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路運輸市場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整個運輸業已由過去的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貨物運輸市場全面開放,國外先進的物流企業參與中國運輸市場的競爭,鐵路運輸企業受到了其他運輸方式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管理體制、經營模式、營銷策略、服務質量必須全面改進。
《鐵路技術創新》(雙月刊)創刊于2003年,由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主辦。綜合報道和傳播國內外鐵路行業技術創新成果,重點展示和推廣鐵路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引領和推動鐵路技術創新,努力為國內外鐵路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企業搭建技術交流平臺,架設鐵路裝備制造商通向鐵路用戶的信息高速路。
1 概述
鐵路貨運電子商務系統實現了貨主通過互聯網辦理貨物運輸業務功能,同時提供貨物班列預定、集裝箱業務辦理、在途追蹤等功能。該網站為以鐵路物流為核心,集成了大宗物資交易、行業資訊、物流服務一體化的電子商務網站。圍繞鐵路貨物運輸作業過程,以運單電子化為基礎,實現鐵路貨運電子商務全流程貫通,實現鐵路貨運電子商務系統與貨運站信息管理系統、貨運制票系統、運輸集成平臺等既有貨運相關信息系統的信息共享。但是在既有貨運電子商務使用的過程中,部分功能還比較欠缺,有一部分功能需要優化。從貨運運輸業務的受理到最終的貨物交付整個運輸環節,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貨運業務受理方式的優化,貨運運費的在線支付,完整的貨物追蹤信息,完善兩端物流服務等都是在現代物流發展的大形勢下,貨運電子商務網站應當具備的基本功能。
2 貨運電子商務系統現狀分析
貨運電子商務系統自 2012 年投入使用,主要功能包括階段運輸需求的提報查詢,日運輸需求的提報查詢,集裝箱預訂服務,班列預訂服務,國際聯運提報,建議投訴等功能模塊。主要使用對象為貨物運輸客戶,各鐵路局貨運業務部門、車站、車務段等。系統投入使用后,方便了客戶的使用,信息查詢,對貨物運輸需求在鐵路內部各生產環節的信息共享等。
2.1 貨運受理環節繁瑣
2.1.1 運輸方式的選擇復雜。鐵路運輸業務從運輸方式上劃分包括整車運輸、零散運輸、集裝箱運輸、班列運輸等。客戶從鐵路運輸貨物時,要按照不同的貨物種類自己選擇不同的運輸方式,根據不同的運輸方式,貨運電子商務系統提供了不同的受理入口。選擇運輸方式對于經常在鐵路上運輸貨物的客戶來說比較熟悉,但是對于想初次嘗試鐵路運輸的準客戶來說就有些復雜。
2.1.2 運輸需求的提出環節多。貨運電子商務系統運輸需求的提出包括階段需求提出,日需求提出,客戶若在某一天通過鐵路運輸貨物,需要提出階段需求的日需求兩種需求。在目前物流運輸買方市場形勢下,階段運輸需求的提出有些冗余。近年來提出的貨運組織改革只是改變了貨運運輸受理方式,由原來的單一的到貨運車站窗口提出需求的方式,改變為多種受理渠道,鐵路內部貨運受理的組織并沒有真正發生改變。
2.2 缺乏運費在線支付功能
在線支付是電子商務網站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貨運電子商務系統不支持運費在線支付功能。由于鐵路貨物運輸組織的復雜性、貨物多樣性,貨物運輸費用計算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算法,需要發貨人到貨運站現場計算繳費,辦理交款手續,在貨運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費用查詢也只是可以作為參考,和貨運站現場計算的運費有所差距。在互聯網 + 時代和電子支付手段非常普遍的情況下,鐵路貨運電子商務網站缺乏運費在線支付功能顯然是欠缺的,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3 兩端物流服務不完善
物流過程包括貨物從發貨人到收貨人的運輸全過程,鐵路物流有其特殊性,車站到車站之間使用鐵路運輸,發貨人到發送車站、到站到收貨人的運輸過程需要使用其他非鐵路運輸方式,鐵路運輸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運輸組織的復雜性。兩端物流運輸主體可能是鐵路企業,也可以是其他非鐵路物流企業,如何選擇應該取決于運輸所帶來的效益。
貨運電子商務系統客戶提出運輸需求時包含是否需要兩端物流服務的選擇,可以提出對兩端物流服務需求。目前通過這兩種方式提出的兩端物流需求信息既沒有和鐵路物流企業系統對接,也沒有和社會物流企業對接,沒有實現信息的流轉,基本處于信息停滯狀態,和客戶的需求差距較大。
2.4 貨物追蹤信息不完整
貨物發出后,貨物追蹤信息是客戶最為關心的。貨物追蹤信息包括時間、地點、貨物狀態等貨物發送全程軌跡信息。貨運電子商務系統提供了按照貨車車號、貨票號進行貨物追蹤的功能,但是僅能提供貨物最新的位置信息,缺乏對貨物運輸全程軌跡信息的記錄,更缺乏兩端物流運輸軌跡信息的采集展示,使客戶不知道自己發送的貨物歷史及當前狀態。長此以往,就會丟失一部分客戶,對鐵路貨運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3 鐵路貨運電子商務系統優化分析
3.1 優化貨運受理體系
在當今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背景下,貨運業務的受理也應該便捷高效,鐵路貨運業務的受理也不例外,貨物運輸客戶希望得到簡單、有效、方便、快捷的網上需求體驗。客戶只需要說明“我在什么時間,由出發地到目的地,需要運送什么東西”,剩下的交由鐵路來處理,包括給出合理的運輸方案,優質的“售后服務”等。
3.1.1 穩定并發展客戶群體。鐵路貨物運輸業務受理可以針對經常運輸的客戶和偶爾運輸的客戶提供兩種不同的受理方式。對于經常運輸的客戶,可以通過客戶注冊的方式使其成為“常客戶”,為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對于偶爾運輸的客戶需要提供簡單、易操作的貨運受理方式,提供良好的運輸體驗,努力使其成為“常客戶”。
3.1.2 優化貨物運輸受理體系。客戶只需要提出時間、發貨地點、到貨地點、貨物名稱、重量、體積、是否需要取貨、送貨服務需求,由鐵路給出具體的運輸方案讓客戶選擇確認,讓鐵路貨運受理部門真正動起來,實現最優運輸組織方案設計,達到客戶鐵路雙贏的目標。
3.2 增加在線支付功能
目前通過 12306 網站購買客票已經可以實現在線支付,貨運電子商務網站增加在線支付功能可以參考客票實現模式,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掃碼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更大程度上方便發貨人繳納貨物運輸費用,節約成本,提高效率。貨物運輸費用計算的準確性是在線支付的基礎,要保證在線支付費用和貨運站現場支付費用的一致性,完善貨運電子商務系統的運費算法精度和速度。
3.3 完善兩端物流服務
貨運電子商務網站作為鐵路面向客戶的貨運門戶網站,應該包括完善的兩端物流服務,為貨運客戶提供貨物運輸全流程的優質體驗,更好的開拓鐵路貨運業務市場。客戶提出鐵路貨物運輸需求的同時,可以同時提出是否需要兩端物流需求及具體的取貨、送貨地址等信息,鐵路內部生產系統收到信息后,由貨運受理部門將合理的運輸方案反饋給客戶進行確認。客戶確認后可以將兩端物流需求信息推送給鐵路或社會物流企業,站到站運輸信息推送到鐵路貨運內部生產系統。要保證兩端物流服務的及時性,收費的準確性、合理性,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努力使客戶成為鐵路運輸的長期客戶。
3.4 完善貨物全流程追蹤服務
車輛在途信息的基礎數據源之一為基于車號自動識別信息、確報信息、貨票信息整合后的貨車追蹤數據。車輛在途信息的基礎數據源之一是紅外線軸溫探測點的車號識別數據,這類車號識別信息作為追蹤點的補充,不與確報信息、貨票信息整合,僅包含車輛的車號、車種、車型、通過站、通過時間等基礎信息。
為客戶提供根據運單號與車號,追蹤指定車在途具體運行情況及軌跡狀態的功能。客戶通過鐵路局貨運電子商務平臺登錄系統,系統將根據客戶注冊的相關信息,自動建立客戶與運單號的對應關系。客戶可通過運單號選擇查詢車輛在途情況,也可以主動輸入運單號或裝車后運單填記的車號、查詢時間段,系統返回給客戶發貨人、收貨人、貨物名稱、始發站、終到站、貨票號以及在查詢時間段內途徑的車站、路局、到達出發時間等信息。該功能同時可供發貨人、收貨人查詢,并向客戶通過短信或 E- mail 方式報告貨車當前最新位置。
4 結束語
對既有鐵路貨運電子商務系統的優化,可以簡化受理流程,增加多樣化的支付方式,完善兩端物流服務,為客戶提供精準的貨物軌跡信息,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現代物流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需要優化現有貨運電子商務系統,努力打造一個更簡單、快捷、方便、實用、安全的鐵路貨運電子商務網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