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TX(大連)船塢主體工程全長460m,寬135m,深度為14.5m,結構型式采用減壓排水式結構。其中止水工程在船塢主體工程中起著重要著作用,工程中進行止水帷幕施工項目包括塢墻部分、泵房、東塢墩及塢口四部分。施工中采用了穩(wěn)定漿液、自動記錄儀、計算機進行資料整理和繪圖等新工藝,新技術;灌漿中遇到多種特殊情況,施工中通過有效的處理措施,對出現的問題加以合理解決,取得了良好的灌漿效果。
關鍵詞:船塢,帷幕灌漿,穩(wěn)定漿液,自動記錄儀,特殊情況
一、概述
STX(大連)船塢主體工程帷幕灌漿線環(huán)船塢主體工程一周,東、西、北三面塢墻灌漿頂標高均為-10.3m,泵房灌漿頂標高為-18.8m;塢口灌漿頂標高為-14.6m;東塢墩灌漿頂標高為-10.3m。共需要鉆孔1634個,鉆孔總長度約26144m。壓頂板采用長19m,寬7.5m,高度3m的毛石混凝土結構,帷幕灌漿在此蓋板上施工。
二、工程地質概況
根據《海洋結構物制造設施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勘察結果,帷幕灌漿所施工頂標高-10.3m往下巖層為:強風化砂質板巖、中風化砂質板巖,設計圖紙要求塢墻段帷幕按二排孔施工,塢口、泵房段按三排孔施工,遇到破碎帶時,二排帷幕注漿均改為三排帷幕注漿。
在帷幕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先導孔壓水透水率極大、且鉆孔取芯率低,經地質部門現場核查后,確定該段巖層為破碎帶。西塢墻共有8個單元確定為破碎帶,均由二排帷幕注漿改為了三排帷幕注漿 。
三、船塢基礎防滲設計
塢墻基礎為2排孔帷幕灌漿,孔水平間距為2m,遇到破碎帶時2排孔變3排孔,設計要求鉆孔深度為16m,塢墻基礎鉆孔1186個,防滲標準為3Lu;泵房、塢口及東塢墩三部分為3排孔帷幕灌漿,按照梅花形布置,孔水平間距為2m,設計要求設計要求鉆孔深度為16m,鉆孔448個,防滲標準為1Lu。
四、帷幕灌漿施工
4.1施工設備及條件
船塢帷幕灌漿主要采用SGZ-ⅢA型回轉鉆機、SGB100/100型三缸柱塞灌漿泵進行現場施工。帷幕灌漿為露天作業(yè),地下水活躍的地段,需要進行間斷性抽水作業(yè),工作面較大,呈“口”型,地形較平坦。
4.2灌漿漿液
帷幕灌漿采用穩(wěn)定漿液,水灰比為0.7:1,施工用漿液應滿足如下性能指標:
水灰比 0.6:1--0.8:1
比 重 1.60--1.65(g/cm2)
2h吸水率 <5%
馬氏漏斗粘度 <35s
凝 聚 力 <4(N/m2)
28天結石強度 >15(Mpa)
施工中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漿液,漿液具有如下優(yōu)點:
(1) 有較低的吸水率和凝聚力,顆粒不易沉淀;
(2) 具有良好的流動性;
(3) 所形成的防滲體密實性、耐久性較好;
(4) 裂縫重復張開的機率小,而且抵抗物理侵蝕和管涌的能力大。
4.3帷幕孔鉆孔、沖洗及壓水試驗
帷幕灌漿先導孔(勘探孔)采用Φ75mm單管取芯鉆具鉆進,先導孔巖芯保留并進行描述。基本孔采用Φ60mm鉆進。各鉆孔均以Φ91mm開孔,深入基巖2.0m,并埋設管徑為Φ89mm的孔口管,待凝72h后進行下段施工。鉆孔孔底的最大允許偏差值為2.0m,終孔后采用多點拍攝的鉆孔測斜儀進行傾角、方位角的測量。
各灌漿孔段在灌漿前均采用壓力水進行裂隙沖洗,直至回水清凈10min后止。沖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該值若大于1Mpa時,采用1Mpa。為了解巖層的透水性,先導孔第三段(入巖10m)以后,灌前均進行五點法壓水試驗。壓水壓力分別為0.3,0.6,1.0,0.6,0.3Mpa。其它帷幕灌漿孔灌漿前均進行簡易壓水,壓水時間為20min,壓水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上限為1Mpa)。
4.4灌漿方法
帷幕灌漿采用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循環(huán)灌漿法。
4.5灌漿壓力
帷幕灌漿壓力詳見表1。在毛石砼蓋板施工區(qū)域下游排帷幕線上共布設四個抬動觀測孔,對50m以上的各段灌漿進行時時監(jiān)控。由于施工設備密集,施工中即便在低壓情況下,串漏情況仍較嚴重,且在砼面上形成較多的裂縫和局部區(qū)域性抬動。
4.6灌漿結束標準
在設計壓力下,當Q<1.0L/min時,繼續(xù)灌注30min且在總灌漿時間不少于120min的情況下即可結束該段灌漿。灌后不待凝,直接進行下段施工。
4.7封孔方法
全孔灌漿結束后,用0.5:1濃漿置換孔內漿液,起鉆后加設孔口帽,以2.0Mpa純壓30min進行封孔,幾天后進行人工二次封孔。
4.8施工過程中的特殊情況及處理方法
(1)串、漏漿情況
帷幕灌漿工期緊,難度大,為此投入了較多的鉆灌設備,為避免影響施工質量,要求相鄰次序孔必須保證不少于15m的高差,且相鄰在8m以內的孔不得同時進行壓水和灌漿作業(yè)。但在實際施工中,特別是前期施工,帷幕孔間串漿現象較嚴重,一般相串距離在8m以內。
發(fā)生串漿現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如具備并灌條件,且兩孔相距大于8m,采用并聯方法進行同時灌注。對串漿孔不進行同時灌注。此時將串漿孔進行間歇沖洗,當串漏量過大,不宜沖洗或沖洗效果不好時將孔口用特制帽封住,待灌漿孔結束后,立即將串漿孔打開,并用低壓水將串漿孔段中的漿液洗凈,然后繼續(xù)施工。
帷幕灌漿中,砼面及兩側巖石漏漿現象也較為明顯,施工中采用降低灌漿壓力和間歇灌注濃漿(0.5:1漿)的方法,待漏點出濃漿后,用棉布及木楔對漏點進行表面封堵。對于無法封堵的漏點,采用砌筑小圍堰的辦法進行處理,然后視情況緩慢升壓,直至屏漿結束。
(2)漿液回濃情況
在帷幕灌漿中,多個孔段出現漿液回濃現象,回漿比重高達1.8--1.87。當灌漿開始時,灌注還比較正常,到后期吸漿量雖不大(一般在10L/min以內),但延續(xù)時間較長,仍不能達到結束標準,且回漿濃度逐漸變大,5--8min內濃度即能達到1.8--1.87之間。在分析原因時排除了水泥品質及灌漿前沖洗不徹底的原因,認為造成該現象主要是由于所使用的穩(wěn)定漿液濃度偏高(比重為1.65),水泥分子比水分子大,水泥漿的流動性較水的流動性小,大粒徑水泥顆粒不能很好地充填在裂隙中而居集在縫外,且慢慢增多,造成回漿濃度升高,針對此現象,承包商采取調稀的辦法,收到一定的成效。對于效果不明顯的孔段,屏漿后則改換3:1普通漿液灌注至結束。
(3)吸漿量較大,灌漿難以結束現象
在施工前期,各孔段吸漿量較大,灌漿難以結束,需多次復灌才能達到屏漿要求。有一孔段復灌了14次才屏漿結束。為節(jié)約投資,加快施工進度,采用限流30L/min以內,逐級升壓,間歇灌注等方法,如耗灰量達3噸時,流量和壓力仍無明顯變化,灌漿難以結束時則采用待凝的方法,待凝后掃孔重新復灌,對于第一次復灌,流量仍較大或有漏漿點,則換用0.5:1漿液灌注且可以以此濃度屏漿結束;對于第二次復灌,流量仍較大,則采用摻加速凝劑的辦法加快工程進度。
(4)孔口返漿現象
由于地勢原因,在灌漿結束后易出現孔口返漿現象。施工中采用純壓法灌注,灌注后閉漿待凝的方法處理該問題。收效較好。
五、砼裂縫處理
帷幕灌漿施工中,在砼蓋板上發(fā)生抬動變形,形成多條縱橫交錯,相互延伸的裂縫。裂縫寬度在0.5mm-5cm之間,裂縫彼此連通性較好。為保證基礎頂構筑物安全,在帷幕灌漿施工完畢后,對抬動裂縫進行全面處理。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1)全面清理壓頂板基→(2)沿裂縫鑿V型槽→(3)鉆孔→(4)埋設灌漿管→(5)回填V型槽→(6)養(yǎng)護→(7)固結灌漿→(8)對預埋灌漿管進行灌漿→(9)效果檢查→(10)割除灌漿管→(11)恢復原貌→(12)竣工。
各步驟的詳細解釋:
(1)帷幕灌漿施工后,全面清除壩基,露出原貌。
(2)沿裂縫進行人工鑿制V型槽。V型凹槽設計寬度為5cm,設計深度為5cm。
(3)在V型槽的底部以風鉆鉆孔,孔徑為Φ38mm,孔深為20cm,孔距1.0m。
(4)用高壓風、高壓水沖洗V型槽及鉆孔,將1寸鐵管根部纏麻后埋入孔內,并對灌漿
管口做好保護,以免落入雜物。對埋管后的V型槽再次用壓力水沖洗干凈,采用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科研所試驗工廠生產的SH-Z型水泥錨固劑(其性能指標詳見表2)
回填凹槽,并壓實抹平。
(5)用濕潤的草簾對施工部位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2小時,要保持草簾濕潤。
(6)為防止表層灌漿時再次造成抬動,在帷幕軸線上游抬動裂縫密集區(qū)域布設固結灌漿孔。固結灌漿的施工要求:
①鉆孔采用SGZ-ⅢA型地質鉆機;
②鉆孔孔徑為60mm;
?、坫@孔孔深為入巖4米;
?、芄酀{所用水灰比為3:1,2:1,1:1,0.6:1(重量比)四個比級;
?、莨酀{壓力為0.25Mpa;
⑥在規(guī)定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xù)灌注30min即可結束;
?、吖酀{中發(fā)生預埋管串漿現象時待返出濃漿后將預埋管口封閉;
?、喙探Y灌漿結束后采用人工封孔。
(7)對所有剩余預埋管進行灌漿。其具體施工要求如下:
?、俟酀{前對其進行清洗;②灌漿水灰比采用3:1,2:1,1:1,0.6:1四個比級;③灌漿壓力為0.2Mpa;④當注入率為0L/min時持續(xù)10min即可結束;⑤對發(fā)生串漿的預埋管進行管口封閉。
(8)灌漿效果檢查:
上述灌漿工作結束后,對施工部位進行壓水試驗檢查,壓水壓力采用0.2MPa,檢查標準為5Lu。副壩共計布設8個檢查孔,壓水呂容值在0.8-2.7之間。全部達到合格標準。
(9)對于破壞嚴重的部位和表面的破碎薄層,全部剝除至完整未損壞的砼,面積小的以水泥砂漿抺平,面積大的回填砼。
(10)當上述工作均已完成,沿抬動裂縫鋪設瀝青油氈(三層瀝青,兩層油氈)。
六、帷幕灌漿效果評價
資料表明,帷幕灌漿各次序孔單位注入量呈明顯遞減規(guī)律,檢查孔鉆孔取出大量水泥結石,且結石與巖石膠結程度良好,水泥結石強度高,密實性好。帷幕灌漿檢查孔通過五點法壓水試驗,透水率均小于防滲標準,以上證明,船塢帷幕灌漿效果良好,灌漿帷幕均能滿足設計防滲要求。
七、結束語
STX(大連)船塢工程施工完成,船塢進行了蓄水試驗,抽水后上游塢墻底部無滲漏現象。下游墻在最低處存在微小滲水區(qū),但滲水量極小,不影響船塢的正常運行。在灌漿中遇到多種特殊情況,通過有效的處理措施加以合理解決,同時其水泥灌漿工藝在本工程灌注樁斷樁處理也成功實施,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參考依據。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