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關系重大,而電力系統突發事件同樣不可避免。從策略、應急機制、領導力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科學應對電力系統突發事件。
《電力信息化》該刊是電力行業唯一的反映信息化研究、建設及應用的技術性刊物,其宗旨是全方位報道和宣傳國內外電力信息化的新技術、新產品,交流電力企業信息化的工作經驗和成熟案例,為電力工業的現代化服務。
過去幾年,國外大停電事故頻發。2009年11月10日晚,巴西最大的兩個城市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以及周邊地區突然遭遇大停電,導致數千萬居民受到影響。2005年5月25日,莫斯科市及附近25個城市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約200萬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經濟損失至少10億美元。2003年8月14日,美國中西部、東北部8個州及加拿大2個省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造成損失負荷6180萬千瓦,影響人口約5000萬,經濟損失約300億美元。
2008年1月,我國中南部地區出現了持續的大范圍災害性冰雪天氣,湖南、江西、貴州等省份遭受了50多年以來罕見的冰凍災害,電網設施遭受嚴重損害,短時間內倒塔、斷線集中發生,給搶修帶來了極大困難。
上述事件雖然性質、起因、影響、后果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爆發了突發事件。面對突發事件的威脅,我們應如何科學應對呢?這是每一名電力工作者深入思考的問題。
電網安全事關國家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特別是美加“8·14”大停電事故,引起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高度關注。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有備才能無患。我們應吸取美加停電事故的教訓,認真研究我國電力系統安全問題,完善應急處理機制,確保電力生產和輸配的安全。”溫家寶總理指出:“要認真分析研究美加大停電的情況,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抓緊建立我國電力系統應急處理機制,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此事關系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生產、生活秩序,必須高度重視,進行全面、系統、周密的研究,提出相應對策。”
21世紀的今天,我國電力發展已步入大電網、大機組、高參數、特高壓、高度自動化和信息化的新階段,電力已成為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保證安全、可靠、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至關重要。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及其他危及電力企業正常生產的突發事件,不僅會給電力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還會危及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穩定。正確認識、科學應對電力系統突發事件,減少危機損失,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為人民提供滿意的電力服務是新時期電力工作者的必備技能與素質。只有牢固樹立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切實增強科學應對突發事件的實際技能,才能適應新時期電力管理工作的挑戰。
一、科學應對突發事件應講究策略
突發事件具有過程的突變性、威協的嚴重性、前景的不確定性、后果的連帶性以及決策的緊迫性等特點。如處理不及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新的危機事件。應對電力系統出現的危機事件,不論危機事件是自然災害原因,設備老化或損壞原因,還是人為誤操作或故意破壞原因、網絡黑客攻擊原因等引起,各級決策者在處置危機事件時,都要講究策略。
1.堅持原則,這是提高決策者科學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的前提
堅持生命第一,始終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發事件造成人員傷亡、生產設施損壞,擾亂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安全和救助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其中人員的生命安全則屬于最為核心的目標。
要把工作放在抓住關鍵部位上,注意全面認識事件的各種現象,潛心分析和研究各種現象之間和現象背后的因果關系,認準制約整個事件的根本矛盾,掌握主動權。
注重信息傳播。嚴格信息情況報告制度,提高防范處理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發生突發事件后,封鎖信息往往是徒勞的,而且會讓謠言、錯誤的信息占領傳播媒介的陣地,在公眾中引起混亂。因此,為求得公眾的準確了解、全面諒解,必須向公眾及時傳播有關準確信息。要有效控制新聞走向,注意正面引導,大力消除各種謠言。要體現黨和國家對事件的反應與對事件受害者的關懷,體現人道主義精神,增強人們戰勝困難的信念。同時,要增強保密意識,明確哪些信息該報道,哪些信息需要保密,是否有不良政治后果、不良法律后果,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堅持協調作戰。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準確全面把握突發事件的關鍵環節,及時形成和貫徹科學的決策,迅速解決事件。相關部門應密切配合,從全局出發,發揮整體效能,最大限度減少事故帶來的損失。
應對突發事件還要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既要堅持原則,又要依據突發事件的特殊情況靈活處理,以大局為重,及時靈活地化解危機。
2.遵循程序,講究策略,避免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要迅速隔離險境。突發事件,事發突然,要快速發現,快速報告,快速出動,快速展開,爭取主動。如果不能迅速處理,突發事件就容易惡化。消防隊員常常會說:“所有的火災都是由小火苗引起的。”這句話極好地闡述了一個基本原則。
開展全面調查。當突發事件得到控制后,決策者要探尋事件產生的原因,動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準確掌握大量的事實材料,收集事件相關信息,形成基本的調查報告,為處置突發事件提供依據。
制定科學決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迅速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處置事件的總體方案。方案要具有可行性,不求完美,但求實效。要有多種方案或備用方案,不要簡單從事。要重視專家的意見,做到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正確貫徹實施決策方案。處置突發事件的決策和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對預定方向和目標的偏離,這時就應跟蹤校正、減少潛在問題出現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對突發事件認真總結評估。突發事件解決后,要對整個事件的過程進行評估,實事求是地撰寫出詳盡的突發事件處置報告,分析原因,總結規律,反思工作中存在的漏洞,總結出處置突發事件時領導者應具備的能力和遵循的程序,使領導者在實踐中面對突發事件,能從全局出發,從戰略高度,沉著穩健應對突發事件,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二、構建科學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
1.防患未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防突發事件要有超前的危機意識,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有備無患,才能有切實的預防措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為電力企業管理人員尤其是領導者,必須做到未雨綢繆,平時多一些危機意識,建立完整的危機處置機制,提高危機管理水平。做到早發現、早警覺、早處置,使危機化解在萌芽狀態。
2.建立職能明確、反應敏捷、動作靈活、統一高效的監測、預防、處理突發事件的組織體系
設立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或應急管理中心,作為突發事件處理的領導和協調機構,全面、協調地開展各項應急行動,掌握主動權。應急領導小組包括:公司領導、政策人員、專業技術專家、公關人員、法律顧問、新聞發言人、后勤人員等。
3.建立系統性的應急預案庫
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建立發電、輸電、配電系統應急預案庫。應急預案的建立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來積累,可以借鑒國外的案例,也可采用仿真技術,對突發事件進行模擬演練,依靠科技減災,提高應對能力。
4.切實加強員工培訓、訓練和應急預案演習
制訂和落實各類突發事件應對的培訓計劃,定期舉辦各類突發事故的模擬訓練和演習,并達到實戰要求。這類培訓主要有案例教學、情景模擬、角色訓練、拓展訓練等,讓參訓者以高度擬真的身份與突發事件提前“遭遇”,不僅可以實際檢驗應急預案完善與否,而且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質,遇事臨危不懼,在實際工作中就容易克難制勝,增長才干。
三、突發事件挑戰領導力
突發事件的時間緊迫性、信息的有限性、問題的復雜性、事態的無序性等特征,對領導者的各方面工作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1.善于判斷、及時決策
面對突發事件,管理部門要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領導者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領導者依靠這些信息迅速找到突發事件的要害,堅持快速、果斷、高效的原則,保持沉著、鎮定,在最短的時間內,恰當估計形勢,快速應變,及時疏導,果斷依法處理和有效控制危機狀態的區域,縮小或者化解危機,為恢復正常狀態提供保證。
2.把握突發事件的發展趨勢
決策者要從戰略的高度審視自己管理的對象,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做出判斷、預防和反應,做到有的放矢,有條不紊,避免事件擴大、蔓延。
3.善于審時度勢
突發事件具有不確定性,決策者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隨著突發事件形勢的改變而隨時調整對策,予以分析以化害為利。要充分發揚民主,依靠科學,依靠掌握專業知識的專家,集中專家的智慧處理問題。
4.善于組織協調
領導者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統籌兼顧。協調好領導班子的思想認識,保持高度統一,使領導班子成為堅強有力的戰斗指揮部。要層層落實責任,人人承擔責任,各司其職,整合資源,調動各種力量,充分發揮整體效能。
5.作好心理疏導工作
突發事件具有緊迫性,會給參與者帶來緊張感,決策者要克服緊張、激動、焦慮、恐懼、挫折等心理,具有頭腦清醒,膽大心細,果斷堅決和極強的自制力,敏銳把握事件潛在影響,力爭做出理性的決策,同時要疏導公眾情緒,以免造成新的危機。
6.光明磊落,勇于負責
面對突發事件,不應考慮個人得失,首先考慮國家和集體的整體利益,做到及時上報、不欺、不瞞,光明磊落,敢挑重擔,勇于負責。
四、科學應對電力突發事件案例
(1)2010年1月20日,山東半島大部分地區遭遇罕見大風寒潮天氣,致使山東電網54條220千伏及以上線路跳閘122條次,10千伏至110千伏線路故障跳閘274條次,煙臺、威海、青島三地區事故拉閘53.6萬千瓦。
面對緊急情況,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及所屬18個供電單位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采取強有力措施,全力以赴保障電網安全。由于應對迅速有效,措施得力,山東電網未發生倒塔斷線和電網解列事故,繼電保護動作率100%,未影響重要客戶和居民用電。
據了解,1月19日,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提前發出了做好寒潮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并要求正在進行線路改造的單位,落實電網安全措施,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確保安全供電。
1月20日9時,山東公司第一時間緊急啟動電網紅色應急預案,要求17市供電公司和超高壓公司同時啟動應急預案,并迅速向山東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匯報。
(2)2010年2月24日、25日,一場與南方地區極其相似的凍雨發生在遼沈大地上。線路覆冰、鐵塔覆冰、設備覆冰……電網設施遭遇險情。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災情和嚴峻形勢,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廣大干部員工超前預想、科學應對,打贏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抗冰搶險保供電戰役。
2010年1月初以來,各項有關于災害天氣的信息在遼寧公司匯聚。僅2010年1至2月,遼寧公司就針對安全生產工作先后轉發、下發了《關于防范、應對寒潮天氣的通知》等相關文件32個;積極開展了應急管理應用系統技術培訓等各類培訓班16個;召開了安全生產相關會議11次。1月8日,應急指揮中心即時啟動演練,真正檢驗全網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積累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經驗和能力。
2月24日,凍雨覆冰災害來臨前夕,遼寧電力公司先后三次下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各供電公司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應急值班和應急搶修的準備。24日16時30分,小雨夾雪,遼寧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工作值班。當晚,災情加重,遼寧公司主要領導坐鎮指揮,科學決策,沉著應對。各級調度運行人員冷靜處置電網故障,各部門協調配合、眾志成城,將災害影響降到了最低。
經過16個小時的全力搶修,沈陽電網受損地區全部恢復正常供電,沈陽供電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沈陽740萬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由于果斷決策、準備充分、科學調度、搶修及時、措施得當,此次自然災害對電網造成的損失被降到了最小程度。
五、總結
疾風知勁草,危機驗能力,科學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是檢驗電力工作人員是否稱職的“試金石”。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培養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素質、應對有序的綜合組織協調能力、嫻熟沉穩的媒體公關技巧。在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處理一件件棘手事務中,總結經驗,磨勵意志,切實提高科學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