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提高初中政治實效性的措施的相關內容,并列了四個方面來闡述的。對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質是猶為重要的,在教學方面教師也有許多的改動,也是為了提高整個的教學質量去做的。本文主要就是描述這方面的內容,僅供相關人士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
第一,徹底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人們對新教育觀念的呼聲越來越響亮,因此,要想讓素質教育得到進一步的推進和實施,增強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提升他們的思維想象意識,使學生不再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的限制,使廣大初中生能得到各方面的綜合發展,并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學生獨特的個性,使其在政治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以,教師要樹立新型的教育觀念,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在新課改視域下熱愛教育,從而熱愛學習。
第二,注重情感投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要讓學生對你產生好感,他們就會喜歡聽你的課,只有他們喜歡聽你的課,你的教學設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的話,你上課時講得再認真、再深刻,他們還是不能聽進去,你設計的一些課堂問題和活動再好,學生如果不配合,教學就根本談不上實效。如果教師要想讓學生喜歡的話,就必須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用高尚的人格來吸引學生,用真摯的情感來感化學生。教師要時不時地走入學生的世界,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和他們進行真誠的溝通。除此之外,在上課前,教師可以提前幾分鐘進到教室,利用這段時間與他們聊聊學習和生活,了解他們的最近狀況,因為在這種環境下師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加真誠;下課后教師不要急于離開,可以問問學生還有哪些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耐心地進行講解;考試前教師也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考前復習指導,也可以問問他們的復習情況,以此鼓舞他們的信心,緩解他們的考前心理壓力……教師只要真心對待學生,學生自然而然也會真心愛戴教師,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和諧,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提高。
第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兩者之間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合理的教學手段能夠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往往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可以選擇應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將抽象而深奧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增強政治課堂教學的感染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比如教師在講解高一經濟學中有關“誠信經營”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意義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三鹿集團宣告破產的圖片,還可以展示一些相關負責人受到處罰的材料以及中國奶制品行業出現滯銷的圖片。通過這種途徑,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第四,運用多種手段,打牢基礎知識。眾所周知,初中政治課堂的入門途徑就是要掌握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論、基礎知識。如果學生沒有掌握一些知識的話,那么他們就有可能會失去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觀察分析問題的理論依據,從而就難以判斷和分析復雜的現實問題。因此,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我們應該想盡辦法采取一些有趣高效的方法來協助學生對知識進行識記。比如,教師可以采取知識競賽、興趣問答、當堂找錯和糾錯、知識搶答、編順口溜等各種方法,這樣既能夠達到提高學生興趣的效果,又能夠讓學生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除此之外,初中政治教師還要學會捕捉生活中所見過的點點滴滴,提問題時盡量根據學生的親身經歷來提,這樣學生就能夠利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從而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加強了學生對舊知的復習,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總而言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是每位教師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這有待于初中政治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做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從而使初中政治教學有新的突破和進展,并力爭使新課改視域下的政治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鄺玲
推薦閱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由哈爾濱理工大學主管主辦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術性期刊,是黑龍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會刊。2008年榮獲北大核心期刊、2007年獲“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全國地方高校特色欄目。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