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博雜志
客家文博雜志基礎信息:
《客家文博》由中國客家博物館主辦的館刊,于2008年2月創刊,2010年11月23日經廣東省新聞出版局批準獲得全國統一出版刊號。本刊堅持以黨的工作路線、方針和政策為指導,努力將其辦成一份政治合格、篇幅到位、內容豐富、欄目多樣、時尚鮮明、獨具客家特色又彰顯權威性的現代主流刊物。刊物的內容設計方面,緊緊圍繞僑刊鄉訊的辦刊宗旨以及自身的辦刊定位,準確、真實、系統、深入地整理和研究客家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和客家民俗文物。內容包括客情傳真、客家之光、學術園地、古韻遺風等欄目,其中客情傳真傳遞的是近期客家重大活動和事件,客家之光主要宣傳客家杰出人物,學術園地是客家文化研究的交流場所,古韻遺風介紹客家人情風物等。整個刊物內容詳盡充實,體現充滿生機活力又極富客家傳統文化特色的客家風采,為廣大客家研究學者和文博工作者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了相關學科的蓬勃發展。
客家文博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客情傳真、客家之光、文化瑰寶、食在客家、學術園地、古韻遺風、海外客家、收藏鑒賞等。
客家文博雜志收錄情況: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客家文博雜志訂閱方式:
郵編:514011。
客家文博雜志社相關期刊- 上海文博論叢雜志福建文博雜志蘇州文博論叢雜志客家文博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題材創新、內容真實、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字符不超過5000字。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2.文題要簡明概括文章內容,字符不超過20個,作者署名排在文題下。
3.提要應用第三人稱寫法,200字內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志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發表請詳細看。
客家文博雜志社編輯部征稿開拓梅州旅游產業彰顯客家文化內涵客家人在近代深圳華僑移居史上的地位客家圍龍屋夯土墻、泥磚墻營造技藝之研究深圳客家名村西坑的現狀、價值和保護利用芻議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問題的思考五華縣獅雄山漢代建筑群遺址考古的新發現興寧陶前村古窯址及其制陶工藝淺談梅縣唐代水車窯的歷史地位深圳博物館策展機制的探索與思考中國客家博物館積極探索館校合作新模式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zfws_31082.html