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商業模式,在新農村建設中,也積極引入了農村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在農村推廣應用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想要利用電子商務推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并不那么容易,做好農村脫貧攻堅戰,是農村研究者要深入探索的課題,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農村電商
一、以完善電子商務平臺破解農產品購銷渠道不暢難題
1.大力打造本土電商企業營銷平臺。重點打造一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創新農產品銷售和購買消費品渠道,整合上下游產業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拓展網上農貿市場、數字農家樂、特色旅游等服務內容,加快構建網上購物、在線支付、倉儲物流、快遞配送等協同發展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
2.大力開展涉農企業與知名電商企業合作。引導涉農企業加強與京東、阿里巴巴、豬八戒網、吉之匯等知名電商及凱松電子商務、宅天下等本土地電商,郵政、安能物流、菜鳥物流等知名電子商務和物流企業合作,以開設地方特色農產品展館、專區、特賣店、專賣店等形式,帶動全區農副產品上網銷售。
3.大力開展電商企業之間的合作。引導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與國內知名電商企業合作,加強技術和人才交流,不斷提高農村電商信息平臺和交易平臺的質量和水平,滿足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
二、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破解農村電商配套服務難題
1.提高寬帶普及率。加快電子商務寬帶保障能力建設,大力推進光纖入戶應用,農村家庭寬帶用戶力爭到2018年普遍具備20Mbps接入能力。
2.加快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電商企業與農村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緊密合作,使鎮鄉電商服務中心和農村電商服務網點逐步實現小額現金存取、轉賬匯款、手機充值、水電費繳納、車票代購、農產品網上銷售、快遞包裹存取等服務功能,為農民提供“一站式”電商綜合服務。
3.推進銀行電子支付系統建設。加快完善銀行的功能,為電商企業提供在線支付服務;推動銀行與鎮鄉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合作開展“網上支付應用示范區”、“手機支付應用示范群體”等創建活動,鼓勵有條件的銀行卡助農服務點開辦網上支付、手機支付等業務,支持并引導銀行機構、支付機構開展適合電子商務特點的支付產品和服務創新。
三、以完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網點破解農村電商物流配送服務難題
1.建設一批鎮鄉電商服務中心。在每個鎮鄉(街道)建立1個電商服務中心,實現鎮鄉(街道)電商服務中心全覆蓋。有條件的鎮鄉可在人口比較集中、經濟比較發達、交通比較便利、特色產業突出的村社建立電商服務網點,為農民提供農產品收購、消費品配送、電商技術指導、電商信息交流等電商末端服務。
2.建設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好黔江快遞物流園,為快遞物流企業集中提供運輸、倉儲、配送、分揀、包裝、冷鏈等配套服務;完善鎮鄉物流配送設施,解決農民上網購買消費品和生產資料、上網銷售農產品配送和運輸難題;依托現有郵政物流平臺,發揮郵政物流優勢,鼓勵郵政公司參與鎮鄉電商服務中心和村社電商服務網點建設,打造“郵掌柜”工程,使“郵掌柜”切實承擔農產品收購、消費品配送、電商技術指導、電商信息交流等職能;引導申通、圓通、中通、百事匯通、韻達、順豐等民營快遞物流企業到農村鎮鄉建立物流配送服務網點,實現快遞物流鎮鄉全覆蓋;積極支持物流企業配備標準化冷藏配送車輛,推進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設。
3.開展電商企業與實體商貿企業合作。引導電商企業與供銷社、“萬村千鄉”龍頭企業合作,充分發揮實體商貿企業現有流通渠道優勢,把農業生產資料和日用消費品配送到千家萬戶,把農產品集中配送到城市社區;支持鎮鄉超市、村社便民店和涉農經紀人建設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實現代購代銷、取貨送貨、信息采集、繳納資費等服務功能。
四、以完善農網商網對接為抓手破解農產品買賣難題
1.組織涉農企業與網商對接。充分發揮好電子商務平臺、鎮鄉電商服務中心和農村電商帶頭人作用,根據不同產品、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組織農網對接會、采購會等對接活動,擴大農副產品上網銷售規模。
2.組織商貿流通企業與網商對接。在商務部“新農村商網”上深入開展農產品商網購銷對接活動,廣泛組織農產品生產企業、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經紀人等參加商網對接活動,并利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為企業和農戶提供交易數據分析指導,幫助涉農企業實現農產品按需種植、定單生產,幫助農戶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賣難”問題。
3.進一步整合涉農信息資源。注重收集整合各類涉農信息資源,著力提升農產品市場信息化水平,推進大數據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形成統一、規范、暢通、共享的信息網絡體系,促進農村商品流通信息共享。
五、以培育農村電商帶頭人破解農村電商人才短缺難題
1.實施“農村電商帶頭人培養計劃”。從涉農工商企業負責人、專業合作社骨干、家庭農場主、種養大戶、村干部和有電商基礎、市場營銷能力的返鄉創業青年中,篩選確定農村電商帶頭人,對其進行網購操作、網上開店、創意設計、產品包裝、商品營銷、市場推廣、信息采集發布等技能培訓,幫助村民網上代購農業生產資料和日用消費品、家用電器,幫助村民網上營銷當地特色農副產品。
2.培育眾多農村電商聯絡員。充分利用京東、淘寶、郵樂購等知名平臺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的有利時機,積極向平臺推介農村電商帶頭人,作為平臺的電商聯絡員,與他們簽訂“農村電商聯絡員”協議,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指導,形成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促進農村創新創業的長效機制。
3.村校企協同培育農村電商人才。可基于其企業的生產需求,利用我區中職學校優勢,就地育才。中職學校可開設農村電子商務專業,招收全日制農村學生,系統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提升他們開展電子商務的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并出臺專門的獎勵扶持辦法,積極開展有志青年興辦農村電子商務的熱潮。
推薦閱讀:農業研究與應用論文費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