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生活逐步與國際接軌,逐漸建立起了事業單位內部監督、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內控監督體系,出臺了一系列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法規制度,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制度建設,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卻不盡理想。因此,在事業單位中,如何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管理,使制度得到有效執行非常迫切。本文通過分析事業單位內控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加強和完善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財會通訊》創刊于1980年,由湖北省會計學會主辦。是我國會計界最有影響的會計專業刊物之一。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為在我國傳播現代財務會計知識,推動會計學術的繁榮與發展,發現和培育會計人才,促進會計實務和會計理論的變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我國會計學理論與實務界公認的具有重要影響的會計專業刊物。
1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是指事業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檢查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實現對單位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治理控制等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協調的方法、辦法和程序,即在單位內部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的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經濟業務實施的會計控制。
完善而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對加強單位經營管理,保護單位財產安全,保證單位會計信息真實、完整等具有積極推動和促進作用。能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規范事業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事業單位資產安全、完整。
2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特殊性及機制分析
準確把握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內容,科學分析其特殊性和運行機制是做好判斷的基本前提。
(一)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貨幣資金、采購業務和資產治理三方面。其控制內容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⑴不相容崗位相分離。⑵支出審批制度的規定。⑶建立監督檢查制度。采購業務的內部會計控制。采購業務是指單位用貨幣資金采購貨物和勞務的行為。資產治理的內部會計控制。資產治理是為了使單位所擁有的資產能發揮其應有的使用效率,保證單位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防止資產的非正常流失。
(二)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特殊性。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不以經濟效益為前提,而以實現社會效益為目標;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的空間相對企業來說要小;事業單位的組織結構、職能權限等方面受到外來制度和規定的約束;事業單位在資金來源、資本結構、會計處理等方面與企業有著很大的區別,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的內容相對簡單。
(三)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機制分析。其內部控制結構包括:控制項目及環境、財務會計系統、控制流程。其中控制項目指內控制度的基本單位??刂骗h境是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財務會計系統指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業務活動方法程序。控制流程指管理者單位制定的方針政策、程序,用以保證達到內控目的。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了內控結構,為合理建立內控機制奠定了基礎。
3當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
現階段各級事業單位為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許多單位尤其是一些較大的部門機構設立比較健全、制度相對完善,也基本上配備了專門的財務人員,專人負責審核。但由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度認識不到位、執行力度不夠,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財務收支無法控制、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
(一)內部控制認識不夠到位。許多單位領導在思想上對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現實必要性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部分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事業單位沒有將內部控制面覆蓋到單位的所有人員和各業務環節。導致內部會計控制工作薄弱、賬目混亂、財產不實和數據失真。
(三)預算控制措施不夠有力。預算編制不科學,執行預算不落實。單位缺乏全員參與,預算體系不健全,內部沒有按組織結構對財政部門預算進行分解細化,沒有對各處室人員的責任進行預算約束,例外審批過多,缺乏預算調整和考核機制,往往是總量超預算。
(四)監督約束作用不夠明顯。目前,很多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有的單位甚至沒有審計機構。
(五)財務人員素質不夠。目前財會教育過程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內容都沒有被提到重要位置,可操作性不強,內容過于簡單,現在很多事業單位大多數會計是從其他非會計崗位轉崗而來。
(六)財經紀律執行不夠嚴密。事業單位中存在財經紀律松散的現象,不僅給事業單位自身,也給社會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加強單位內部控制管理與有效執行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重視和做好這項工作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4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議和對策
(一)高度重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與管理工作。為提高內部控制效益,在事業單位內部可以推行法人經濟責任制,將責任風險直接與決策層人事任免、經濟效益掛鉤。按領導分工相應予以授權,規定職責,從而實現各盡其職、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控制目的。近年來,各事業單位相應建立了年初預算、中期評估、年終決算制度,確保了政府資金和科學安排和有效使用,進一步健全了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將單位財政資金收支情況公之于眾,接受單位成員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二)提高單位管理者和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一個單位有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果沒有相應素質的會計人員來執行,那么控制也會失效。因此,要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業務知識及創新能力的培訓,使其達到政治上過硬,業務上精通,從而確保會計工作正確、規范、嚴謹。
(三)健全事業單位的內控監督機制。在事業單位中,由于會計人員不具有獨立地位,其利益關系依附于事業單位及領導,從而使其內部監督軟弱,解決的辦法就是消除事業單位的領導與會計人員之間的利益關系,由事業單位的舉辦機關或同級財政部門掌握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任免、升遷、獎懲,提高會計人員的獨立地位。
(四)實行會計工作崗位責任制。要針對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合理設置會計崗位,明確每個崗位和人員的責任,加強會計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
(五)建立健全財務審批制度和加強對會計業務程序的控制。以財政部門監管為核心,以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為依托,實施收支兩條線制度、政府集中采購制度,確保了財政資金的正確使用和規范化運行。
(六)加強財產保護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關鍵是要妥善保管涉及資產的各種文件資料,定期對實物資產進行盤點,并將盤點結果和會計記錄進行比較。盤點結果與會計記錄不一致,應當分析原因、查明責任。對貨幣資金、有價證券、存貨等變現能力強的資產必須限制無關人員的直接接觸。
(七)加強關鍵環節內部控制。要根據單位實際情況,明確單位內部財務控制管理中的關鍵控制環節、關鍵控制點和控制方法。如對單位收入控制,要重點把握收入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嚴禁設立“小金庫”、加強收費票據管理和退費管理等關鍵控制環節。
八)建立完善并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制度。在編制支出預算時,要從單位實際需要出發,按照財政下達的部門預算控制數,結合當年財力狀況和內部的組織結構、處室職責和工作任務等,核定具體支出額度,明確各項支出的方向和用途。切實強化預算的剛性約束,保證預算的執行力和權威性。
(九)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檢查。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更多的是依賴內部控制環境。單位要重視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職責分工是否明確、全面;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及相關措施是否健全、規范以確保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
5結論
總之,加強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與監督,是保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發揮事業單位會計管理作用的必要措施,應當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會計內部控制與監督制度,加強有關部門的內部控制職能,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監督。三者結合起來形成強有力的內部控制與監督機制,必將推動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規范化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① 江東紅,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新疆財會,2009年第3期
?、?高級會計實務科目考試大綱,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6
③ 張小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淺析,財經界(學術),2009年第11期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