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滿足公眾公共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收入不斷增多,在滿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后,居民公共需求不斷增長,一方面是公眾需求數量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公眾需求質量的提高。在這種形勢下,政府必須增強自己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建設服務型政府迫在眉睫。
本文選自《人民論壇》雜志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江澤民同志題寫刊名,1992年創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獲中國政府出版期刊獎提名獎;被北京大學等眾多“211”院校列為國家一類學術期刊。
1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內涵及特征
服務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有限政府服務型政府不再是以往的全能型政府,它不會也不能再對整個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控制,從當今公共管理理論的角度來說,服務型政府必須和市場社會共同分享治理社會的主體地位,它只是社會中的主體之一,它的治理范圍是有限的,一般來說,現代政府的職能包括四個方面: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責任政府按照西方社會契約理論,公民在申請自己的部分權力組成政府之時,也將這部分權力的責任申請給了政府,政府在行使權力之時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對于行政機構和行政工作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人民擁有權力追究其責任。民主行政服務型政府的民主行政包括兩個方面含義,第一方面是在政府內部,政府的上下級之間,同級部門之間圍繞公共服務進行民主討論,民主決策;第二個方面是公民對于政府公共服務提供行為的參與,公民有權在行政決策、行政過程監督和行政結果等環節民主參與行政。
2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性
筆者綜合學術界關于服務型政府的研究成果,總結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性主要如下:
2.1滿足公眾公共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收入不斷增多,在滿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后,居民公共需求不斷增長,一方面是公眾需求數量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公眾需求質量的提高。在這種形勢下,政府必須增強自己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建設服務型政府迫在眉睫。
2.2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但是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政府在某些領域依然起著強大的控制作用,比如我國國有企業依舊控制著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自然資源,民營企業很難涉足。服務型政府的基本含義之一就是在一些市場能夠發揮有效作用的領域,政府必須退出,讓位于市場和社會。
2.3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從我國當前的政府工作效能來看,政府工作效率和效果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典型的就如政府繁多的科層等級始終困擾著政府命令的上下傳達。建設服務型政府,就有利于改變以往的傳統的官僚制行政體制,簡化政府層級,注重政府公共服務效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
3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道路選擇
3.1樹立服務理念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服務型政府,首先就是需要轉變政府行政理念,樹立行政服務理念。這一措施主要包括個部分:第一是轉變以往的計劃經濟時代行政控制理念,轉變以往的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理念;第二樹立服務政府理念、以人為本理念、責任理念和合作工作理念。
3.2轉變政府職能從目前國內外政府職能定位實際看來,我們要將傳統全面控制型政府職能集中到四個方面,分別是: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著重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政府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大力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和政社分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加強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之間的合作共治。
3.3優化行政組織結構優化政府行政組織結構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精簡政府組織結構,從橫向上合并相同職能部門,從縱向上縮減政府組織層級;其次按照政府職能設定政府組織單位,作為因事設職;再次推進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單位改革,做到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最后加強政府對于非營利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規范管理,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