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高速發展,運用現代化技術可以合理有效的對部分油田進行開采。準噶爾盆地的大油氣田勘探工作是現階段油氣勘探的重點,準噶爾盆地獨特的石油地質特征決定著該地擁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同時影響著該地大氣油田的形成、分布及油藏類型。本文對準噶爾盆地的地質地形特征、油氣成藏機理及類型進行簡要分析,同時展開對大油氣田勘探開發方向的思考。
關鍵詞:準噶爾盆地;地質地形;大油氣田;勘探開發
《安徽地質》:本刊1991年創刊,已有12年歷史,原為安徽省地礦局主管和主辦,自2003年始改版,現由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主管,安徽省地質學會主辦。
根據我國第三次油氣資源調查評價結果顯示,位于新疆北部群山之間的以戈壁和沙漠為主要地表條件的準噶爾盆地,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該地的石油地質儲量現階段屬于增長高峰期。
1 準噶爾盆地地質地形特征
1.1 地形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的我國第二大內陸盆地--準噶爾盆地,面積廣闊,海拔在50-1000m之間,地勢東高西低,地形南寬北窄,地表條件主要為戈壁和沙漠,在準噶爾盆地的西部,是高高的山嶺,中部有著一望無際的沙漠和廣闊的草原,目前,對該地的勘探程度較低,有著巨大的大油氣田開發潛力。
1.2 地質
準噶爾盆地有著漫長的地質發展歷史,在盆地地層中的煤、石油等古老的生物化石,見證了準噶爾盆地在漫長時期的不斷演變。從地質構造上來看,準噶爾盆地是由一塊古老的陸臺經過長期沉降逐漸發育形成,盆地結構為雙基底,上部以晚海西期的褶皺基底為主,漫長的演變歷程中,盆地沉下來的相灰巖、相砂巖、礫巖等,造就了最厚處可達15km的古老寒武紀結晶巖層,因此,準噶爾盆地雙基底下部結構主要以前寒武紀結晶作為基底[1]。
2 準噶爾盆地油氣成藏機理及類型
準噶爾盆地歷經時代變遷和地質變化,在漫長時期的不斷演化,最終形成了決定準噶爾盆地油氣成藏類型、機理、及分布特征的獨特地質構造。對于影響油氣成藏的類型、機理及分布的因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盆地演化及烴源巖時空展布特點
裂陷時期的準噶爾盆地,構造運動主要為地層斷掉或者裂開,在這段時期內,還會并發火山噴發活動,該地盆窄水深,形成了欠補償型盆地。盆地內通過沉積和發育,逐漸形成了兩套烴源層,分別是石炭系和二疊系,二疊系烴源層是盆地最優質的烴源層,有著豐富高質量的有機碳,同時也是準噶爾盆地大油氣田形成的物質基礎。
陸內拗陷時期,盆地的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地層開始做不斷的上升下降活動,盆窄水淺,形成均衡補償型盆地。在此時期內,盆地通過升降活動,也發育了兩套烴源層,是準噶爾盆地的次要烴源層,同時,受準噶爾盆地地溫梯度低的影響,這兩套烴源層僅在位于準噶爾盆地南部的昌吉地區坳陷。前陸拗陷時的準噶爾盆地屬于超補償類型,這段時間內盆地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掀斜運動,受盆地內山脈隆升運動的影響,準噶爾盆地南部不斷下沉,因此形成了未發育好的生烴源巖。
2.2 油氣成藏類型
裂陷時期盆地所形成的構造格局,只是為盆地大油氣田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控制不了中、后期盆地油氣形成及最終成藏。據我國最近研究發現,準噶爾盆地西南部的車莫古隆起,發育時間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晚期,這個重大發現對我國現階段油氣藏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盆地的基本構造特征決定了盆地發育的圈閉類型,因此,在分析后可以得出結論:地層油氣藏是準噶爾盆地的特大型、大型油氣藏,其次是背斜油氣藏,巖性油氣藏主要是中小規模,主要分布于盆地腹部。
2.3 異常高壓及油氣運聚模式
準噶爾盆地廣泛存在分布的異常高壓,是盆地油氣運移和聚集的動力條件,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模擬實驗及資料得出:準噶爾盆地的油氣運移模式為“垂向運移--橫向輸導”式。即在異常高壓驅動下,大量油氣沿著斷裂或裂隙帶進行垂向運移,在垂向運移過程中,遇到不整合或儲層則進行橫向輸導。由于準噶爾盆地內部實際構造單元不發育,因此盆地邊緣將成為油氣運移和聚集的最終指向區。
3 準噶爾盆地的大油氣田勘探方向
準噶爾盆地的大油氣田勘探方向主要著重于山前構造帶和盆地邊緣發育帶。
3.1 山前構造帶
準噶爾盆地南部邊緣的山前構造帶,由于其斷裂發育,位置臨近生油氣源區,因此有著優秀的油氣運移條件。該構造帶斷裂斷入上第三系,因此自上第三系至深部的石炭系、二疊系均是重要的含油氣層系。準噶爾盆地山前構造帶中間部分及東部,是大油氣田勘探開發的重要區域,也是大型背斜油氣藏的主要所在地。
3.2 盆地邊緣地層發育帶
準噶爾盆地的盆地邊緣大型地層發育帶和古隆起上傾疊置區,即:準噶爾盆地的東、西、北、方向的地層發育帶及西南部的車莫古隆起邊緣,這些區域是非常有利于油氣大規模運移和聚集的,在這些區域往往能夠形成大型地層油氣藏。所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準噶爾盆地內的車莫古隆起東南區域、扎伊爾山東南邊緣以及阿爾加提山東南部區域是最容易出現大型地層油氣藏的地方。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準噶爾盆地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主要油藏類型為地層油氣藏,其次為背斜油氣藏,由于目前國家對該地區的勘探程度低,現階段該地區正處于油氣儲量增長的高峰期和大油氣田的發現階段。
參考文獻:
[1]孫靖,宋永,宋明星,費李瑩,王峰,吳愛成,賈開富.準噶爾盆地腹部低凸起帶油氣成藏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6(06).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