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財務會計數據處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財務會計操作技術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財務會計軟件的開發過程更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去組織與管理。本文就財務會計電算化系統的開發流程作以簡要介紹。
《中國工會財會》(月刊)創刊于1991年,以服務各級工會財會人員為己任,架起了工會組織間的友好橋梁紐帶作用。注重刊物質量,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
一、系統調查論文
系統調查是系統設計者認識系統并同財務會計人員交流的過程,是設計新系統的必要準備,在整個財務會計軟件的開發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系統調查分初步調查和詳細調查兩個階段。
1.初步調查和可行性分析。初步調查的內容主要有:(1)系統目標調查。(2)內外部環境調查。(3)技術情況調查。(4)數據處理情況調查。可行性分析的內容包括:(1)初步調查資料。
(2)系統的目標及規模。(3)系統的必要性論證。(4)技術可行性分析。(5)經濟可行性分析。(6)組織可行性分析。
2.詳細調查。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需要對現行的財務會計業務詳細調查。詳細調查要求開發人員深入到財務會計部門,通過實際工作、訪問財務會計人員等手段,弄清財務會計數據的來源、流向以及財務會計數據之間的關系,詳細調查是系統分析設計的必要準備。
二、系統分析論文
系統調查結束之后,要對系統調查資料進行深入分析,找出應解決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法,并根據業務人員的需要增刪相應的功能,最后形成面向軟件開發人員的包括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輸入輸出項目和要求等內容的財務會計軟件邏輯模型。
1.數據流圖。這里的數據流圖與詳細調查中的數據流程圖有較大的區別,它打破了原有手工業務流程的框框,按照計算機處理的特點重新組織數據流程。
2.數據字典。為詳細說明數據流程所述文件的內容和組織方式,還要編制相應的數據字典。數據字典有兩類:一類是數據庫字典,包括文件名、文件項目、文件類型、取值的最大長度和說明;另一類是處理過程字典,主要用來說明處理過程的輸入、輸出及描述處理算法。
3.軟件需求說明書。軟件需求說明書是系統分析的最終結果,是軟件開發人員和使用人員共同確認的,反映軟件實現目標和功能的書面文件,也是指導以后的系統設計工作,評判和測試系統成敗優劣的依據。因此,軟件需求說明書要經過開發人員和使用人員共同簽字,作為重要的文檔資料保存。財政部對商品化財務會計核算軟件進行評審時,軟件需求說明書是要求報送的重要文件,其內容包括:(1)軟件名稱、使用單位和開發單位的名稱及負責人員。(2)軟件的目標及規模。(3)軟件的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和輸入輸出內容。f4)軟件的性能要求,包括合法性、可靠性、靈活性和易使用性要求。(5)軟件運行環境,包括硬件設備、系統軟件及運行場所。(6)軟件設計進度描述。
三、系統設計論文
如果系統分析階段的任務是解決“干什么”的問題,那么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是確定“怎么干”。系統設計工作由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兩部分組成。
1.總體設計。總體設計是軟件開發人員根據軟件需求說明書的要求,運用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將軟件自上而下逐層分解成多個軟件模塊,直到分解成每一個模塊只具有單一的功能、能用一個或幾個程序實現的樹形結構為止。總體設計階段還要定義各模塊的數據傳遞關系,設計軟件的編碼方案、文件存儲策略、輸入輸出格式,以及硬件和系統軟件配置,最后編制概要設計說明書。總體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1)結構化模塊設計。(2)代碼設計。(3)文件設計。(4)輸入設計。(5)輸出設計。(6)系統軟硬件配置設計。(7)編制設計說明書。
2.詳細設計。詳細設計是對總體設計中劃分的每個模塊再進行詳細定義和說明。它包括定義每一模塊的詳細功能、輸入數據、使用文件及使用方式,確定輸出內容、格式以及模塊實現的詳細算法和每一模塊的程序構成等。詳細設計是軟件功能、結構實現方法的最詳細說明,是程序設計的依據。
四、系統實施論文
系統實施階段,也就是一般人通常所說的“編程序”階段。它是軟件開發人員根據詳細設計說明書自上而下地將每一模塊用指定的程序設計語言編寫成源程序代碼并進行調試,以保證運行的正確性,同時編制程序說明書。
1.程序編制。程序編制過程中要遵循結構化程序設計原則,軟件開發人員除了編寫原程序代碼之外,還要附以程序框圖和程序說明書。一個軟件由多個程序員共同開發時,應注意相互之間的配合,而且需要具備一定水平和經驗的人負責總的協調工作,保證編程的進度基本一致。
2.程序調試。任何軟件開發人員都不可能保證編制的程序一次運行正確,都要經過反復調試。程序調試的過程就是發現錯誤并改正錯誤的過程,直到軟件開發人員確信全部程序無任何語法錯誤或邏輯錯誤,并滿足系統設計的各項要求為止。對于一般應用程序,程序調試的工作量等同、甚至超過編制過程的工作量。
3.架設網絡。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財務會計系統的開發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傳統的財務會計系統開發,一般指單機運行的財務軟件。現在,我們除了開發出具有網絡功能的財務軟件外,還要架設相關的網絡,根據不同的需要架設辦公網絡,并且在需要財務數據的網內計算機上安裝財務軟件,根據內部需要上傳下載財務數據、各種報表。網絡架設除軟硬件建設外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安全性的考慮,為了使財務會計信息不被非法盜取,要層層安裝防火墻,加強保密性。
五、系統測試論文
系統測試是程序設計結束后,將整個系統的全部軟硬件裝配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軟硬件系統,通過實際數據或模擬數據驗證軟件的各項功能及所達到的性能指標,判斷其是否達到了系統設計的要求。系統測試的主要內容有:(1)軟件需求說明書中的軟件目標和功能是否實現。(2)軟件對各項業務的處理結果是否正確,對特殊類型的業務能否處理。(3)軟件與用戶的界面是否友好,各項輸出的內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4)軟件運行效率如何。(5)軟件內容控制制度是否完善。(6)軟件容錯糾錯能力如何,對各種異常情況有無應變措施。(7)軟件的文檔資料是否齊全,軟件可維護性如何。
系統測試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黑盒法”和“白盒法”。采用較多的是“黑盒法”,即把整個軟件看成一個不透明的黑盒,不考慮其內部的具體實現方法,只通過檢查軟件的輸入輸出結果,檢查系統的功能和各項性能指標。如果發現問題,再由軟件開發人員用其他方法進一步檢測和修改。
六、系統運行維護論文
1.系統運行。軟件通過測試后交付用戶使用,軟件開始投入使用時有一個手工核算和計算機核算的并行階段。這個階段的時間不宜過長,在達到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規定的并行時間和要求后,應盡快脫離手工核算,以免半路夭折,影響財務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進度。
2統維護。軟件投入使用后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軟件維護人員要對軟件進行不斷地修改、補充和日常保養,使軟件運行穩定并不斷完善。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