俱進的分析各類客戶的需求,并在現有分類的基礎上對電力客戶進行再細分,將電力營銷資源在所有客戶中進行恰當、有效地配置,真正的傾聽、滿足各類用戶,尤其是中小用戶的訴求,不斷滿足他們的知情權、消費權和多樣化的需求,才能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統籌推進電網企業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2.從客戶報裝的流程上來說,主要依據客戶的用電性質和業務性質來對客戶進行分類
這種分類對于電網企業來說,當然是有效的,也是方便的,但是往往對于企業有效的或者說企業看來方便的,恰恰是讓用戶為難的,因為一個流程往往需要客戶跑幾個部門花費若干時間,這也是一種供需矛盾的表現形式,針對這方面,筆者認為企業應該在保證自身工作效率和提供客戶方便之間找到一條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這就需要營銷人員對用電業務報裝流程進行再設計,一是合并類似的流程或者步驟,二是減少不必要的流程,三是盡量合并繳費,對業擴報裝流程的改造設計也需要營銷、生產部門管理員工來做,可能的話也應該邀請客戶代表對各類報裝、業擴流程進行聽證、廣泛聽取客戶意見,綜合各方面的建議,制定企業與客戶都能接受、便捷、高效的流程管理辦法。
3.缺乏后繼的衍生服務
電網企業雖然是一種特殊的壟斷企業,但是歸根到底還是企業,作為企業的一項根本任務或者基本前提就是盈利,目前,電網企業陷入了這樣一種困境:電網企業擁有大量的專業的電力技術、人才及營銷資源,作為企業來說本應該也能夠為電力客戶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用電服務,但限于電網的“壟斷”地位,為了避免遭到社會輿論或者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一些可以開展的業務以及衍生服務也不能開展,而今的監管部門的監管也使得電網企業在選擇對客戶的營銷服務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但錯失了很多拓展業務,進一步提高盈利的機會,也無法滿足客戶對專業化、標準化電力服務的需求,導致客戶的不滿意度增加,不能不說是“雙輸”。對此,筆者認為作為電網企業一方面要認真研究國家相關的規定和產業政策,模范遵守,但另一方面,也必須認真研究如何在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盡力拓展電力營銷服務道路,針對不同的電力客戶群體,不斷開拓“企業得利、用戶得惠”的雙贏局面。
三、電網企業客戶分類管理策略
1.以價值分類為主
電網企業說到本質還是企業,盈利毫無疑問是核心任務,因此,對于電網企業來說,以客戶的價值進行分類管理也是客戶分類管理的基本方法。但電網企業尚缺少該種對于客戶進行分類管理的一套系統化的模式,筆者認為,電網企業要運用該方法并不難,關鍵是定義何種電力客戶對于企業來說是有價值的,一般來說,電網企業既可以按照電力客戶的受電容量來進行確認,也可以按照客戶的年(月)度電力消費多少來確定,由于電網企業有著完整的客戶電力消費記錄,可以比較容易確認那些大客戶,用這種方法進行分類,通過對電力客戶連續的用電量比對,還可以進行價值挖掘,原因在于用電量越大的客戶,其相應的附加服務或者增值服務就越大,雖然電網企業目前為客戶提供免費的用電方案設計,但是筆者認為這僅僅是一種較低的價值挖掘,電網企業所擁有的技術、資源、人才等遠遠沒有達到使用上限,從前期規劃設計到后期電能使用、客戶設備更新換代、人員培訓、日常安全保護等等,都可以根據客戶價值的不同提供相應的有償服務,一方面滿足客戶的需要,一方面增加企業盈利。
2.以高危等級分類為輔
正如前文所述,電網企業是特殊的企業,一方面要盈利,一方面還要承擔其他類型企業所不具備的重要的社會責任,正是這些社會責任使得僅以客戶的經濟價值分類是不夠的,還要考慮他的社會價值或者客戶的社會影響,有一些客戶雖然用電量不大、電費不多,但是一旦停電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或者社會影響,比如防汛抗旱排澇站、政府部門等,一旦這些重要單位的電力供應出現問題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所以對于此類客戶,關鍵是確保供電可靠性,保證其在諸如防汛抗旱期間、重要活動期間的供用電問題,強化對于這些單位的日常用電指導和安全檢查,并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電力應急處置方案,對于此類客戶,分類服務的重點考慮的往往不是電網企業的成本和利潤,而是電網企業的社會效益,例如美譽度、社會形象、國企責任等,因此,就必須充分利用電網企業專業的技術、人次、設備,充分保證這些高危客戶的用電安全,安全、可靠對于客戶來說尤顯重要。
3.按照社會輿情潛在危險等級分類為補充
這種分類方法是筆者建議的一種分類方案,原因在于近些年來隨著一般消費者個人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加之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同于以往消費者反映問題的方法,現今的電力用戶一旦對電力服務不滿意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網絡,以在網絡社區發帖的形式進行投訴或者抱怨,而我們網絡目前的管理存在缺失,對于網絡發言的真實性難以監督,往往幾次轉帖之后就會產生夸大化的謠言,且網絡有傳播快、難查根源、謠言無風險以及大面積傳遞的特點,很容易爆發輿情,因此,筆者認為電網企業有必要對電力用戶按照其輿情易爆發的危險等級進行分類,這種分類的重點在于確定哪些客戶是輿情高??蛻?,關鍵是針對不同登記的輿情客戶,如何防范輿情爆發,工作重點在于澄清事實,加強各項電力宣傳。
四、幾點應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運用法律手段和第三方中介機構保護自己,開展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營銷將面臨更加艱巨的外部環境,囿于“壟斷”這樣的稱號,有些業務的開展可能會受到社會上一些群眾的懷疑或指責,這時電網企業應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經營,相關的服務及收費須經電監會及物價部門批準,一旦批準的可在營業場所內公示,并嚴格執行,對于電表計量、校準等業務,應探索聯手政府專業機構或者第三方機構進行,提高這些業務的公開度和透明度,確保各項工作的專業化與權威性。
2.注意基礎設備的更新換代,確保提供準確的客戶用電信息
對電力客戶進行分類,其基礎應該是各項客戶的用電數據,精確的電能計量是彰顯電網企業高效、準確、精細的基礎性保證,隨著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規劃的快速推進,作為智能電網基礎各項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電能計量設備更新換代工作必須緊緊跟上,一方面為智能電網推進提供準確的用電數據,一方面也使得廣大電力客戶對電能消費更加清楚,要加強對電網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的宣傳與引導,采用多種形式宣傳智能電網戰略對國家、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意義,尤其是通過網絡媒體的宣傳打消廣大中小消費者的顧慮,清除各種不利留言。
3.注意加大營銷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廣大電力員工對大營銷的認識
不少電網員工對于電力營銷的思想存在滯后性,認為營銷僅僅是營業大廳員工的工作,除此以外的員工和電力營銷關系不大,這種認識造成他們在日常處理與電力客戶的工作中缺乏為電力客戶服務的思想,工作方式簡單化、思想單一化,因此有必要對全體員工進行電力營銷知識培訓,要使每位員工都認識到與電力營銷的重要關系,電力員工要遵守各項電力營銷規章制度,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徇私枉法。
閱讀范文:會計職稱評審成本會計理論認識
摘要:從20世紀50年代起關于成本會計的理論闡述就是錯誤的,此后半個世紀中略有修補,但抱殘守缺的基本思路末變。本文首先對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進行了分析,最后又對成本會計理論的相關問題作了說明。
關鍵詞:成本會計 理論 認識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