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是有名額限制的,職稱并不是說滿足評審條件就能評上的,而是要等名額下來。一般是這樣的,職稱有空余名額了,大家開始申報,滿足條件的人按照評分高低排名,按照名額數從排名靠前的開始給予。當然也有破格晉升的可能,如果個人功勞比較大,確實是難得一見的人才,是可以獲得破格晉升的機會的。
職稱是體制內的,一般也是事業單位,評聘結合的情況下,受崗位數的限定。學校屬于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實行“定編定崗”制。
定編:根據單位的性質和規模大小來確定一個單位需要多少人來運作。如果單位需要增加新的成員,就需要增加編制,這就是事業單位對職稱的嚴格控制。
定崗:就是確定該單位需要設置什么樣的崗位,每一個崗位需要有多少人來運轉。這個就是根據某事業單位組織人事部門進行確定統計,制定相對應的原則,單位進行人事崗位設定并上報申批。
名額的限制,是為了保證對應級別的特殊性,就拿高級來說,首先市場需求也不會太高,其次對于個人的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年限或者資歷的一種認可的。如果評職稱沒有名額限制,那么就會導致評上的職稱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1.沒有名額限制,估計評委會敷衍了事,結果人人副高級、正高級。
2.沒有名額限制,當地經濟難以承受,因為職稱是與工資直接掛鉤。
3.沒有名額限制,一個單位,都是副教授、教授豈不是笑話?豈不是又回到平均主義模式下非常抱歉,筆者認為,高級以上職稱應該是教學質量好的,才能晉升。
當然,國內高校為了吸引人才而開設了綠色通道,即跳槽引進的教師在直接聘用為更高一級職稱時不受比例和限額約束。在本單位評聘高一級職稱困難的教師,有可能通過跳槽其他院校來直接升職。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