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今,全社會積極倡導節能減排,提升環保理念,做低碳生活的引領者。文章闡述了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的結構設計,對傳統自行車結構加以改造,充分利用騎行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及戶外光伏資源,既能為車載用電設備提供電能,又能儲存電能作為備用電源。因而,騎行愛好者在實現綠色環保出行的同時,可以極大的提高用戶體驗,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關鍵詞 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 節能減排 綠色環保
0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哈羅單車、ofo 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以其便捷性備受關注,快速興起。現在市面上的自行車功能較為單一,僅供大家外出騎行,無法帶給大家更多的幫助。然而,自行車騎行時產生的大量機械能在提供行駛動力的同時,是否還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力來利用呢?例如,將部分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為出行時提供電力保障,解決手機、充電寶、便攜音樂設備等小型電器用電問題和前后車燈的夜間照明用電,或者將轉化來的電能儲存起來用于實際生活中,充分利用能源,減少能量的浪費。
1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極端多變、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全社會積極倡導節能減排,提升環保理念。自行車可謂是既環保又安全的交通工具,可以給自行車自行車裝一個自發電裝置,在騎車的同時又能獲得電能,不需要額外供電,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綠色出行。
目前市場上存在自發電自行車,但技術不夠成熟,沒有大規模的推廣,還需要一些改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在生活點滴中做到低碳環保,對傳統自行車結構加以改造,設計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結構。
2整體設計思路
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結構設計思路源于三點:
(1)騎行時,部分結構產生的壓力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故而,可將此部分壓力利用起來轉換成電能,比如:座板的壓力、踏板的壓力以及輪胎騎行中內胎對鋼圈擠壓產生的壓力;
(2)騎行時多處于露天狀態,可將太陽能光伏發電利用起來;
(3)騎行時,利用花鼓的旋轉切割磁感線發電,儲存電能。
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產生的電能為車載用電設備供電,比如:車頭的儀表盤、隨行抓拍器、前照燈等,從而為騎行過程中提共便利。
本項目的創新點:
(1)自行車騎行過程充分利用壓電元件、太陽能光伏發電及花鼓發電機,產生電能并儲存。
(2)自行車新增了功能設備,為騎行者提供了更為安全、方便與舒適的體驗。
3整車結構設計
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結構如圖1所示。
分析圖1中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結構,可見其發電儲能部分如下:
3.1壓電能量轉換裝置
本設計在座板、腳踏板以及輪胎的內外胎之間安裝壓電片,實現壓力與電能的轉換。座板表面的海綿墊能防止壓電片在人體與電壓板之間因受力不均而碎裂,也能增加騎行者的舒適度。而內胎具有彈性,能夠在輪胎內胎與鋼圈之間起到緩沖作用,二者之間的壓電片會將連續不斷的壓力轉化為電能。
3.2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
在車尾擋泥板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將接收到的光能轉化為電能,為車載設備供電。也可以在白天如果不用自行車的時候,將其放置在陽光下充電儲能備用。
3.3花鼓發電裝置
在自行車前輪安裝花鼓發電裝置,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車輪轉動時帶動花鼓發電,以達到在蓄電池中儲存電量為車載用電設備供電的目的。
3.4蓄電池(含整流器、逆變器)
車載蓄電池可以車架內部,不占用車身空間。蓄電池與車載用電設備均有電線連接,并預留USB接線口,供各種小型用電設備實用。車載用電設備與蓄電池的導線亦安裝在自行車管道內,不影響騎行。
此外,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加裝車載用電設備,極大改善常規自行車的用戶體驗。
(1)安裝顯示屏,用于顯示車行實時速度、行駛里程、騎行時長時間、熱量消耗等相關信息;
(2)安裝LED節能燈,夜間行駛時提供照明,亦能夠提醒路人及時避讓;
(3)安裝距離感應器,騎行時若有車輛靠近能夠及時報警提醒;
(4)安裝“隨行抓拍器”,可以為旅行愛好者隨時抓拍記錄美好瞬間。
4結語
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對傳統自行車結構加以改造,充分利用騎行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及戶外光伏資源,既能為車載用電設備提供電能,又能作為備用電源儲存。因而,騎行愛好者在實現綠色環保出行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用戶體驗,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復合式自發電自行車”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201911798031。
參考文獻
[1] 孫桓,陳作模.機械原理(第8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濮良貴.機械設計(第9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6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4] 吳宗澤.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王先逵.機械制造工藝學(第3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推薦閱讀:機械傳動期刊審稿發表容易嗎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