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中華現代護理》發表的一篇如何止痛的醫學論文,2008年《中華現代護理雜志》正式加入中華醫學會,成為“中華系列雜志”群體中的一名新成員。目前已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AJCE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收錄。
【摘 要】 目的 觀察丙泊酚聯合芬太尼、阿托品全麻無痛人流與利多卡因聯合芬太尼、阿托品清醒無痛人流兩種方法臨床效果。方法 將孕6~10周需要終止妊娠并要求無痛人流孕婦40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0例,Ⅰ組采用丙泊酚聯合芬太尼、阿托品靜脈全麻無痛人流,Ⅱ組采用2%利多卡因聯合芬太尼、阿托品宮頸注射清醒無痛人流,觀察兩組術中鎮痛、麻醉監測及出血量、人流綜合征發生率并進行比較。結果 丙泊酚組鎮痛效果優于利多卡因組,而利多卡因組在操作方面及麻醉安全性上優于丙泊酚組。結論 兩種方法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人工流產術;鎮痛方法
無痛人工流產術已廣泛應用,方法較多,我院采用丙泊酚及利多卡因分別與阿托品、芬太尼聯合兩種方法作為人工流產術中的鎮痛方法,效果良好,現將兩種不同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門診孕6~10周要求終止妊娠的婦女,采用丙泊酚聯合芬太尼、阿托品靜脈全麻者200例,年齡17~43歲,其中未產婦132例,利多卡因聯合芬太尼、阿托品宮頸注射清醒無痛人流者200例,年齡19~41歲,其中未產者128例,兩組年齡、孕次、孕齡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Ⅰ組:受術者術前6小時禁食,術前開放靜脈通道,測量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靜脈注入丙泊酚1.5~2mg/kg,芬太尼0.05mg,阿托品0.5mg,待病員意識消失后開始手術,術中病員出現肢體燥動,可追10~20mg丙泊酚至手術結束。Ⅱ組:術前不用禁食,常規消毒后取宮頸3點、9點位置距宮頸外緣約0.5mm處刺入0.5mm回抽無血、每點注射2%利多卡因5ml,芬太尼0.1mg、阿托品0.5mg混合液各一半,30秒后行人工流產術。
1.3 觀察項目及鎮痛標準 取術前、術中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值進行觀察,疼痛程度按WHO標準為:0級(術中完全無痛安靜合作);Ⅰ級(輕微疼痛,易忍受,能保持合作);Ⅱ級(中度疼痛,呻吟不安,難忍受欠合作);Ⅲ級(重度疼痛,叫嚷不安,不能忍受)[1]。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及有無人流綜合征發生。人流綜合征(PAA3)診斷標準:(1)人流術中心率下降至60分/分,(2)血壓下降至10.7/8.0kpa以下,并面色蒼白、冷汗、頭暈、惡心、嘔吐、胸悶、心悸者[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鎮痛效果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鎮痛效果比較(略)
2.2 麻醉監測結果及出血量比較 見表2。
兩組用藥前后血壓、心率無明顯差異,丙泊酚組在用了丙泊酚后1~2min內發生呼吸暫停3例,血氧飽和度下降至90%以下者27例,經上抬下頜,通暢呼吸道后恢復正常,利多卡因組無1例出現呼吸抑制現象。兩組在血氧飽和度上有顯著差異,P<0.05。術中出血量比較無顯著差異。
表2 麻醉監測結果及出血量比較(略)
2.3 人流綜合征發生率(PAAS) 丙泊酚組無1例發生PAAS,利多卡因組有5例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現象,均未作特殊處理,平臥20分鐘后癥狀均能緩解。P值>0.05,無顯著差異。
3 討論
丙泊酚是一種快速、短效靜脈麻醉藥[1],操作簡便,起效快,作用時間短,誘導平穩,蘇醒快速,大劑量丙泊酚可對呼吸循環造成抑制,尤以下頜松馳,舌根后墜呼吸抑制常見[2]。我院采用芬太尼、阿托品復合麻醉,可減少丙泊酚用量,使其代謝快無蓄積,三藥使用可減少副作用,增強鎮痛效果,減少人流綜合征發生。但需專職麻醉師使用。
利多卡因組其芬太尼止痛快速,無溫觸覺及運動阻滯,鎮痛效果好,利多卡因可使宮頸肌肉松馳,阻礙神經沖動傳導[3],與阿托品一起使用可更好地抑制迷走神經反應,降低或減輕PAAS的發生,此方法可不用專職麻醉師參加。
以上兩種方法在鎮痛方面丙泊酚組優于利多卡因組,而利多卡因組在手術操作及安全性上優于丙泊酚組,在手術費用方面低于丙泊酚組,特別適合于基層醫院推廣。
綜上述兩種無痛人流術方法都很簡單、迅速、有效易于掌握,是一種安全、可靠、簡單的無痛手術,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牛曉娟.異丙酚復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產術的臨床[J].中國臨床醫生,2002,30(9):38~39.
[2] 王淑貞主編.婦產科理論與實踐[M].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889.
[3] 曾靜影.謝淑雯.利多卡因對人工流產術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1991,7(4):210~21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