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是指臨床以喘息為主要表現的嬰幼兒支氣管感染, 是臨床上的常見病, 1~ 5歲小兒多發, 常繼發于呼吸道感染之后, 慢性者病情反復發作。臨床上常規治療以抗感染、化痰止咳、抗病毒等對癥治療為主。有研究表明患有哮喘性支氣管炎的小兒多伴有異性體質,具有哮喘家族史的小兒易患本病。
關鍵詞: 哮喘性,支氣管炎,普米克, 萬托林,霧化吸入
探討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措施。方法: 選取診斷為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患兒80例, 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40例, A組患兒均給予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對癥治療; B組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霧化吸入普米克、萬托林治療, 7d為1個療程,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A組16例患兒基本治愈,治愈率為40%, 總有效率為7715%; B組23例患兒基本治愈, 治愈率為5715%,總有效率為95%, 兩組患兒治愈率、總有效率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105)。B組患兒臨床癥狀恢復時間短于A組患兒,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105)。結論: 常規療法結合霧化吸入普米克、萬托林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較好。
為探討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措施, 對我院2007年1月~ 2009年12月收治并診斷為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患兒80例采取病例對照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并診斷為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患兒80例, 患兒均符合哮喘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 1], 隨機分為A、B兩組, 每組40例。A組男21例, 女19例,平均年齡( 516? 014)歲; B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14? 015)歲。兩組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發病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A組患兒均給予抗感染、化痰止咳、抗病毒等對癥治療; B組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普米克1mg、015%萬托林01025ml/kg, 加入019%NaCl溶液至3m,l 加入霧化吸入泵中,治療時間10~ 15min, 2次/d, 7d為1個療程,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使用SPSS111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 ? s)表示, 采用t檢驗,并以P<01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16例患兒基本治愈, 治愈率為40%, 總有效率為7715%; B組23例患兒基本治愈, 治愈率為5715%,總有效率為95%,兩組患兒治愈率、總有效率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105)。B組患兒臨床癥狀恢復時間短于A組患兒, 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105)。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3 討論
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是指臨床以喘息為主要表現的嬰幼兒支氣管感染, 是臨床上的常見病, 1~ 5歲小兒多發, 常繼發于呼吸道感染之后, 慢性者病情反復發作。臨床上常規治療以抗感染、化痰止咳、抗病毒等對癥治療為主。有研究表明患有哮喘性支氣管炎的小兒多伴有異性體質,具有哮喘家族史的小兒易患本病[ 2- 3]。同時本病發病時, 體內免疫細胞及多種趨化因子激活, 發生非特異性免疫反應。普米克又稱布地奈德, 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可抑制細胞因子及趨化因子的合成與釋放, 同時降低體內特異性免疫細胞的異常反應,可有效治療本病。由于小兒呼吸道管腔相對狹小, 軟骨發育尚不健全,對氣道支撐作用較弱,而發生炎性反應時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造成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障礙, 因此臨床上迅速緩解患兒缺氧癥狀對于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尤為重要。霧化吸入普米克可使藥物迅速作用于患兒呼吸道, 達到治療作用。有研究表明使用霧化吸入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 藥物可在1min內作用于支氣管, 而90%的霧化顆粒在5Lm以下, 可直接吸入到終末支氣管和肺泡[ 4]。
本研究B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結合霧化吸入普米克, 療效及患兒恢復時間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梢姵R幆煼ńY合霧化吸入普米克、萬托林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較好。
4 參考文獻
[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組1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 [ J]1中華兒科雜志, 2004, 42(1): 1001
[ 2] 張曉瓊,周 敏1萬托林聯合普米克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觀察[ J]1中國實用醫藥, 2008, 3( 6): 471
[ 3] 李明華, 殷凱生,蔡映云1哮喘病學[M]1第2版1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760-7631
[ 4] 邢樂蘋1普米克霧化混懸液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的平喘效果觀察[ J]1中外醫學研究, 2009, 7( 10):157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