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了數控車輪車床的組件。針對數控車輪車床裝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利用系統分析法進行分析。在對其進行受力分析的基礎上,找到了裝配中應注意的問題,并對裝配方法進行了相應改進,經生產實踐證明改進后性能良好。
《機床與液壓》雜志是中國科協主管,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全國性刊物,創刊于197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
0 引言
機床的裝配是整個機床制造過程的最后階段,機床的質量最終通過裝配的精度來保證。裝配中采取合適的裝配方法和良好的工藝措施,能使產品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甚至在降低零件加工難度、提高生產率的情況下,保證機床的最終精度要求。達到優質、高產、低成本的生產目的。
WT110/Q-NC是我公司為智波交通運輸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第一臺數控車輪車床。該車床主要用于鐵路機車廠、客貨車廠、機務段、站修點、地鐵車輛廠的制造修理。本臺機床加工軌距1435mmm,滾動圓直徑為760-1100mm的鐵路地鐵車輛、內燃機車、蒸汽機床、電動機車的從動輪,以及各種客貨車的解體后的單個輪對的輪緣及踏面的加工。
1裝配中存在的問題論文
在總裝調試達到精度要求后,進行試切工件檢測,發現工件徑向跳動達0.32mm,端面跳動達0.40mm,遠遠超過徑跳0.1mm端跳0.15mm的技術要求。
2故障分析及解決方案
機床的裝配精度受各部件裝配精度的綜合影響,排除裝配誤差,提高機床的加工精度,就需要首先分析問題,引入系統分析法。建立裝配精度系統功能結構圖,逐級檢測,提高整體裝配精度,如圖1所示。
圖1:裝配精度系統功能結構圖
根據圖1先檢查影響機床剛性的各部件有無松動未緊固。檢驗主軸系各參數,在檢查瓦蓋時,發現其把合面下塞尺未起到夾緊固定作用,重新配做此部件,裝入。更換瓦蓋,套筒等有問題部件
1. 在檢驗主軸套筒時,發現其中有鑲嵌縫隙無法修復,打廢重做。新套筒裝入后,調試精度試切,精度略有改觀,徑跳0.28mm端跳0.21mm但仍未達到技術要求。
2. 進而對左右刀架、卡盤、卡爪等部件重新緊固處理。經以上努力工件徑跳達0.25mm,端跳達0.18mm仍未達技術要求論文。
3. 深入查找原因,結合工件圓度差的因素懷疑工件有夾緊變形。作實驗,當只有兩頂尖夾緊卡爪放松時,其端跳徑跳僅僅超差0.05mm左右,但卡爪夾緊后超差0.10mm左右
4. 說明這種夾緊方式對輪對加工精度影響較大,易受交變力影響。由受力分析主軸箱與尾座上體剛度小于下體的剛度,易產生變形。當頂尖給予工件軸向夾緊力時,工件給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如主軸與尾座按略抬頭處理,在反作用力作用下其仰角有變大的趨勢。如主軸與尾座按略低頭處理,則會矯正其誤差。
為了驗證受力分析的正確性,進行多次驗證實驗,把水平儀放于主軸套筒和尾座套筒上,發現當夾緊時主軸抬頭仰角變大。鑒于此種情況,大膽提出主軸箱尾座按低頭處理的假設試調。
圖2抬頭處理受力前后(夸大示意圖)
3解決方案
因此本臺機床按低頭0.02/500處理調刨后進行多次試切,當卡爪夾緊時測得數據超差0.02mm左右,放松后全部達到精度要求。選取三次試切,檢驗精度,三次試切統一進給量0.15mm,主軸轉速30r/min,測得三組數據見表1,均達技術要求,合格出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左輪 右輪 左輪 右輪 左輪 右輪
徑向跳動 0.08 0.10 0.08 0.08 0.09 0.08
端面跳動 0.15 0.15 0.06 0.10 0.13 0.15
表1:三次試切實驗數據(單位mm)
4結語
綜上所述,數控車輪車床經過按低頭調試后合格出廠,但這僅用于此臺機床的裝配調試,沒有經過長時間大批實驗驗證,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在今后的生產中應逐漸總結實驗數據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劉薇娜等.機器裝配精度的系統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4.9.
[2].唐寶泉.重型臥式車床高精度主軸裝配工藝研究[J].工藝與檢測.2008.10.
[3].王建華,彭安華.提高臥式車床裝配精度方法研究[J].機械與電子.2008.1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