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開發標準,采取從工作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記錄與分析、知識與技能重構、課程體系構建到實訓平臺推演與設計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方法進行“通信線路施工與維護”課程開發,建設“以技能為本位,以素質為核心”的優質核心課程資源。
《數字通信》(雙月刊)創刊于1974年,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重慶郵電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以數字通信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技術學術期刊,是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獻數據庫核心期刊。從2009年起,《數字通信》改版為大16開、96頁、雙月刊,以嶄新的面貌面向讀者。
2011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隨著光(電)纜線路工程投資比重的增大,需要大批光(電)纜線路工程設計、施工、維護和監理人員。采取工作過程系統化方法對“通信線路施工與維護”課程從工作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記錄與分析、知識與技能重構、課程體系構建到實訓平臺推演與設計進行系統化開發,構建完善的課程資源教學體系,最終達到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從而為通信運行商、設計院、工程監理公司輸送更多的合格人才。通過系統介紹光(電)纜的結構、型號、性能及國際國內標準,詳細講述光(電)纜工程的建設流程、施工步驟和方法,光(電)纜的測試方法以及長途光纜線路的維護等內容。本課程配有大量的實訓項目,有較強的實用性和系統性。
課程開發過程
課程開發方法 借鑒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規范,以職業崗位需求調研為起點,通過開展以工作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記錄與分析、知識與技能重構、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到實訓平臺推演與設計為主線的系統化設計方法,開發“通信線路施工與維護”課程,并以此需求為基礎進行“通信線路施工與維護”課程實訓平臺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課程開發流程如圖1所示。
課程設計思路 作為通信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該課程對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課程的知識目標是掌握桿線、通信管道和光(電)纜的基本理論知識及相關操作技能,掌握各種設施的結構、性能及技術指標、標準,掌握各種設施在實際工程中使用、施工及維護的技能及技術指標、標準,掌握各種安全技術規程。為學生從事通信線路工程設計、通信線路工程施工、通信線路維護及工程項目管理及監理等工作奠定基礎。本課程緊緊圍繞通信線路工程的建設與維護程序進行設計,如圖2所示。
典型工作任務記錄與分析 在完成大量企業調研和7屆畢業生就業崗位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開展校企專家“頭腦風暴”式研討,全面分析了本地區通信技術專業通信線路方面的人才需求。表1給出了典型工作任務記錄,包括任務描述、工作過程描述、工作環境描述等。
課程知識點設計 通過對通信線路施工與維護崗位分析,再對知識點、技能點進行歸納以及知識技能歸并重構,在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目標下,設計了該課程的主要知識點,確定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邊界,確保“專業知識不重疊,核心技能不漏項”。突出常用通信光纖、光纜、電纜的結構、特性、分類及選用;工程驗收標準,戶外通信線路的敷設種類和施工、配線標準;桿線材料,架空桿路有關規定,桿路建筑,桿路工程驗收標準;設備器材的檢驗;管道坑槽,管道基礎,管道鋪設,管道回填土,管道包封,人(手)孔構筑,管道的維護;光(電)纜的單盤檢驗,光纜的路由復測,光纜的配盤,光(電)纜的敷設,光(電)纜的接續與安裝,光(電)纜線路的防護,光(電)纜線路的竣工驗收,電(光)纜典型障礙、檢修,相關儀器儀表使用、安全、規程;光(電)纜線路工程施工安全及防范,工程竣工測試的內容和方法,工程竣工技術文件編制方法,工程驗收的內容、方法、步驟,設備典型障礙、檢修,相關儀器儀表使用等核心技能。專業課程知識點設計如表2。
實踐教學設計 (1)結合基于職業崗位的課程建設,課程教學以工作過程為主線,通過通信工程勘察、設計、施工、驗收、維護等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進而確定相關學習領域及學習情境。課程根據典型工作任務設計相關的教學模塊及學習情境,通過教學模塊把理論知識和相關實踐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鏈條。(2)教學過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由專職、兼職教師共同完成。教學組織形式采用項目制、導師制、任務驅動等形式。如在通信電纜線路布放及相關設備安裝實踐教學項目中,首先熟悉架空電纜布放的全套施工流程:施工測量→器材檢驗→單盤檢驗→電纜配盤→選擇布放方法→電纜布放→電纜的防護→電纜芯線接續、測試→電纜接頭封合→電纜接頭的安裝固定等;然后熟悉管道電纜布放的全套施工流程:施工測量→器材檢驗→單盤檢驗→電纜配盤→選擇布放方法→人孔抽積水→檢查管孔→電纜布放→電纜的防護→電纜芯線接續、測試→電纜接頭封合→電纜接頭的安裝固定等;然后熟悉交接箱配線管道電纜線路工程的全套施工流程:施工測量→器材檢驗→人孔抽積水→布放交接箱成端電纜→布放引上電纜→電纜芯線接續→電纜接頭封合→電纜測試等;最后了解施工安全控制、掌握施工質量控制、掌握施工進度控制、熟悉施工成本控制、掌握相關工序的施工技術、熟悉工程建設標準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掌握常用儀器儀表、工具器材和設備的使用等。(3)建設一個完整的線務實訓基地,使通信工程中的各種電、光纜的敷設情況真實體現在基地實訓環境中,真正實現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接觸實際的工程施工,進行必要的敷設、接續、測量、維護等技能培養,使學生增長工程實踐經驗。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學生能夠較快掌握相應的知識及技能,在實際工作中適應崗位能力強,能較快勝任崗位工作。通過這個教學環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加強專業素質培養和實際動手能力鍛煉,培養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
結語
通過本課程學習,讓學生掌握通信光(電)纜線路的基本理論,全面掌握通信光(電)纜線路的施工、維護等操作技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相關專業課程及從事通信線路工程技術類等相關工作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
參考文獻:
[1]盛國.基于工作過程的通信線路專業項目課程開發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0(8):82-83.
[2]徐獻靈,李靖,李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5(2):35-44.
[3]王邠.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機械職業教育,2008(7):33-35.
[4]吳永,涂用軍.高職院校通信技術實訓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9(1):37-40.
[5]盧瑛.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7(1):117-11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