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新經濟社會環境對會計教育的影響的相關內容,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國內大學會計教育在新經濟社會環境沖擊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如何應對的策略做出了詳細的闡述與介紹,且本文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新經濟社會環境;大學;會計教育;影響
1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如今企業對于人才的質量要求呈現出越來越嚴格的狀態。為保障高校學生能夠在畢業后獲得對口工作,高校就必須加強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水平。在新時期背景下,市場經濟的格局調整以及國外資本市場的沖擊,使得我國會計人才的能力已經無法滿足企業與社會發展的要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輸送的重要基地,必須在這一環境下積極整改教學方向與教育內容。通過改善教學措施的方式,保障社會經濟結構的穩定。
2新經濟社會環境對國內會計界的影響
新時期背景下,越來越多新穎的經濟格局悄然出現。如電商等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大大沖擊了原有的社會經濟狀態。新經濟環境下,我國的失業率得到大大的降低,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使得通貨膨脹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不過與之對應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雖然經濟得到了快速的增長,但顯然會計從業人員的能力開始出現了與經濟環境相脫軌的局面。為保障我國會計人員的能力能夠和國際市場銜接,我們就必須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培養,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3國內大學會計教育在新經濟社會環境沖擊暴露出的問題
3.1教育理念迂腐
在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變得更加明確和具體。目前國內高校會計教育注重的是研究型人才培養,因此許多會計人才都只掌握了理論學識,但卻缺乏實踐。這導致許多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并不適合企業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人才作為國家發展,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如果高校會計教育都無法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基本需要。那么我國的經濟必然會出現受阻的局面。僵化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理念,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會計能力與會計水平。這是國內大學會計教育和社會需求矛盾的重要原因。也是解決國內會計教學效果低迷的重要前提。
3.2教學針對性結果較差
近年來,我國高校教育為了補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進行了多次的大學教育擴招。這所帶來的優勢非常明顯,但是弊端也十分顯著。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會計人才的培養方向與教學對象并不具備針對性特征,此外高校的會計教學特色也并不顯著,因此高校大部分會計專業學生都難以適應企業與社會的需求。在擴招的同時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層次問題也逐漸凸顯,人才培養質量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缺乏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必然會影響與干擾我國經濟的建設。
3.3教育定位并不準確
從高校的定位能夠看出,我國將高校教育作為了高等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不過高校的會計教學卻沒有擺正自身的定位位置。從高校教育的內容上來看就能夠得知,高校的會計教學內容事實上和大專,甚至中專都存在重疊的問題。此外一些高校過多地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而沒有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必然無法應對所有的會計學習問題。
4改善大學會計教育現狀的應對措施
4.1轉變教育思想,注重實踐技能加強
過去高校會計教學一直是師本教育,這所帶來的問題非常顯著。學生的學習往往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地,學生必然無法有效地掌握會計專業技能。此外,教師在授課時所講授的內容往往是自己擅長的,忽視了學生未來發展需要,這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達不到社會企業的要求。對此提高大學會計教育質量的首要工作便是轉變教育思想,教師應端正教學心態采用生本教育的方式開展會計教學。此外會計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根據社會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這樣學生才能夠滿足社會與企業的建設需要,成為企業爭先恐后需求的人才。
4.2確定教學方向,分層開展教學
為確保人才的培養方向符合社會建設的需求,高校必須明確自身發展方向,了解社會實際需要,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會計人才。突出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體驗,這樣學生的發展方向與專業知識才能夠達到有效契合。當然高校教育還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隔閡,采用分層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多層次技能培養,推動高校會計教育的進一步深入。
4.3優化教學資源,加強校企聯合
高校教育的辦學初衷是為了提供給社會更多優質、高水平人才。因此高校應在學校自有教育資源基礎上,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教學實踐效果。如采取校企聯合的方式,學校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水準的實習生補充人力資源。企業為高校提供更多的實踐崗位,用于學習會計崗位經驗。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夠幫助高校了解社會所需會計人才的技能,從而對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做針對性調整。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崗位中檢驗并了解自身的會計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會計能力。
5結語
會計與國民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新經濟環境的影響和沖擊下,當前國內大學教育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為滿足社會與企業的人才需要,高校就必須轉換教學思想,確定教育的方向。通過優化教學資源以及加強為校企聯合等方式,提高大學會計教育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水平。這樣大學才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業人才培養基地,為企業與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高水準,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付曉曉.大學會計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J].經貿實踐,2017(7).
[2]李方方.論新經濟社會環境對大學會計教育的沖擊及應對措施[J].才智,2016(20).
[3]趙丹丹.論新經濟社會環境對會計職業教育的沖擊及應對措施[J].時代教育,2016(12).
作者:王怡文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推薦閱讀:《會計師》雜志是專業會計刊物。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會計工作的方針、政策,圍繞財政部的工作部署,研究會計工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交流會計工作經驗,普及會計知識。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