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對于學前兒童的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音樂在學前兒童頭腦智力的開發以及性情的培養等諸多方面的影響不可小覷。但是目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方面還存在著各種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實施有效的方法對此進行解決。本文對當前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問題進行了思考,并且對此的解決方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培養興趣
一、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1.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有利于發展兒童的感知能力
學前音樂教育包含各種各樣的教育形式,例如,歌唱教學可與語言、節奏、舞蹈相結合;音樂鑒賞可與情景設計、情感體驗等相結合;音樂游戲和各種活動相結合等。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充分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增強它的情感變現力,使孩子能逐漸理解善惡是非,明辨黑白,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增強孩子的聽辨能力,使其能理解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意思,逐漸能主動的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
2.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有利于發展兒童的審美能力
因為年齡問題,兒童對音樂的審美處于低級感知階段,是直接從音樂中感知美。而兒童所獲得的美的感受隨著對音樂感知的加深而加深,兒童對音樂的審美主要憑借想像,通過聲音進行聯想,想像現實中的真實的事物。因此如果想增強兒童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就要加深對音樂的感知,也要加強音樂的思維活動。
3.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有利于激發兒童的創造能力
音樂是創造的過程,接受音樂是創造力發展的過程。由于音樂的情感性和非具體性,音樂十分有利于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在音樂實踐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創造屬于自己的音樂,這是增強兒童創造力的途徑之一,這也有利于增強兒童自信心和勇氣。
二、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現狀
1.兒童學前音樂教育重視程度不同,兩極分化嚴重
大部分家長對兒童學前教育有著很大的重視程度,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一間比較優秀的幼兒園學習而四處奔波。不過也有家長對此不屑一顧,他們表示孩子進入有名的幼兒園還要花費更多,只要隨便選擇合適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挑’。在兒童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也屬于其中的一部分。兒童學前音樂教育重視程度不同,兩極分化嚴重。
2.兒童學前音樂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缺乏趣味性
在幼兒園里面上音樂課。“100%的學生喜歡音樂,而80%的學生不喜歡音樂課”。其實這些情況在全國教育界里都會出現,屬于普遍現象。教師只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將理論知識不斷地塞到他們的腦海里。只要他們將所有的音樂知識都牢記了,那么教師的教學任務就順利完成了。沒有一點新意。
三、實施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策略
1.加大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投入力度,重新定位幼兒音樂教育
加強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投入力度是解決對音樂教育不重視的一個有效辦法。加大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重視程度主要包括兩方面。其一,加大對外在條件的投入,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大家喜歡欣賞流行音樂是因為它能夠打動我們的心。事實上,音樂也可以‘看’出來,視覺與聽覺的完美結合的音樂更是讓人享受其中。音樂室引入多媒體不但能夠完善教學設備,更是能夠帶給孩子一種視覺上的沖擊。舉個例子說明一下:當教師教孩子兒歌的時候,生硬的學習方法會讓學生反感。如果教師在屏幕上順便播放著深受大家歡迎的卡通畫片,活潑可愛的音樂伴隨著生動有趣的畫兒童面,頓時讓人產生不一樣的感覺了。孩子能夠快速地進入狀態,打著拍子一起合唱起來。其二,幼兒園要完善師資力量,增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聘請專業的、有能力的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指導,適當提高薪酬,使教師能更好的對孩子進行教學。
2.激發孩子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老師在音樂教育上要因材施教,融入時代元素。教學方式要靈活,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教程都禁錮在同一本教科書上。在自己的教學得不到解放的同時,也阻礙了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因材施教并不是一句空話,教師要根據不同性格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在《賣報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比較活潑調皮的孩子擔任賣報童的角色,在音樂上有天賦的學生主要負責配音或是合唱等。每個孩子都得到自己的小任務,這樣大家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就提高,對音樂的興趣也逐漸加深了。另一方面, 家庭音樂啟蒙,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兒童學前教育方面,除了是幼兒園的責任外,家庭也有著自己相應的責任。家庭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課堂,而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教師。不管怎么說,從孩子的身上都可以看到來自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教育對孩子尤其重要。孩子的年紀還小,很多情況下都是在父母的日常生活習慣中學習。有的父母喜歡看電視節目《我是歌手》,孩子自然會陪伴在他們身邊一起欣賞里面美妙的音樂。這時候,各位父母要引起注意了。并不是什么音樂都適合讓孩子欣賞。父母要選取適當的音樂播放,在不讓他們感覺到反感的情況下教導他們學習一些比較簡單的節奏旋律。直到在潛移默化中讓他們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在學前兒童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占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教育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教師隨機應變,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才智和表現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也同樣的重要。家長也學會主動引導他們學習音樂的正確方向。至于社會教育方面,孩子可以觀看一些對自己學習有價值的兒童節目增長見識,聆聽美妙的歌聲。對于會產生不良影響的節目,社會人士要提出意見停止播放。這樣幼兒園,家庭還有社會三者完美結合才能夠充分激發兒童潛質,促進其積極健康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萍. 淺談幼兒音樂教學 [J]. 新課程(下). 2012 (02)
[2]潘曉林. 有關幼兒音樂教育的探討 [J]. 經營管理者. 2012 (01)
[3]金海芳. 如何綻放農村幼兒園的保育之花 [J]. 時代教育. 2012 (20)
[4]段曉華. 幼兒園音樂教育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 [J]. 大眾文藝. 2011 (08)
小編推薦優秀的教育期刊 《當代教育科學》核心期刊目錄查詢
《當代教育科學》(半月刊)創刊于1987年,是由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教育學會主辦的普通教育理論刊物。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