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會組織是一個企業的重要組織機構,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將會遇到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如何探索出適應新形勢下要求的企業工會開展工作的新方法,是國有企業工會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會,方法
一、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面臨的問題
1、國有企業改革的新變化使工會組織機構受到影響。在企業機構改革中,工會機構多有合并、征集,工會管理人員大多轉為兼職。基層生產一線的工會干部由于兼職過多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和思考工會工作,工會工作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
2、企業員工的成分變化使工會工作對象變得更加復雜。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在職的員工不但變化。面對不同的員工群體,在企業中身價不同,自身需求不同,對工會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盡相同,工會對不同員工群體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也應隨之改變。
3、工會行使維權工作難度加大。現代國企大多實行的是經營者年薪制或股權制,企業員工崗級工資制或持股制,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呈現出多樣化。企業內部不同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面對現實,工會無論從經濟實力上,還是方法手段上,多數是參與、協調和幫助,維護的難度越來越大。
4、工會工作方法和工會員工隊伍與工作要求的不適應。一是思想觀念滯后,缺乏創新與活力。二是工作方法滯后。與基層實際和員工需求貼得不緊,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仍偏重搞活動,缺乏調查研究和把握宏觀形勢的能力。三是作用發揮滯后。維護企業員工切身利益,保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權利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四是工會員工隊伍素質不高。工會干部的自身素質亟待提高,知識急需更新,部分兼職工會干部還遠不能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二、對工會開展工作的探究
針對工作中遇到的現實,國有企業工會要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應該認真研究和思考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對工會機制的探究。根據國有企業實際,企業工會必須以建立完善各種工作機制來確保工會重點工作落到實處。一是對職工經濟權益保障機制的探究。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根據不同單位的具體情況,不斷充實和調整集體合同的內容,加強對集體合同的履約監督。二是對宏觀參與機制的探究。建立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與企業及有關部門建立聯系會議制度。使工會與行政的溝通渠道更加暢通,最終實現宏觀維護的目的。三是對工會調查研究機制的探究。深入基層和職工群眾,了解新情況,讓工會的工作始終貼近實際。
2、對工會工作對象的探究。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一是要認真調查了解企業不同職工群體的實際情況,既要關心他們不同的經濟利益,又要關心他們共同的政治權利,用多樣化的工作方式貼近不同員工群體,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二是要積極參與協調企業不同職工群體間的利益關系。協調不同職工群體間的利益關系,幫助企業化解內部矛盾、理順職工情緒,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的發展。三是工會真正有效地履行維護職能,必須把一線職工作為主要工作對象,把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作為突出維護職能的重點,發揮應有的作用。
3、對工會工作方法的探究。在新的歷史時期,企業工會只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展工作,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一是工會工作要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找準位置,確立工會的工作內容、活動方式、工作重點,體現出針對性、特色性、靈活性和實效性。二是工會工作要將工作內容和領域不斷擴展和延伸,加快工會干部員工隊伍專業化進程,更好地把握工作的主動性,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三是工會工作要承擔起維護客觀上處于弱勢地位的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四是工會工作要突出重點與講求實效,抓關鍵點。通過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情況,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向黨政反映職工群眾的呼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干黨政所需、職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實事。
4、對工會干部員工的自身素質探究。面對企業工會職能拓展,任務加重,難度加大的客觀現實。工會干部員工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培養開放、創新、務實的思維方式,用市場經濟的競爭觀念、效益觀念、法制觀念、信息觀念、人才觀念和權利義務觀念取代不合事宜的舊觀念。二要勇于開拓創新。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時,必須用創新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三要熟悉和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監督法律的執行。四要堅持調查研究這個工會工作最重要方法,通過調查研究能夠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精確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從而使我們的工作才不致于出現偏差。
實踐表明,工會按照企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理論聯系實際,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堅持把“圍繞企業員工”、“服務企業員工”作為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工會組織存在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共同為構建和諧企業,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