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混合教學(線下+線上)作為日漸興起的教學形式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就高校小學教育專業而言,充分發揮線上直播教學作用,對于豐富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教學手段、配合線下課堂教學,大學生體驗新穎學習方式等都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直播教學; 小學教育專業; “互聯網+”; 高校
石璐 豫章師范學院學報 2021-12-31
引言
隨著“互聯 網+”的 不 斷 興 起,音 視 頻 線 上 實 時互動、在線答疑、課 程 視 頻 實 時 回 看、手 機 全 平 臺 自由切換,借助已 有 的 線 上 電 腦 軟 件、手 機 軟 件,小 學教育專業在開展課程教學時不再局限于面對面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積極向更為多元的教學方式拓展,比如:借助“互 聯 網+”技 術 優 勢 形 成 的 混 合 教 學 模式,利用直播教學,拉近了小學教育專業教師與廣大高校學生的時 空 距 離,彌補了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下的現有劣勢,延伸了小學教育半徑,有利于教學成效的進一步優化。
一、“互聯 網+”背 景 下 直 播 教 學 在 小 學教育專業中出現的問題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近年來,小學教育專業利用互聯網進行直播教學發展迅速,騰訊課堂、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軟件為直播教學提供了較為鮮明的技術保障,而且受疫情影響,高校直播教學得到了長足開 展。不 過 隨 著 開 學 之 后,高 校 直 播 教 學又在某些高等院校處于相對停滯的不良狀態。尤為重要的是,一些高校直播教學開展的具體過程中,仍然在教學認知、教學計劃、教學反饋方面存在明顯缺失趨勢。
(一)受疫情 影 響,高校直播教學得到長足性開展在新冠疫情 之 前,直 播 教 學 模 式 大 多 存 在 于 課外教學課程體 系 之 中,尤其對于一些以網課為主要服務形式的課 外 輔 導 機 構 而 言,在固定的時間由專業教師利用網 絡 途 徑 進 行 直 播 講 課,不 同 地 區 的 學生在網上現場聽課、現場提問,已經成為部分校外輔導機構,尤其是網絡輔導學校的重要上課形式。
受到疫情影 響,大量高校學生只能長時間居家學習,這時,高校直播教學借此得到了長足性的開展,廣大小學教育專業教師紛紛利用不同的直播軟件在家備課、在家授課,相關班級學生同樣在家按照一定的課程表與專業教師產生直播教學聯系。以我校小學教育專業為例,2020年2月至5月,2017級、2018級、2019 級四 年 制 學 生,2017 級五 年 制 學 生,2018級、2019級三 年 制 學 生,均 在 家 通 過 直 播 進 行教學,在線學習人數超過千人。
但是實際情況筆者在《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課堂實際調 查 和 對 師 生 進 行 談 話 調 查 反 饋 的 現 狀,存在以下問題:
1.不同課程或者不同老師使用的平臺各不相同,需要下載多個直播 APP才能上課學習。有的電腦軟件不支持手機安裝,有的利用手機微信公眾號,看似方便,實 則 使 用 起 來 問 題 突 出,不 方 便 長 期 使用。
2.有的直播軟件不支持回看等功能。例如騰訊課堂和 QQ 群直播,盡管線上直播教學便利,支持在線人數多,不卡 頓,但 是 不 能 回 看,不 方 便 學 生 課 后進行復習。同時也沒有在線答疑、互動問答等功能,為了實現這些 功 能,師生還需要再下載其他平臺軟件配合使用。
3.有的手機軟件可以答疑,可以看課程視頻,但是沒有電腦客戶端,不方便進行線上直播教學,例如超星學習通。
為了更好地 展 現 教 學 效 果,很多小學教育專 業教師在探索直播教學這一形式時輔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將提問 法、情境法等納入直播教學過程,強化師生互動,使 得 高 校 直 播 教 學 成 效 逐 步 提 升。需要說明的是,在高校直播教學積極開展的過程中,受到“互聯網+”影響而逐步成熟的騰訊課堂、好 視 通等直播軟件為廣大專業教師積極開展直播教學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術保障與平臺支持。
(二)開學后,高校直播教學處于相對停滯狀態
開學之后,很多高等院校原本開展如火如荼的直播教學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逐步恢復陸續重新回到相對停滯的 發 展 狀 態,很多本來積極探索直播教學模式的教師群體將教學重點再次向原有的課堂教學過渡,對于直播教學的持續化落實不再持有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
而且,一些高等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管理層同樣沒有意識到直 播 教 學 的 重 要 性,人為割裂了小學 教育專業與直播 教 學 之 間 的 緊 密 聯 系,弱 化 了 兩 者 的契合發展作 用。與 此 同 時,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在 開展教學課題研究時也沒有很好地將直播教學作為研究方向予以重 視,使得直播教學的實際應用難以表現出常態化、規范化的良性發展趨勢。
筆者調查江西省南昌市某本科院校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 的 小 學 教 育 專 業 發 現,在2020年9月正式恢復校內 線 下 教 學 以 來,線上直播教學已經 叫停,部分教師除了借助超星學習通等軟件布置課后作業以外,其 他 網 絡 直 播 途 徑、各 類 軟 件 已 經 不 使用。通過對學生進行抽樣訪談,筆者發現,學生在學校更傾向于線下教學的方式,有更直接的課堂互動,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尤其是一些實踐課程,必須要老師的指導。同 時 有 的 學 生 也 表 示,希 望 在 寒 暑 假能開設線上課 程,學生在家中可以隨時點播教學 視頻,同時老師能夠在線答疑在線互動。
(三)高校直播教學在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環節相對缺失
就現階段來 說,高校直播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在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多方面存在相對缺失的發展問題。
第一,在課程設計上,高校小學教育專業從管理層到任課教師都將直播教學作為一種應急的教學手段予以開展,一旦教學流程回歸正常,直播教學就在某種程度上被 人 為 放 棄,沒 有 展 現 出“互 聯 網+”技術優勢下直播教學的重要價值。
第二,在課程實施上,部分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在開展直播教學時往往沒有形成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而是以一種隨意化的教學狀態展開直播教學,不利于直播教學下的學習效率提升。
第三,在課程評價上,一部分專業教師開展直播教學時對于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及時總結,也沒有將教學心得進行逐級反饋,使得直播教學與小學教育專業的結合出現脫離趨勢。這樣既不利于直播教 學 的 進 一 步 優 化,也使得直播過程受到了較大影響。
二、“互 聯 網+”背 景 下 直 播 教 學 在 小 學教育專業的價值
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由于每學期課時有限,很 多專業知識并不 能 夠 完 全 呈 現,很難滿足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例如南昌市某本科院校四年制小學教育專業,將《普 通 心 理 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兩 門 課程進行合并 為《小 學 兒 童 發 展 心 理 學》,每 周 課 時 2節,《小學教 育 心 理 學》從 原 來 每 周3課 時 調 整 為2課時。這次課程設置的調整導致教師無法在線下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如果利用“互聯網+直 播 教 學”,教 師 可 以 把 豐 富 的 課 程資源放在互聯 網 上,不會受到課程內容的滯后性 等制約,例如提前把課程案例、視頻、課外參考資料、作業等內容上傳至學習 APP,將網絡教學 和 反 轉 課 堂等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
現代大學生 很 多 是“低 頭 族”,有些高校教師直接采用“堵”的方式,強制要求學生上交手機,反而導致學生對教師、對學習、對學校產生逆反情緒。現代的高校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手機、利用互聯網,用“疏” 取代“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課堂下合理地正確地 使用手機。教師 轉 變 教 學 理 念 和 教 學 方 式,教 師 的主要任務應該由簡單講解教材內容轉變為深層次、有系 統 地 剖 析 教 學 中 的 重 點、難 點,逐 漸 由“教”向 “導”進行角色轉變。例如在《小學中外教育史》、《自然科學基礎》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途徑,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教學視頻取代傳統的文字內容,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中外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
筆者通過對 大 學 生 的 觀 察 發 現,許 多 大 學 生 樂于在互聯網上 發 表 自 己 的 言 論,但是在線下的課 堂中,羞于表達。高校教師可以加強“互聯網+直播教學”模式,提前在學習 APP布置討論問題,讓每位學生發表自己 的 觀 點,甚 至 可 以 采 用 匿 名 的 形 式。教師再在線下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增強師生課堂的互動,建立線上+線下的互動模式,增強教師與學 生 之 間 的 情 感 聯 系,并 且 逐 步 增 加 學生線下交流機會,做到良性循環,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和教育能力。
三、“互 聯 網+”背 景 下 直 播 教 學 在 小 學教育專業應用優化對策
小學教育專 業 在 應 用 直 播 教 學 時 需 要 在“互 聯網+”的背景下,積極梳理直播教學應用現狀中的不足,進而從推動線上+線下教學常態化,以持續實施凸顯高校教育成效;推動線上+線下教學制度化,以制度支撐,凸顯高校教育效果;推動線上+線下教學教學規范化,以長效保障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等入手,對直播教學在小學教育專業的應用優化進行必要的對策性思考。
(一)推動線 上+線 下 教 學 常 態 化,以 持 續 實 施凸顯高校教育成效
直播教 學 充 分 依 托“互 聯 網 +”形 成 的 技 術 優勢,能夠為小學教育專業提供更為新穎、更為多元的教學手段,在學生無法同時學習幾種課程的情況下,凸顯出了它 的 便 捷、高 效、覆 蓋 面 大 等 優 勢。所 以,高校小學教育專業管理層可以積極推動直播教學實現常態化發展,推動線上+線下教學持續運作,以持續實施機制凸顯教育成效。
首先,將直播教學與課后輔導、假 期 互 動 相 結合,增強師生 互 動。直播教學的常態化需要與課后輔導中的直播指導相契合,教師可以拿出半小時到1小時的課后時間通過師生直播的方式進行高效輔導,也可以在寒假、暑假時利用直播教學方式增強師生互動效果,讓高校學生在假期期間同樣可以得 到教師的直播教導提升教育成效,加強學習的連貫性。
尤其是針對學科基礎課程(《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 學》《教 育 研 究 方 法》等)、專 業 必修課程(《小學中外文學史》《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統計與測量》等)和 專 業 方 向 課 程(尤其是小學道德與法治、科學等 學 科 方 向),由于涉及到教師資格證 考試、教師招聘考 試、研 究 生 考 試 等,在學校開設的課時周數有限,老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假期在家學習,把學習視頻提前上傳至學習軟件 上讓學生觀看,同時每周固定時間開設網絡直播教學,并在線解答學生問題。
其次,引入名師“直播”教學,以此豐富課堂教學手段。高校有許多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有時候卻苦于沒有平臺 面 向 所 有 學 生 播 放,使精品課程被閑置。現在可以利用線上的直播教學,小 學 教 育 專 業教師向學生播放課程視頻,再結合線下的課堂教學,讓名師、精品課程與學生在課堂上“面對面”,既使得教學手段多元 化 的 同 時,也能夠讓高校課堂教學 更見成效。
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實踐教 學的經驗,但是筆者通過調查發現,某本科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每學期只有3-5天的見習時間,見習的學校質量參差不齊,能夠聽課的數量、質量均有限。引入 “名師直播教學”,不僅可以引入高校課程,同時也可以引入基礎教 育 課 程,讓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在網 絡上觀摩優秀小 學 教 師 的 教 學 現 場,增加他們的教學實踐能力。例如在每年的教師資格證面試之前,可以讓學生錄制上傳說課試講的視頻,由學生、高校教師進行互動點 評,可以邀請小學優秀教師或者教 師資格證面試考 官 進 行 線 上 點 評,針對實際的小學教學情況和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等內容進行互動。
再次,高校小學教育專業爭取統一使用直播教學平臺,減輕教師和學生使用多個軟件,也解決中老年教師不擅長使用直播教學工具等問題。
(二)推動線 上+線 下 教 學 制 度 化,以 制 度 支 撐凸顯高校教育效果
直播教學的制度化運行有利于這一教學形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優化應用,所以,無論是小學教育專業管理層,還是專業教師都需要積極探索直播教學 制度化的良好推動,以制度支撐凸顯教育效果提升。
首先,制定落實直播教學制度。小 學 教 育 專 業 管理層需要充 分 借 鑒 他 人 先 進 經 驗,從 制 度 內 容 的制定、調整和落實上下大功夫,尤其對直播教學與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的關系梳理進行明確化體現。
其次,強化 制 度 支 撐 效 果。在 直 播 教 學 實 現 制度化發展的同 時,小學教育專業管理層需要將制度化內容與實踐 化 教 學 相 結 合,通 過 實 踐 化 教 學 豐 富制度內容借助 制 度 內 容 指 導 實 踐 化 直 播 教 學,充 分發揮雙方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良好效果,以制度支撐展現高校教育的良好發展趨勢。
(三)推動線 上+線 下 教 學 規 范 化,以 長 效 保 障提升高校教育水平
直播教學規 范 化 發 展,能 夠 為 高 校 教 育 更 好 地迎合“互聯網+”時代發展,形成更多的長效保障,所以,積極推動直播教學規范化,不斷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已經成為小學教育專業管理層與教師群體需要重視的現實課題。
首先,通過直播教學計劃的不斷形成與完善,實現小學教育專業的長效保障。小學教育專業管理層需要按部就班地推動直播教學實現計劃性發展,比如:有計劃地落實教學制度,推動直播教學與假期互動、課后輔導相契合,讓直播教學規范化得以更好呈現。
其次,改革教學評價方式。“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必須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和依靠死記硬背的應試考核方式,采取發展學生能力、教學相長的新的考核方式。小學教育專業教師在開展直播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教學規劃,形成教學心得,積極開展教學反饋,既讓管理層了解直播教學的實施現狀,也能夠與其他教師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心得分享為教學計劃的調整給予寶貴意見。同時改革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不僅要基于線下教學,也應該把線上直播教學的學習效 果 納 入 到 評 價 體 系 中,對 學 生 進 行 多元化的評價。
再次,明確直播教學課題。小 學 教 育 專 業 管 理層在推動直播 教 學 規 范 化 發 展 的 過 程 中,需 要 以 實施直播教學課 題 研 究 為 長 效 保 障,圍 繞 這 一 重 要 舉措組織精干力量,針對如何優化直播教學、將直播教學與小學教育 專 業 相 結 合 展 開 課 題 研 究,從 課 題 分析角度給予高校教育更多的長效保障。
總而言之,無論是小學教育專業管理層,還是專業教師需要逐步以教學計劃、教學反饋、教學課題的良好呈現推動 直 播 教 學 規 范 化 發 展,穩 步 提 升 高 校教育的綜合水平,展現高校教育的時代魅力。
四、結語
直播教學與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的結合能夠為小學教育專業教 師 提 供 多 元 的 教 學 手 段,雖 然 直 播 教學不能讓高校師生真正面對面,卻 能 夠 借 助“互 聯網+”帶來的技術、平臺優勢給予高校學生更多的新穎學習體驗,彌補課后時間、寒暑假的假期時間的教學空白,逐步提升教育效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