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為探討Ⅲ度直腸脫垂手術治療效果,尋找全層直腸脫垂安全有效治療方法。方法:運用PPH對脫垂直腸行近心端、遠心端兩次直腸粘膜環切吻合,結合直腸粘膜注射術、肛門環縮術治療Ⅲ度直腸脫垂3例觀察近期療效。結果 治愈3例,治愈率100%。結論:PPH兩次吻合術療效高、復發率低、并發癥少,是治療成人Ⅲ度直腸脫垂的理想途徑。
【關鍵詞】PPH兩次吻合;直腸脫垂 樹人論文發表網
直腸脫垂是肛腸科難治性疾病之一,各種年齡均可發病。Ⅲ度直腸脫垂屬完全性脫垂,多見于壯年和老年人。2010年3月以來,我院采用PPH兩次吻合治療Ⅲ度直腸脫垂3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直腸脫垂分度標準:Ⅰ°排便或腹壓增加時,直腸粘膜脫出肛門外,長度約3cm,觸之柔軟,便后脫出部分可自行回納。Ⅱ°排便或腹壓增加時,直腸全層脫出長度可在4-8cm,手壓迫復位,觸摸脫出的包塊肥厚有彈性,肛門括約肌松弛。Ⅲ°排便時肛管、直腸、部分乙狀結腸外翻脫出,長達8cm以上。手法較難復位,復位后肛門閉合不嚴,肛門括約肌松弛。
1.2臨床資料:本組男性2例,女性1例,年齡50歲、55歲、60歲各1例,病程分別為20年、28年、30年,直腸脫垂長度為8cm-10cm。兩例患者曾經均行硬化劑注射治療無明顯效果,1例10年前行手術治療無效。
1.3 治療方法:
1.3.1 手術方法 術前清潔灌腸,采用利多卡因與左布比卡因混合液局部麻醉,患者取左側屈曲臥位。
1.3.1.1 在直腸脫垂部分近心端處行單荷包縫合后作第一次PPH直腸粘膜環切縫合;
1.3.1.2 距齒狀線3-4cm處行單荷包縫合后作第二次PPH直腸粘膜環形切除縫合;
1.3.1.3 對距肛門10cm范圍內直腸粘膜以1:1消痔靈作粘膜及粘膜下層點狀注射,每隔1cm注射藥物約0.8-1ml;
1.3.1.4 肛門環縮術:在肛門截石位12點及6點距肛緣2cm處各切一0.5cm縱切口,深達皮下組織,用無損傷可以吸收線以12點切口皮下組織進針,沿肛門內外括約肌間穿行,從6點切口出針;再用同樣方法,從6點切口皮下組織進針,從12點切口出針,使可吸收線在肛門周圍皮下組織內形成一環狀,在12點切口內打結,松緊為能容納1食指為宜,兩切口用1號絲線各縫合一針。
1.3.2 術后處理 術后絕對臥床休息,控制排便3d,流食、補液,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第7d拆線。3月內避免劇烈活動,重體力勞動。
術后1周開始提肛縮肛功能鍛煉,術后注意飲食習慣、多食蔬菜水果,每天定時排便,蹲廁時間控制在5min內,及時治療導致腹壓增加的各種病因。
1.3.3 臨床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直腸指診,排便造影及肛管測壓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改善,直腸指診,排便造影示脫垂及肛管測壓減輕;無效:臨床癥狀,指診,排便造影肛管測壓無明顯變
2 結果
3例患者隨訪半年到1年痊愈3例,治療率100%,無復發病例。
3討論
3.1直腸脫垂治療方法很多,復發率高,日本荒川(1978)綜合日本10年間各種手術治療直腸脫垂復發率為15%-20%;我國注射療法的復發率為16%,常合并有術后感染,大出血、腸麻痹、腸梗阻、糞嵌頓、大便失禁等并發癥甚至死亡[1]。直腸粘膜結扎術近期復發率27%,肛門環縮術近期復發率占36%,因腸線斷裂、感染、糞嵌頓而需取出者占33%[2]。說明以往單一手術效果不理想,我院采用PPH兩次吻合治療Ⅲ度直腸脫垂療效顯著,并發癥少。
3.2黃乃健等提出了人類直腸脫垂的實質是直腸與直腸套疊,其脫垂平面較低且較為恒定,即在直腸壺腹部,即使脫垂腸管較長,也是低位腸管脫垂牽及高位直腸管下降,不是乙狀結腸與直腸套疊[3],我院經會陰部PPH兩次吻合在直腸壺腹及以下治愈直腸脫垂,證實了該理論的正確性,為選擇最佳直腸脫垂治療方案奠定了牢固的理論基礎。
3.3 PPH兩次吻合治療Ⅲ度直腸脫垂,手術通過切除脫垂直腸近心端和遠心端一定長度的直腸粘膜及粘膜下層組織,兩次切除共約5-8cm長,明顯增強了直腸粘膜的張力,且吻合時對粘膜下肌層的損傷,使吻合后的粘膜下層與肌層瘢痕粘連,直腸下段呈環形瘢痕愈合,從而加強了直腸壁的力量。行直腸粘膜多點注射,使直腸粘膜收緊緊貼直腸壁;肛門環縮術用可吸收線在肛門周圍皮下組織內形成一環,以使肛門收縮并增強對直腸的承托。術后指導患者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包括心理、飲食及治療等措施,從而保證長期的療效[4]。
3.4 經腹手術治療直腸脫垂有感染、出血、腸粘連甚至死亡等并發癥,復發率高達6.4%,死亡率高達2.8%[5]。術后腹部傷口瘢痕明顯影響人體美觀,且手術費用高,患者難以接受。PPH兩次吻合治療Ⅲ度直腸脫垂治愈率高達100%,未見明顯并發癥、后遺癥,患者痛苦小,體表不留創面,Ⅲ度直腸脫垂患者可考慮首選該療法。
參考文獻
[1] 胡伯虎主編.大腸肛門病治療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392-394
[2]張有生,李師,關世春,等.直腸全層脫垂三聯術[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5,25(1):13
[3] 黃乃健,李殿偉,王立柱,等.直腸脫垂動物標本的采集和動物模型的建立[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6,1(1):1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