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企業融資論文發表了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點及應對之道,政府越來越重視小微企業的發展,構建了與小微企業相適應的融資路徑,對小微企業的發展,助了一臂之力,那么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們需要針對這一問題制定哪些科學策略呢?
關鍵詞:企業融資論文,小微企業融資
一、把握趨勢,明確新常態下小微企業發展方向
據《全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2014》統計顯示,截止2013年我國各類企業達到1527.8萬戶,其中小微企業達到1169.9萬戶,占企業總數比重高達76.6%,對GDP的貢獻率接近25%,為24.3%。由此不難看出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價值。為了促進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特征,2014年以來政府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促進力挺國內小微企業可持續鏖戰。
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延長小微企業的減稅期限,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實施范圍上限。5月,國務院明確提出減少與規范涉及小微企業收費及減輕小微企業負擔的政策舉措。9月,會議對小微企業的創新活力發揮進行了探討,提出進一步加大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升小微企業創新力的舉措。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從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金融擔保支持、創業基地建設及信息服務等領域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支持加以明確,指明了促進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傊?,政府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較高,客觀要求進一步構建相適應的融資路徑,為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助力。
二、直面挑戰,認識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點
優化小微企業融資體系,提升小微企業發展質量是促進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創新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需要重新審視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挑戰,深刻認識新常態下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點,明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改革方向。
(一)對外融合程度不斷增加,面臨的內外部融資環境更加復雜
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增加,在上海自由貿易區實踐經驗積累基礎上,提出了建設廣東、福建、天津等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戰略,新常態下國民經濟發展的復雜性更高,對小微企業來講,如何把握自由貿易發展態勢下的融資規律,積極變革,主動尋求與市場的契合點就成為關鍵,然而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體系建設還相對滯后,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的能力還相對較弱,與激烈的國際化企業相去甚遠,難以準確定位發展市場,也就成為制約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與此同時,我國金融服務體系還處于發展期,一直以來對大中型企業的融資服務支持較大,占比達到80%以上,對小微企業的重視程度則相對較低,小微企業獲取金融支持的難度較大,很難獲得銀行提供的發展資金。除此之外,新常態下國家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質量,對企業的創新性、可持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小微企業具有靈活性較高、創新融匯的特征,但是其可持續性相對較低,難以及時與市場形成默契,與金融機構的融資政策導向顯得格格不入,直接影響小微企業融資成效。
(二)融資供需平衡性較低,面臨的個性化金融支持力度較弱
在金融市場發展滯后的背景下,金融服務支持難以滿足數目眾多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小微企業獲取資金的成本較高,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利率普遍高于銀行基準利率,上浮幅度高達50%左右;同時小微企業議價能力相對較低,銀行向小微企業提供資金過程中附加相應的購買理財產品或黃金產品、承擔擔保費或評估費的條款,直接增加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大中型企業為主要客戶,融資計劃大都以大中型企業為核心,對小微企業的重視程度較低,缺乏有針對性的新興產業上小微企業融資支持計劃。同時,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但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市場導向性,以獲取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在服務小微企業中的成本較大,獲取收益較小,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支持的積極性。
(三)融資誠信度不高,面臨的融資效率與融資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小微企業自身能力有限同樣影響其融資。一方面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性相對較低,缺乏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方法與管理體系,小微企業信用等級總體較低,直接融資效率相對較低。同時,我國還沒有形成相應的小微企業信用評估機制,小微企業失信后的成本不高,為小微企業失信提供了機會。一方面小微企業整體實力薄弱,經營狀況的穩定性較低,缺乏有效充足的抵押擔保物,主要采用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缺乏獨立產權抵押,難以找到合適的擔保抵押物,也直接影響小微企業融資效率。
三、科學設計,應對新常態下小微企業融資難點的策略
新常態下,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點呈現出新的特征,在原有的融資難點基礎上,面臨的內外部融資環境更加復雜,客觀需要與時俱進建立相適應的融資體系,促進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構建求真務實的財政支持體系,營造良好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一是結合國家小微企業支持政策體系,深入落實小微企業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切實將發展專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發揮稅收優惠政策在降低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增強其應對風險中的能力。二是以新興產業發展為導向,發揮政府采購在促進小微企業創新性發展的作用。結合產業發展趨勢,積極結合新興產業發展特征,分層次、分結構制定差異化政府采購體系,積極與小微企業取得合作,將政府采購作為引導小微企業發展的關鍵。三是不斷優化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路徑,發揮專項資金推動小微企業發展的作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保障高新創新性小微企業擁有充足的資金。
(二)構建多元一體的金融支持體系,建立層次豐富的融資渠道
一是拓展國內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在現有融資政策體系下,積極結合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特征,構建相應的支持政策,引導金融機構不斷進行金融創新,形成多層次、多結構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支持模式。二是完善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在于擔保體系建設滯后,對小微企業形成先天的屏障,直接影響其融資成本與融資效率,需要建立與時俱進的融資擔保體系。三是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金融機構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積極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將小微企業納入日常管理體系中來,形成多元一體的金融支持體系,促進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拓寬小微企業發展視野,順應新常態提升綜合競爭力
新常態下更加重視企業發展質量,從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向集約型發展模式轉變,客觀要求小微企業積極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趨勢,積極推動發展模式變革,以國際一體化發展為契機,從小微企業內部出發進行變革,一是建立小微企業誠信評估平臺,結合小微企業經營現狀,建立誠信評估機制,使小微企業積極樹立誠信意識,以誠信為本開展市場經營活動,樹立良好的社會經營形象。二是引導小微企業建立良好的財務管理體系,引入第三方財務管理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專業一體化的財務信息管理體系,做到融資過程中財務信息規范化要求,做好融資的基礎保障。三是在政策導向下,引導小微企業積極進行發展轉型,向新興技術產業轉型,發揮小微企業靈活性特征,促進產業發展轉型,提升小微企業產業集聚發展能力,提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能力。(作者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科爾沁右翼中分公司)
推薦期刊:《中國經濟問題》(雙月刊)1959年創刊,是由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主辦、教育部主管的專業性學術經濟期刊。是全國繼《經濟研究》之后的第二家、解放后我國高校中新創的第一家經濟學專業雜志,是全國中文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索引》(CSSCI)來源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