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的發展使得人們逐漸提高了對建筑使用安全性的重視。和建筑安全性密切相關的是建筑的結構設計。對當前的建筑結構設計進行不斷的優化,有利于改善建筑的結構合理性,從而確保建筑安全。文章對加強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保障措施的重要性進行了基本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介紹了當前我國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國當前建筑安全性的建筑結構優化設計措施。
《建筑經濟》創刊于1980年,榮獲“建設部優秀期刊”獎。30多年來,秉承推進國家建筑經濟學科發展與促進同業理論交流之使命,堅持把“嚴謹”、“規范”、“理論興刊”作為辦刊方針。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我國建筑業經濟與管理同類期刊中理論水準最高、行業影響力最大、執業聲譽倍受尊敬、同業普遍認同的“行業理論旗幟”。
在建筑物的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包括建筑物的沉降、開裂等,嚴重的會發生坍塌等安全事故。相關人員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必須將保證建筑安全性作為首要的設計出發點。提高對建筑結構安全性的重視,是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體現了建筑行業對建筑綜合效益的追求。
1 對建筑結構進行安全設計的重要意義
我國的建筑行業已經經過了較長的發展時期,出現了不同的建筑結構形式,但是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都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即使是局部墻體的開裂都是安全隱患,若墻體開裂得不到及時的修復,會導致墻體的坍塌,對整體建筑的安全性能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必須從優化建筑結構設計出發,建筑結構作為建筑物的主要支撐結構,對于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有重要的意義。當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充分重視建筑的安全性之后,其制定出的建筑結構方案,便能夠發揮最大化地保障人居環境安全的效益,以滿足人們對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2 建筑結構安全設計現狀
2.1 材料質量不過關
建筑行業是一個耗材量較高的行業,因此建筑結構安全與材料質量密切相關,但是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材料采購的相關負責人以及材料質量監控人員對材料質量把控不到位,導致材料質量不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開發商在制定材料采購方案以及質量監控方案時,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選擇價格低廉、質量不過關的材料。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也會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對于鋼材的使用和混凝土的使用,存在的偷工減料現象最為嚴重,進而威脅了工程安全。再加上工程施工人員對施工材料學缺乏了解,不能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導致出現施工材料和工程不適配的現象,極易出現建筑結構不穩定的現象,從而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2.2 結構穩固性低
衡量建筑結構穩固性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衡量其抗震性的高低。在我國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需要關注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結合我國當前大部分城市都處在地震帶上,就更要注重對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的提高。在我國當前大部分建筑行業中,建筑結構設計行為中,雖然認識到了抗震設計的必要性,但是設計出的建筑物并沒有達到相應的抗震等級,沒有嚴格按照國家對于建筑物的抗震要求進行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導致設計出的建筑結構的穩固性較低,不能抵抗嚴重的自然災害。
2.3 缺乏整體的結構安全設計
在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時,不僅要關注對于其局部結構的安全設計,更要做好對于建筑結構整體的安全設計。結合我國具體的結構設計行為可知,對于部分工程而言,缺乏整體的結構安全設計方案,導致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造成建筑結構設計缺乏整體安全設計理念的主要原因在于,設計人員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其次,沒有充分認識到對于建筑結構進行整體安全設計的重要性,沒有將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效益作為考慮的重點而僅僅考慮了建筑結構的實用性、經濟性和美觀性等淺顯的特征。缺乏整體的結構安全設計的后果系,雖然保障了局部空間的安全,但是整體空間的安全指標卻不達標。
2.4 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安全設計觀念淡薄
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是建筑結構安全設計的執行主體,以我國當前的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整體素質而言,其平均專業技能和相應的設計理念并沒有達到建筑結構安全設計的要求。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部分建筑設計人員僅僅從滿足業主的要求出發進行結構設計,導致忽視了其他很多方面的安全設計問題,不能全面地考慮建筑結構安全設計要點。此外,部分建筑結構設計人員還缺乏對建筑結構安全設計方案的及時調整意識,當建筑結構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沒能夠及時地排除安全隱患,導致后續施工出現問題。
2.5 缺乏有效的安全設計監管
要想獲得有效的建筑結構安全設計,必須對建筑結構的設計行為進行全面的監管,同時要對建筑結構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監管,以此為設計出科學的建筑結構安全方案提供參考。對于當前的建筑結構設計整體環境而言,并沒有營造出良好的安全設計監管環境,缺乏專業的建筑結構安全設計監管人員,同時對監管方案的執行力度不夠,導致不能夠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管。
3 提高建筑結構設計中建筑結構安全性的具體措施3.1 嚴把材料質量關
無論是對于任何建筑行業和建筑工程而言,都應該嚴把材料質量關。首先,建筑工程的負責人,要提高自己的材料質量意識,要制定出合理的材料采購指導方案,以提高工程的綜合效益出發,為實際的材料采購和質量監管人員提供權威指導。
材料,采購人員要根據建筑結構設計中可能使用到的材料進行規格、種類、數量等的預估,盡量選擇質優價廉的材料,提高材料與建筑結構施工的適配度。
3.2 滿足建筑結構抗震要求
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首先了解該建筑結構所在地的抗震等級要求,并且選擇抗震指數高的施工材料,系統地進行抗震結構設計。我國在結合多年的建筑結構穩定案例的情況下,制定出了可行性較高的抗震等級設計規范,因此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必須要按照國家相應的規范要求,結合工程實際,對該建筑工程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行不斷的優化設計,以確保當出現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建筑仍然能夠保持相應的穩定性,降低對人員等的傷害。
3.3 全面提升建筑結構穩固性
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秉承著整體的建筑結構安全設計理念,全面提升建筑結構穩固性。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各種建筑結構形式不斷開始涌現,彌補了傳統結構形式的空白。
但是,在應用各種建筑結構形式的過程中,必須把握住其復雜性的結構特點,按照不同的結構形式的設計要求,對其進行安全性設計改造。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必須積極引進先進的建筑結構形式的設計方法,既要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進行局部的設計,又要從整體上把握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固性。
3.4 提升整體設計人員的綜合素養
建筑工程的相關負責人必須重視,對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培養。要向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灌輸相應的安全設計理念,以提高其對建筑結構安全性的重視程度。在全面提升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安全意識的基礎上,相關負責人可以開展專業的培訓工作,同時可以積極建立線上線下交流平臺,促進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有效溝通與經驗借鑒。在確保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具有專業的建筑結構設計技能的基礎上,要對其設計行為進行監管與考核,制定專門的監管部門與考核制度,最好建立信息技術考核軟件,將考核結果與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人員的工程師評審等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建筑結構設計人員的安全執業意識。
3.5 嚴格執行結構設計安全監管方案
建立健全的建筑結構設計安全監管方案并且嚴格落實執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建筑結構設計水平,為建筑結構安全性提供保障。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意識到當前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并在設計中有針對性的規避。要根據建筑結構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安全監管方案的制定。嚴格執行結構設計安全監管方案,需要各個主體的共同合作,以政府部門為例,在執行結構設計安全監管職能時,政府部門下的各個監管機構必須提高監管力度,并且在政府制定的監管規章規范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監管。加強建筑結構安全監管工作必須重視對設計圖紙的審核,認識到設計圖紙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從更正設計圖紙問題出發,為建筑結構施工提供全過程的安全監管。安全監管人員的主要作用在于及時發現設計方案中的問題,并為設計人員優化設計方案提供可靠的指導。設計人員在更改設計方案時要做好詳細的記錄,以便于后期的工程監管與審核。
4 結語
探討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建筑安全性問題,需要從重視建筑結構安全性的必要性出發。在此基礎上探討當前我國建筑結構設計中可能會威脅建筑安全性的因素,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具備全面的建筑結構設計理念,將安全設計理念融入到整個建筑結構設計中去。在配備相應的安全監管方案的前提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效益一定能夠穩定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
[1] 喬建東.建筑工程設計中提高建筑結構安全性的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17(10).
[2] 彭霞鋒.建筑結構設計中對安全性能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
[3] 陸玉勇.解讀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與裝飾,2017(3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