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高速公路施工中溫拌技術的作用,文章通過對工程以及表面活性溫拌技術的概述和特點來闡述的。溫拌技術在施工技術里面是一種比較新型的并且對環境污染相比較而言不是很大,文章內容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表面活性;溫拌技術;高速公路
引言
與傳統的石油瀝青施工技術相比,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中采用表面活性溫拌技術,無論是在投入成本、施工工藝要求還是施工效果上都有明顯的優勢[1]。石油瀝青一方面價格比較高,另一個方面不環保,需要消耗大量的柴油等燃料去生產瀝青混凝土,生產時還會產生很多有害氣體,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表面活性溫拌技術則是種環保型、節能的新型材料,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整條公路的施工建設質量,對環境的污染微乎其微,受到廣大工作人員的認同和喜愛。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某高速公路施工建設項目,由于該公路地處交通要塞,車流量大且超載現象嚴重,加上全年雨水豐沛,公路容易出現老化、裂縫、坑洞等路面病害,所以對公路的整體施工質量要求比較高。經過相關工作人員的研究和探討,本次高速公路施工中將采用表面活性溫拌技術。
2表面活性溫拌技術的概述和特點
2.1概述
隨著高速公路施工技術的發展,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傳統石油瀝青材料必然被其它環保型施工材料所替代,從而出現了一種新型、創新、節能、環保的施工材料——溫拌瀝青混合料[2]。溫拌瀝青混合料它的生產與施工溫度是介于熱拌和冷拌瀝青混合料兩者間,其拌和溫度大約在120℃左右和100℃左右的攤鋪溫度。
2.2特點
跟傳統的熱拌瀝青混合料的力學性能及路用性能相比,溫拌瀝青混合料的性能是差不多的,不過生產與施工溫拌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相比卻可以降低30~50℃,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保效益都非常明顯。其優勢具體包括以下幾點。①節能減排。通過試驗表明,生產1t的石油瀝青混合料要比1t的溫拌瀝青混合料多1.5kg的燃料,溫拌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溫度相比降低了50℃,排放出來的CO2也降低了50%,同時其它的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大大降低了,節能減排效果是石油瀝青混合料所不能比的。②保護了周邊環境。溫拌瀝青技術排放出的SO2、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煙霧都比石油瀝青混合物大大減少了,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保護了周邊環境。
3施工過程
3.1配合比設計
本次工程將采用SBS改性瀝青,該瀝青具體性能指標如表1。各項指標均滿足規范要求。上面一層選用玄武巖集料,礦粉則是周邊生產的礦粉;中間層則選用石灰巖集料,礦粉也是周邊生產的礦粉,工作人員通過對兩種集料性能試驗得出的結果表明兩者都能滿足施工規范要求,其中選用DAT溫拌添加劑作為其添加劑。經過多次試驗研究得出,125℃是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溫度,120℃則是混合料成型溫度[3]。工作人員在拌和時,對集料、瀝青以及DAT溫拌添加劑的添加都必須按照先后順序進行。按照實際的施工規范要求,在正式施工前,要對上面層與中間層進行設計以便得出最佳的配合比。工作人員可以選用4.0%、4.5%、5.0%、5.5%、6.0%的瀝青用量分別進行試驗,雙面各75次進行擊實成型馬歇爾試驗,最終得出的結果為:上面層的最佳瀝青用量為4.6%,中間層的最佳用量則為4.4%.通過試驗得出的結果表明,這兩種混合料的體積指標以及穩定度都可以滿足本次工程的施工規范要求。
3.2混合料性能試驗
試驗得出最佳的瀝青用量后,然后對混合料性能進行試驗,具體試驗包括以下兩種。(1)高溫穩定性試驗。在60℃的溫度、0.7MPa的輪壓條件下進行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然后再試驗輪轍試驗機試驗將混合料的動穩定度計算出。表2是其試驗結果表,從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相比較于熱拌瀝青混合料而言,溫拌瀝青混合料的動穩定度遠超出其相關規范要求。(2)水穩定性試驗。在60℃恒溫水槽的條件下,將成型好的馬歇爾試件置于其中進行48h的馬歇爾試驗方式。并通過對吧常溫條件下的試件穩定度計算出馬歇爾殘留穩定度。表3是其試驗結果表,從表3的數據可以得出,這兩種方式的溫拌瀝青混合料的殘留穩定度均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3.3路面攤鋪施工
按照設計規范要求,本工程將采取表面活性溫拌技術進行攤鋪中面層和上面層。其中,拌和樓拌和瀝青混合料溫度控制在125℃作用。在完成拌和之后將其進行裝車,并在瀝青混合料的上面覆蓋上一層帆布進行保溫[4]。整個攤鋪現場的溫度控制在120℃左右。攤鋪碾壓的時候,確保其大氣具有30℃左右的溫度,終壓后的路面具有70~80℃的溫度。現場試驗結果表明,80℃左右的溫拌瀝青碾壓效果還算良好。
3.4檢測路面質量
在完成攤鋪作業后,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取樣,然后進行馬歇爾試驗,其試驗結果符合設計規范要求。鉆芯取樣試驗,其結果則表明,中面層的密實度多數達到98.9%以上,上面層最大的密實度達到98.4%,超出理論的94%的密實度標準。此外,路面構造深度和摩擦系數分別為規范值的1.3倍和1.5倍,這也說明,在路面上應用溫拌瀝青混合料能夠符合設計的規定要求。
4表面活性溫拌技術在高速公路施工的應用效果
(1)確保路面工程質量。在完成施工后,由具有相關檢測資質的單位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檢測路面的質量,記錄好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依據其分析結構評定工程質量。本工程經過兩年的運營,并沒有發現較大的質量問題。(2)低耗能、小污染。表面活性溫拌技術使用的是一種環保節能的路面材料,相比較于傳統的石油瀝青而言,該技術的耗油量不僅低,而且產生的污染也較小,因而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結語
結合工程實踐經驗,表面活性溫拌技術具有環保節能等優勢,因此其在公路施工應用中具有較明顯優勢。文章通過結合某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鑒于該公路車流量大較易出現病害問題,因此采取表面活性溫拌技術。通過選取上面一層選用玄武巖集料,礦粉;中間那層則選用石灰巖集料,選取合適的配合比;同時研究得出該工藝的最佳拌和溫度以及混合料成型溫度。從本工程實施效果表明,采取表面活性溫拌技術施工后的公路路面沒有發現較大的質量問題,表明工藝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張鎮,劉黎萍,唐海威,等.基于表面活性溫拌技術在河南駐泌高速中的首次應用[J].公路工程,2009(3):11-14.
[2]閆軍亭.表面活性溫拌技術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華東公路,2015(6):24-25.
[3]康智鵬.表面活性溫拌技術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7(11):152-153.
[4]陳飛.基于表面活性技術的溫拌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作者:董玉梅 單位:石家莊市公路橋梁建設集團
推薦閱讀:《中外公路》
《中外公路》(曾用刊名:國外公路),1976年創刊,是全國公路交通行業權威性期刊,發行量在公路系統報刊中居于前列。資訊刊不僅有效地吸引了全國近30個省市區數百家高速公路管理廳局、公司及上千家高速公路服務區的中高層經營管理者;以高速公路及服務區為服務對象的各行業的經營管理人員;高速公路司乘人員、自駕游者等讀者群,還以清新的風格、濃郁的海派韻味、敏銳的流行觸覺、輕快而富有文化品味的風格,敏銳,獨特的視角,捕捉時尚消費資訊;積極,健康的理念,引領高品位的生活訴求。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