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了農業的機械化生產,在現代農業耕作中,農業機械的應用十分廣泛,為現代農業種植,培育及收獲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這樣不僅降低了農業種植勞動量,也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水平。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這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下面文章通過農業機械在新型設施大棚中的應用展開研討,結合當前現狀,探索出有利于農業更好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新型設施大棚,農業機械,農業發展
1新型設施大棚
新型設施大棚即是指在傳統的大棚技術基礎上,利用智能控制系統對大棚內的溫度、光照、二氧化碳及濕度進行調節與控制,通過監控大棚內的風機、水簾、遮陽板等設施,使得大棚內的環境能夠充分滿足所種植的植物的生長需要,促進植物的健康快速生長。目前的新型設施主要有溫室大棚和智能大棚兩類,前者包括玻璃溫室與塑料溫室。
2農業機械應用現狀分析
2.1耕作機的應用現狀
耕作機是指能夠一次性實現耕地、整地、播種等多種農業項目的耕地機械,其應用在現代的農業耕種中,使得相關的作業流程被簡化,耕作效率得到提高,重要的是減少了作業者的工作勞動量。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耕作機為聯合式耕作機,其中由松土機、旋耕機、滾籠耙等基礎設備組成的耕作機能夠將表土耕作與基本耕作一次性完成;而由彈齒耙、釘齒耙、滾籠耙、圓盤耙、鎮壓器等各部件組成的耕作機能夠在耕作的基礎上完成播種前的種床準備;而驅動型碎土與鏵式犁部件組合而成的耕作機被稱為耕耙犁,該耕作機能夠在犁體翻起的土垡上升到犁壁翼部拋出時,旋耕器上的旋耕刀將土垡切碎,從而可把鏵式犁和旋耕機的作業特點結合起來,松碎全部耕層土壤。另外,農業耕種中對于拖拉機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
2.2微噴灌系統的應用現狀
微噴灌在現代城市的綠化以及農種中均有廣泛應用,其通過低壓管道向農作物植株附近輸送,再由較小的噴頭對作物的枝葉或土壤進行噴灑灌溉的方式。微噴灌系統的工作特點是壓力小、流量小,不僅對土壤的含水量具有較好的保證,使得植物的水分需求得到滿足,還能夠對植物局部的濕度與氣候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從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當前在果園、蔬菜田、藥材、花卉等大棚種植與露天種植中均有廣泛的應用。當前所使用的微噴灌系統主要有水源、過濾器、輸水管、供水泵、控制閥門、施肥管以及小型噴頭等組成。
2.3智能化溫度調控系統的應用
溫度對于植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智能化溫度調節系統是應用了計算機智能化控制,對種植大棚中的溫度進行智能化調控,其中包括對溫度的采集、顯示與增溫控制等,對系統控制進行了改進和完善,還應用了MAT—LAB對系統進行仿真。該項溫度調控系統的設計對于大棚中的溫度調控作業實施中的人機結合較好,且操作十分簡便,具有較高的自動化控制性能。此外,該項系統的制造成本較低,其應用前景良好。
3農業機械在新型設施大棚中的應用存在問題
3.1操作上受到限制
大棚的建設需要一些支架的支撐,且為了便于控制溫度,其空間也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對于一些體積較大耕作機,在耕作時就會造成很大不便。
3.2智能化程度低
當前所投入使用的新型設施大棚還沒有完全實現噴灌與溫度控制智能化調整的狀態,還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工進行,其智能化程度低也是十分明顯的。
3.3應用成本相對較高
新型設施大棚的制造成本較高,對于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農村來說,新型設施大棚的覆蓋率十分低,且受到地理因素的影響,農業機械業很難在新型設施大棚中得到快速推廣和應用。
4農業機械在新型設施大棚中的應用市場與前景
4.1應用市場分析
在物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促進下,新型設施大棚的建造以及農業機械在其中的應用條件逐漸成熟。物聯網技術使得感知技術、現代網絡技術、人工智能及自動化技術有效結合,并達到一種集成形式的應用狀態。在用于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時,可以充分的發揮物聯網的優勢,從而來實現無線傳感器的網絡監測,利用傳感器節點與執行機構節點,例如新型設施大棚中的低壓電機、閥門、風機等工作電流要求較低的執行機構構建無線網絡,以此檢測大棚內pH值、濕度、光照、溫度、二氧化碳濃度、氣壓等,然后采用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后,再采取針對性的調節措施,實現對大棚溫度環境的控制和施肥、灌溉等工作,為植物的生長營造一個最適宜的環境。
另外,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在溫室生產的不同生產階段進行應用。例如,在大棚生產的準備階段,可以通過對大棚中傳感器傳回的溫室信息的分析,對大棚內的環境進行初步的掌握,然后選擇最合適的植物進行種植;而在生長時期,可以通過調控溫室中的濕度、溫度來實現對植物生長的監測,更好的實現精細化管理,大棚中的空氣和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均可以根據植物生長的需求來進行調節。另外可以根據溫室中的光照和溫度來調節遮陽網的開啟時間,通過溫度采集信息來調整溫室內的加溫系統;植物成熟收獲以后,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植被生長過程中的環境調控要求進行分析,并在下一輪的生產中利用這部分信息,實現更好的生產管理。
4.2應用前景分析
將農業機械利用在新型設施大棚的種植生產中,使得大棚內的透光性與溫度均得到了較好的控制,還對機械成本具有一定的降低,節省了勞動力支出。在一定層面上使得農業耕作的產量增加,另一方面使得農作物的質量得到保證。由此可見,該項技術的應用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經濟效益,因此也受到了農作物種植者的喜愛,其應用情景也十分廣闊,在未來的應用于發展中可能成為我國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技術措施。
5推廣農業機械在新型設施大棚中的應用策略探討
5.1提高技術宣傳力度
無論是農業機械在新型設施農業中的有效應用還是農業機械或新型設施大棚的單獨應用,其均需要農民對該項農業生產技術具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嘗試應用該項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那么,對于技術的廣泛宣傳以及農民種植技術的培訓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對技術的一些種植優點以及帶來的經濟價值進行普及,從而引導和啟發農民群眾實施該項技術,取得較好的農耕效果。
5.2技術的推廣
技術的推廣與宣傳具有相似的重要性,需要對農業機械在新型設施大棚中的應用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使得該項技術具備適用性能且功能完整的農業設備,從而提高農業耕種的水平和檔次。另外,采取示范性的農機推廣方式,對一些具有新進技術的設備和機械進行推廣,提高我國農業生產力。
5.3加強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落后,其耕種的經濟效益較差,所以難以承擔全部的新型設施大棚建造成本,這便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與政策幫助,使得該項技術能夠最大程度被農民所應用。一方面,對于示范園區的建設,應充分以政府為主導、農業部門參與、社會群眾共同建設的方式,構建新型設施大棚,實現先進農業耕種技術的展示,從而引導農民對其進行正確的應用。另一方面,國家需要對一些優良種子或幼苗的培育投入一定的經濟,還需要對相關高等院校的技術人才培養給予相應的支持,對農民的新型設施大棚建設給予經濟扶持與政策扶持,推動技術在農村中職中的應用,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與科技化。
參考文獻
[1]王澤成,張仁鋒,李宛凝.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現狀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7,(01):13+16.
[2]呂國光.淺議蓮都區農業機械在設施農業中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01):56.
[3]李錦圖.淺談農業機械在新型設施大棚中的應用[J].山東農機化,2017,(01):15-16.
[4]尹素杰,李軍,李海迎,郭剛.新型農業大棚骨架的性能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7,(18):159-164.
[5]尹華.我國設施農業機械的發展[J].科技視界,2016,(09):300+302.
相關閱讀:農業研究與應用論文費用
農業研究與應用雜志基礎信息: 《農業研究與應用》(雙月刊)創刊于1988年,由廣西熱帶作物學會和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主辦,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頗有影響力的農業科技期刊之一,在報道熱區果蔬、經作、園林等方面獨具優勢。綜合而不龐雜,專業而不單一,既體現熱區農業的系統性,又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