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肌勞損多是因為猛力沖擊造成韌帶損傷或者負重過大造成肌肉的強力收縮引起肌纖維出現斷裂,這些急性的傷患主要發生在腰骶、髖關節或者腰部兩側的骶棘肌。
【摘要】腰肌勞損是最為常見的腰部疾病之一,表現為腰部一側或者雙側或者中間出現反復疼痛的癥狀。腰肌勞損給患者造成的疼痛不僅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還受到患者勞累程度的影響。
1 腰肌勞損的分類
腰肌勞損可以分為急性腰肌勞損與慢性腰肌勞損,其因為發病原因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
急性腰肌勞損由于多是因為過力扭轉而產生,患者即刻出現腰部劇烈疼痛的癥狀,身體活動受阻,不僅坐臥、翻身出現不便,嚴重者甚至不能起床,深呼吸或者咳嗽都會加劇疼痛感。部分患者在扭傷后1到2天才會出現腰部疼痛的癥狀且逐漸加劇。
2 中醫推拿治療腰肌勞損的方法
中醫推拿法治療腰肌勞損的步驟可以分為三個,首先是“問”,即詢問患者的病史。其次是“推”,即采用具體的推拿手法。最后是“囑”,即醫生對患者進行注意事項的囑咐,以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2.1 “問”。醫生應當首先詢問患者的腰痛的病史。詢問患者腰部是否受過任何形式的外傷,詢問其是否需要長期在特殊環境中勞作,觀察期坐姿進而詢問其是否有不良的睡姿。在此基礎上,問清患者疼痛的臨床表現,如具體位置、在天氣變化或者劇烈勞動后的加重或者減輕的情況。觀察患者的活動功能以及體態有無明顯變化,檢查其骶棘肌是否出現條狀。按壓患者腰部判斷其有無特殊的壓痛點。通過以上方法,排除與腰肌勞損臨床癥狀極為相似的其他病癥如腰椎結核、陳舊性腰椎骨折等等。只有充分了解患者的各項情況,才能在正確判斷的基礎上進行恰當的推拿療法。
2.2 “推”。推拿療法的治療目的在于舒筋活血,解痙止痛。醫生應選取患者的腰部關鍵穴位如大腸俞、腎俞、腰陽關、關元俞、委中、承山等等。首先讓患者處于俯臥體位,醫生根據“輕-重-輕”的手法溫和地按揉患者腰部,進行由上及下的放松腰背肌肉,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用掌根在患者的疼痛處按揉2分鐘。其次,醫生應當用雙手的拇指,按照腰部兩側穴位的順序,依次點揉患者的三焦俞、腎俞等穴位,以患者有酸脹感為止。然后,使患者保持左側臥位,醫生此生應當一只手置于患者肩部,一只手置于其臀部,將其腰部進行最大程度的旋轉,進而雙手同時用力反方向扳動患者腰部。在進行上述操作時,一定要注意動作果斷、力道平穩,兩手的動作應當協調一致,此外還要注意扳動患者腰部時應當注意把握合理的幅度,不能超過人體生理極限。接下來讓患者保持右側臥體位,進行相同的扳壓手法。完成上述步驟后,用手掌虛拍腰部兩側的肌肉,使皮膚微紅。最后,采用掌擦法摩擦患者腰背兩側的膀胱經,使患者皮膚達到微熱為度,進而用桑枝棒對患者的腰骶部進行拍擊達1-2分鐘,治療結束。
2.3 “囑”。最后,醫生應當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癥狀特點,對患者進行保護措施以及鍛煉方法的恰當指導。醫生應當囑咐患者注意天氣變化,對腰部采取特殊的保暖措施。還應當囑咐患者注意不能進行強度過大的勞動,可以適當活動腰部肌肉,但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分牽扯已受損肌肉。最后,醫生還應當提醒患者注意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坐姿,有意識改變錯誤的睡姿,以鞏固推拿療效、盡快恢復健康。只有醫生與患者緊密配合,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最佳療效。醫生在治療結束后應當給與患者熱心、耐心的指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才是徹底治愈腰肌勞損、改善腰部酸痛的根本解決之道。
3 推拿結合其他中醫療法治療腰肌勞損
中醫推拿對于治療腰肌勞損效果顯著,若輔以其他中醫治療方法如火罐、針刺、中藥等則能更好的緩解腰部不適感、治療腰肌勞損。
推拿結合拔火罐的方法,可以對推拿治療腰肌勞損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拔火罐不僅可以去濕通絡、溫經散寒,還能刺激神經、調解神經體液功能。這是因為火罐的熱量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進而促進血液循環、增大血流量,這對于機體組織的代謝功能、免疫能力都很有幫助。拔火罐可以使腰部受損部位更快康復,與推拿法相結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
針刺也是常見的輔助推拿治療腰肌勞損的中醫治療方法。針刺具有祛瘀活絡、止痛通氣的作用,結合推拿的松解手法如牽拉、按揉等,可以有效的是粘連得腰肌筋膜分離開來,以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環,“通則不痛”即為其具有顯著療效的根本原因。
除了火罐、針刺之外,在推拿后服用中藥也是常見的輔助療法之一。中藥具有從內部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通經疏絡、活血化瘀、止痛通氣的作用,加之推拿療法的筋活血,解痙止痛的作用,內外結合,標本兼治,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4 結語
中醫推拿法治療腰肌勞損,采用“問”、“推”、“囑”三步法,可以很好的緩解患者腰部酸痛、腫脹等不適感,改善患者腰部的活動能力。其不僅對患者無明顯的副作用,治療成本也較低,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得到推廣應用。推拿法結合火罐、針刺、中藥等多種方法,對于治療腰肌勞損的效果更為顯著。醫生應積極探究其他輔助治療方法,以更好的服務于腰肌勞損患者。
小編推薦優秀醫學期刊 《中醫正骨》
《中醫正骨》(月刊)創刊于1989年,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和河南省正骨研究院(原河南省洛陽正骨研究所)聯合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中醫骨傷科學術性期刊,是中華中醫藥學會系列雜志和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本刊具有中醫特色突出、臨床實用性強、辦刊定位準確、發行量大、圖文并茂等特點。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